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中国玉米进口市场分析与展望
时间:2015-06-11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一 2010年以来中国玉米进口市场的主要特点
1 2010年以来进口数量保持较高水平
(1) 2010年开始成为玉米净进口国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产量、 消费量约占全球玉米产量和消费量的 20%。除 1983年之前的几年和 1995、 1996 年之外, 2008 年以前中国一直为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2~2005年间我国玉米进口量较少, 年度进口量较多的为 2002 年的 6 280 吨,2006 年的进口量达到 6.5万吨, 其后两年的进口量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2009年的进口量有所增长, 达到8.3 万吨。2010 年是我国玉米进口的分水岭, 当年度进口量超过以往 10年累计进口量, 创历史新高, 达157.3万吨, 首次成为玉米净进口国。
(2) 2012年以后进口量同比下降
海关数据显示, 2011 年玉米进口量为 175万吨, 较上年增长 11%。2012年我国玉米进口再创历史新高, 达 520.8万吨, 同比增长近二倍。2013年, 我国玉米进口总量 326.5万吨, 同比下降 7%。2014 年, 我国进口玉米 259.77 万吨, 同比下降20.42% (见图 1)。
2 进口渠道呈现多元化
随着我国玉米进口量的增加, 国家开始实施玉米进口市场多元化措施, 保障我国粮食的价格安全。2011 年, 对中国出口超过 1万吨的国家只有美国、 老挝、 缅甸。2012年 4 月和 2013 年 1 月, 阿根廷和乌克兰玉米相继获得出口中国的检验检疫资格。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 我国还可以从泰国、秘鲁及老挝进口玉米用于乌克兰向中国出口的玉米超过了 1万吨。2014年4月, 中国与巴西签订协定书, 允许大规模进口巴西玉米。
数据显示, 自 2010年我国玉米进口首次突破百万吨以来, 连续四年进口美国玉米比重均在90%以上。2010 年进口美国玉米比重为 95.5%,2011、 2012 年进口美国玉米比重 均 超 过 97%(97%、 98%)。2013 年我国进口美国玉米 302.08万吨, 比例降至 92.5% (见图 2)。
2014年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律, 进口美国玉米102.71万吨, 同比下降 65.39%, 美国玉米比重骤降至 40%。因转基因玉米问题, 2013 年 11 月以来,我国退运了上百万吨美国玉米以及产品。乌克兰一跃成为我国第二大玉米进口国, 进口比重与美国相当, 从东南亚进口的玉米也明显增多。
2014 年进口乌克兰玉米 96.43 万吨, 进口泰国玉米 28.86 万吨, 进口保加利亚玉米 13.41 万吨, 进口老挝玉米 11.00 万吨, 进口缅甸玉米 4.10 万吨(见图 3)。总之, 2014年玉米进口国由此前集中在美国分散到美国、 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和泰国、 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多元化特征显现。
3 进口玉米价格优势十分明显
美国玉米很便宜, 到岸完税后价格一般在1 800~1 900 元/吨, 每吨要比国产玉米便宜400~500元。据中华粮网监测, 2013年 6月底以来, 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远低于广东港口成交价, 进口玉米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2014年 3月交货的美国 2 号黄玉米 FOB 价格为 203.2 美元/吨, 合人民币 1 242 元/吨; 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 1 866 元/吨, 比上年同期跌 786 元/吨。而同期广东港口玉米成交价为 2 450~2 470 元/吨, 远高于美国玉米到港完税价, 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 2014年美国乌克兰等进口玉米成本同比下降。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 2014年我国进口玉米平均成本为 278.36美元/吨 (不含税, 下同), 完税后为 2 050元/吨, 同比下降 63元/吨。12月份进口平均成本为 267.54美元/吨, 完税后为 1 969元/吨, 环比下降 46元/吨,同比下降 38元/吨。12月进口乌克兰玉米成本为263.46美元/吨, 进口美国、 保加利亚和老挝玉米成本分别为 363.69、 240.39和 326.02美元/吨。
4 、2013年以来玉米市场需求放缓
