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08月24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8.16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上涨0.04元/千克,涨幅为0.22%;较上周同期猪价(8月17日)上涨0.10元/千克,涨幅为0.55%(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7.74: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01,涨幅为0.05%;较上周同期猪粮比(8月17日)上涨0.11,涨幅为1.44%(见图2)。
8月24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上调,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贵州省,生猪平均价为19.42元/千克,最低地区为江苏省,生猪平均价为17.59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今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厂家收购价格与昨日相比维持震荡态势,吉林、河北、湖北、山西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上调0.1元/公斤,福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1元/公斤,湖南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上调0.2元/公斤,四川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上调0.3元/公斤;广西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下调0.2-0.4元/公斤,浙江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下调0.1元/公斤,辽宁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下调0.2元/公斤,四川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上调0.2元/公斤;山东、湖北部分猪场出栏价下调0.1元/公斤,浙江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2元/公斤,四川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1-0.2元/公斤。今日生猪价格继续呈现主线持稳、局部跌涨互现的态势,从整体来看,局部猪价调整幅度并不明显。从消费市场来看,白条肉出厂价格基本随生猪价格走势类似,目前也呈现整体趋稳,局部跌涨的态势,大部分企业一级白条出厂价格维持在23.5-25元/公斤,只不过消费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随着大中院校开学,集团性消费将明显刺激消费市场,逐步高企的白条价格也将抑制消费量。望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
为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环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化肉品品质检验管理,落实屠宰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严把生猪产品屠宰准出关口,确保生猪产品安全,市农委与生猪屠宰企业签订责任状。那么,生猪屠宰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有哪些 ?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农委副主任房仓耘。
房仓耘介绍,与生猪屠宰企业签订责任状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屠宰企业经营资质和动物防疫条件,提高遵法守法意识,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动物防疫行为,强化肉品品质检验管理。确保生猪凭有效检疫证明和标识入场率、生猪产品持《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及加盖检疫检验合格标志出场率,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谈到屠宰加工企业应履行的责义务 ,房仓耘指出,生猪屠宰户要按照生猪屠宰管理、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规定,完善规范企业屠宰经营资质和动物防疫条件。要建立完善屠宰企业肉品品质检验和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实施生猪凭有效检疫合格证明和畜禽标识进场制度,查证验物,严格执行宰前不少于6小时入场静养待宰制度。建立“瘦肉精”自检制度,生猪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并及时做好登记,接受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要建立肉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必须认真做好屠宰登记,包括生猪来源、数量、生猪产品流向、生猪检疫、肉品品质检验、消毒、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等情况都应如实记录,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动物产品必须经检疫检验合格后持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及加盖检疫检验合格标志方可出场,无“两证、两花”的生猪产品一律不准出场。必须建立并执行屠宰企业消毒、无害化处理制度。对进出屠宰加工企业的车辆必须车车消毒,对圈舍、场地、屠宰设施设备等定期消毒。负责召回问题产品、病害猪及产品,必须在驻场动物检疫员的监督下按规定要求作无害化处理,形成视频等资料,并按月上报辖区内镇畜牧兽医站。屠宰企业发现动物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应按规定立即向市、镇动物防疫监管机构报告,配合做好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控工作,严禁出售、转移、随意抛弃染疫或疑似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屠宰企业要为驻场动物检疫人员提供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检疫室和检疫操作台等设施,配合做好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和动物疫病监测等工作。对没有履行上述义务的屠宰企业,将按照《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疯狂”的猪价:猪价暴涨 消费者直呼吃不起
最近,各大媒体和网站都在关注一件事,那就是这两年价格低迷的猪肉咸鱼翻身了,价格蹭蹭蹭地往上涨。据农业部监测,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二十周,与三月底相比涨幅接近百分之五十,创了三年来的新高!
