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洋货”再度受追捧 玉米价格“郁郁寡欢”

时间:2015-06-04
来源:农博网



  5月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小幅震荡上涨趋势,主要由于东北产区临储收购量历史新高,致基层粮源见底;而振幅顺价拍卖玉米,结果并不理想,导致产区玉米价格出现上涨,港口玉米价格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不过由于进口替代品大量到港冲击玉米价格,且玉米饲用消费并未转暖,导致销区玉米价格走势平缓。整体来看,国内玉米市场难现大涨行情。

  玉米价格行情

  截止5月29日,国内玉米日均价约为2425元/吨,较月初上涨11元/吨。分地区来看:

  产区玉米:东北地区因前期的临储收购导致目前基层玉米库存见底,而临储拍卖成交不理想,致使玉米收购价格出现一定上涨趋势;其中,哈尔滨地区2200-2220元/吨,较月初上涨20元/吨。华北产区新麦即将上市,市场关注度转向小麦上市,同时深加工企业购销清淡,导致玉米价格稳定运行为主;其中,潍坊地区玉米价格235-2370元/吨。

  港口玉米:同样受到东北临储政策带动,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出现上涨趋势。南方干口玉米库存继续维持20万吨以下低水平,对南方港口贸易商心态及报价提振作用持续。其中,北方港口当前主流价格在2370-2400元/吨,南方港口主流报价2530-2550元/吨。

  销区玉米:企业采购心态上较为谨慎,主要以随采随用为主,导致南方销区玉米市场购销清淡,整体维持稳定运行。同时,进口低价替代品继续压制玉米的需求,不少企业调整配方减少玉米用量。其中,武汉地区2620-2650元/吨。

  影响玉米市场运行因素

  要说到影响5月玉米市场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临储收购与拍卖、替代品风波及养殖业需求三单方面。

  1、临储收购与拍卖

  2015年临储玉米收购总量再创新高,导致基层粮源见底,正是提振玉米价格上行的主要动力因素。5月开始进行玉米临储拍卖工作,为了抑制玉米市场的大涨。不过拍卖底价过高,成交清淡,尽管有补贴政策的出台,但补贴对象仅限深加工企业,作用不大,短期内拍卖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的影响尚未体现。

  2、替代品风波

  目前进口高粱、大麦较国产玉米500-800元/吨不等的价差优势,且不存在配额限制,因此受到了各企业的追捧,从其进口数据可以看出,高粱、大麦的进口量持续飙高。伴随着进口高粱、大麦的大量到港,替代效应显现,将制约玉米价格的上涨。5月底6月份开始乌克兰玉米集中到港,且近200万吨货源均将集中在二季度至三季度到货,届时玉米市场将再度迎来进口大军突袭。目前,国内豆粕价格持续走低,两广地区豆粕价格一度跌破2500元/吨,而销区玉米到站价格已经高达2600元/吨。尽管一个为能量原料,一个是蛋白原料,但随着高粱、大麦对玉米的替代,不少企业已经调整配方,持续减少了玉米用量,这也是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3、养殖需求

  不同于去年的价格大涨,今年的玉米市场略显清淡,除了政策影响,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生猪养殖业遭遇的惨淡,而导致玉米消费的下滑。尽管近期猪价出现了连续性上涨,不错从最新的存栏数据来看,全国生猪、能繁母猪存栏水平位于历史最低,因此对玉米的需求量不会太大。尽管猪价上涨能刺激养殖户补栏,不过若存栏量有明显回升尚需时日,短期内玉米价格在生猪需求方面难有较大体现。

  6月玉米市场如何运行?

  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玉米市场均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冲击。供应角度,尽管基层玉米见底,但伴随着后期临储拍卖的常态化,市场流通玉米数量将持宽松态势,对后期价格定会形成打压。需求角度,存栏量短期难有上涨、加之大量替代品到港,饲料企业调整配方,玉米用量将会持续减少。综合来看,6月玉米市场难有明显回暖。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