近两年以来, 受生猪市场低迷和速生鸡H7N9流感事件的影响, 生猪存栏继续下降, 家禽养殖存栏量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与养殖业息息相关的饲料粮食需求呈下滑趋势。截至 2014 年12 月, 能繁母猪存栏 4289 万头, 连续 16 个月下滑; 生猪存栏 4.2157亿头, 自 2014年 9月以来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现有数据表明 2013、 2014年全国饲料总产量连续两年下降。
另外, 受产能过剩、 需求低迷、 反腐倡廉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企业发展缓慢, 去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玉米淀粉企业开工率不足, 甚至亏损。玉米淀粉、 玉米酒精等主要下游产品需求不佳, 产品库存大, 不断降价销售。
二 2015年我国玉米进口面临的新情况
1 国内玉米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近年来, 中国玉米产量接连高产, 公开数据显示, 这 5年里中国玉米产量激增 43%, 去年达到了 2.16亿吨。受政府大量采购和国内玉米需求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 玉米年度结余度较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 2014/2015年度国储玉米库存可能增加 6 000万吨以上, 总库存达到 1.2亿吨, 相当于全国近 8个月的消费量, 创历史新高。
另据英国 《金融时报》 网站 2015年 4月 5日报道, 粮农组织在最近发布的一份世界农业供需简报中预估了全球玉米库存量, 它历史性地上调了中国的玉米库存。该组织上调了中国过去十年的玉米库存, 2014~2015年中国玉米库存估值由 8 270万吨增加到 9 540万吨。该数字高出美国农业部和国际谷物理事会的估计, 它们的估值分别为 7 920万吨和 8 570万吨。
2 玉米替代品进口飙升
因国内玉米价格要比国际市场高出三成左右, 而中国饲料加工厂在进口玉米时要面临配额的限制和安全风险, 近年来对玉米替代品的进口需求相应提高。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CNOGIC) 的最新预测, 2014/15年度 (10月至次年 9月) 中国大麦进口量预期达到 700万吨, 比上年的 489.1万吨增长四成以上。高粱进口量也将提高到 810万吨, 比上年的 416.1万吨提高近一倍。CNOGIC的预测值要高于美国农业部 3月份供需报告的预测值。美国农业部预测 2014/15年度中国大麦进口量为 600万吨, 高粱进口量为 700万吨。
过去中国通常使用大麦酿造啤酒, 但是从 2014年开始用于生产牲畜饲料。高粱也是传统的白酒生产原料, 但是自 2013年以来, 用于生产饲料上的用量也在增长。在两广以及福建等主要销区, 高粱和大麦被用来生产饲料, 一些加工厂使用这些廉价替代品取代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玉米。中粮公司的分析师预计 2014/15年度大麦和高粱可能取代 200万吨的玉米饲料用量, 这要比上年提高 17.6%。中国主要是从澳大利亚和法国进口大麦, 从美国进口高粱。
行业人士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对中国的玉米酒糟粕出口量也将提高, 中国买家将采购超过 400万吨的玉米酒糟粕。今年的木薯进口增速可能接近去年水平。2014年中国木薯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 880万吨, 同比提高 30%。中国主要从泰国和越南进口木薯。
三 2015年我国玉米进口市场行将如何
2014年底发改委发布公告称, 2015年的玉米关税税率配额(TRQ)为 720万吨, 其中非国营贸易所占比例为 40%。
笔者分析, 2015 年, 在消费需求难以明显好转、 政策性库存水平保持高位的情况下, 中国玉米进口量不会大幅增长, 预计 2015年进口玉米可能为 300万吨左右。
在进口来源上, 中国将继续实施进口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2015 年, 尽管美国MIR162 转基因玉米获批, 但官方进口数据显示, 2015 年 1 月, 乌克兰向中国运输了470 047吨玉米, 数量超过美国。受到中国购买乌克兰玉米的压力, 美国玉米期货 3月17日连续第四日收跌, 价格跌至 6个星期以来的最低点。2015年 3月, 乌克兰称, 希望本国向中国运输玉米的总量在 2015年可以翻番。
另外, 值得关注的是, 中国正在扩大海外投资, 国有企业中粮(COFCO)与来宝集团 (Noble Group) 组建了一家农业合资公司, 另外还购入荷兰农产品贸易集团 Nidera的控股权, 这些举措将让中国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为国内农产品市场取得可靠供应, 并对国际价格施加更大影响。
长期来看, 我国玉米消费需求前景良好, 但玉米产量增长空间有限, 这种背景下, 我国的玉米净进口或将成为常态, 对外依存度较高。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