那么生猪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上涨的猪价对养殖户,以及我们消费者又有哪些影响?今天,让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市场上的猪肉价格,看涨幅到底有多大。
航空路农贸市场——荆州市最大的菜市场之一,这里的生鲜区有近三十位从事猪肉买卖的商家。早上7点,本来应该是消费者购买肉品的高峰时段,但记者观察了半个小时,发现发现前来买肉的市民并不是很多。
通过随机采访我们发现,消费者普遍认为最近的猪肉价格涨得有点离谱。从端午节到现在,肉价基本上每天都在变。
老百姓的餐桌离不开猪肉,肉价的上涨直接增加了大家的生活开支。在4月份的时候,普通猪肉的零售价还只是8块钱一斤,现在上涨到12块钱一斤。原来排骨十四块钱就买得到,现在要十八块钱一斤。很多人都说,这猪肉就快要吃不起啦。
销量下滑 商贩叫苦
生活开支变大,一些收入低的消费者开始用鸡鸭等禽类产品替代猪肉。受到影响的还有卖肉的商贩,猪肉的销量下滑,他们的生意也比以前更加难做。
这位王大姐做了二十多年猪肉生意,最近猪价疯涨,连她也觉得少见。王大姐每天都要到屠宰场进猪肉过来卖,她认为,猪价上涨的直接原因还是生猪的出栏价涨了。王大姐说,原来猪肉的进价是六块几,现在十二块钱几,涨了一半的价。
一般人看来,猪肉商贩作为中间环节,可以遵循水涨船高的规则,随着屠宰场肉价的上涨而涨价。但王大姐说,进价已经这么高了,如果他们还维持以前的利润,那猪肉根本就卖不出去。很多商贩反映,现在的猪肉销量和去年相比,少了20%。
利润变薄、销量又下降了,商贩们是有苦说不出。王大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往年行情好,一斤肉价的利润维持在三毛钱左右,现在最好的利润维持在一毛五左右,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
根据国家农业部检测,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已经连续涨了20多周,从当初出栏价每公斤12.6涨到现在的每公斤19.8,涨幅达到了近50%。这种疯长行情是历年来少有的。
生猪出栏 每头可赚800元
猪肉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和猪肉商贩带来了压力,但是对于生猪养殖户来说,这绝对是利好的消息。那么面对这一轮涨价潮,养殖户们怎么看?他们的盈利空间究竟有多大呢?垄上行记者又来到了荆州市的生猪养殖大镇——弥市镇进行走访。
孙大姐是弥市镇一家大型养殖场的老板,生猪年出栏量在5000头左右。面对这一轮猪价的涨势,她和身边的养殖户们都觉得很意外。孙大姐说,生猪的出栏价从六月份开始是7块多,到七月份的时候就8块多了,现在已经卖到9块多,价格涨得很猛。
趁着这几个月的高价,养殖户们将家里能出栏的生猪都卖了出去。而现在贩子还在岔着收猪,养殖户们唯一发愁的,就是自家的猪还太小了点。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畜禽服务中心,统计员龚汉伯说,这样的行情下,农户养一头猪是以前养三头猪的利润,搞的好可以赚800到1000元。
养殖户:前期亏损严重 涨价只是“止血”
在一般人看来,养殖户们这一次肯定赚得盆满钵满。不过账却不能这样算,因为从2014年年初开始,猪价就持续低迷,养殖户们做了近一年的赔本买卖。
孙大姐告诉我们,猪价最低的时候是去年的12份到今年的2月份,那时候一头猪赔四百多块钱。在这一年里,孙大姐不仅没赚到一分钱,还赔掉200多万。在她身边,不少养殖户都因为亏本而改行了。直到最近几个上涨的猪价,才让她们看到了走下走的希望。
孙大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头猪赚四五百块钱,饲料,水电,人工等成本是七块二,猪价前期可以达到九块二,一斤赚两块钱。
价格高得有点悬 养殖户盼平稳
持续了近两年的低迷猪价,为什么在今年三月开始反弹呢?养殖户们认为,前期亏损严重,很多猪场关门,生猪的存栏量持续下降,最终导致了供不应求的结果。像弥市镇之前有三家猪场,现在只有一家了。
到了现在,猪价迎来了连续三个月的暴涨,虽然养殖户们有了比较丰厚的利润,但是并没有让他们马上扭亏为盈。养殖户认为,要等这个周期过去,才能回本。
猪价行情好,一些小型养殖户和散户已经开始补栏,但是对于像孙大姐这样的大户,因为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猪价的起起落落,他们认为现在盲目补栏风险比较大。因为大家都在抢种猪,到时候一多价格肯定会降下来。
猪价上涨,养猪有利润,这对养殖户来说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这一轮暴涨之后,会不会再来一轮暴跌呢?养殖户们普遍希望,猪价还是平稳一点好。他们觉得大涨之后就会大落,这样的猪价让大家都会感到不安。
8月近半省份生猪价格止跌回升 9月或全面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