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5-05-29
来源:猪易网
2015年05月2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05月2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05月2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散养户可领80元补助
为严防病死畜禽端上百姓餐桌,昨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 从严治理抛弃、贩卖、加工病死畜禽等行为,确保人民群众买到健康畜禽产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意见》中明确,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负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畜禽死亡及处理情况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
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力,科学测算辐射范围,依托养殖场、屠宰场、专业合作组织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等建设病死畜禽收集网点、暂存设施,并配备必要的运输工具,确保所有的规模养殖场(户)都能纳入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
另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由规模养殖场(区)扩大到生猪散养户,各县(市)、区要严格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每头80元的补助政策的地方配套资金,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地方配套资金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运输车辆要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根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考核指标,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工作的责任。还要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 鼓励对抛弃、收购、屠宰、贩卖和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2015年5月29日猪评:销售不畅替代猪源紧缺成主导
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05月29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4.38元/千克,与昨日猪价上涨0.02元/公斤,涨幅为0.14%;较上周同期猪价(5月22日)上涨0.11元/千克,涨幅为0.77%(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5.96: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02,涨幅为0.22%;较上周同期猪粮比(5月22日)上涨0.04,涨幅为0.70%(见图2)。



5月29日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上扬,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广东省,生猪平均价为15.49元/千克,最低地区为黑龙江省,生猪平均价为13.37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2015年5月29日料评: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持稳
据检测当地豆粕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05月29日国内各地豆粕平均价格为2967.69元/吨,较昨日(05月28日)2990.26元/吨下跌22.57元/吨,跌幅为0.75%。据此次检测的省市中,最高价格云南省3510.00元/吨,最低价格上海市2600.00元/吨(以上价格均为蛋白含量为43%的油厂豆粕报价)。昨日油厂现货报价呈现跌涨互现态势,但仍是下调的油厂数量较多,下调幅度在10-30元/吨,上调幅度在10-20元/吨。今日油厂豆粕报价呈现稳定与下调并存态势,下调企业幅度在20-40元/吨。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报价近日连续下跌,市场豆粕成交量比较清淡,美豆弱势和市场供应压力施压豆粕市场。

据数据检测当地玉米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05月29日国内各地玉米平均价格为2410.96元/吨,较昨日(05月28日)2419.06元/吨下跌8.10元/吨,跌幅为0.33%。据此次检测的省市中,最高价格为湖南省2673.00元/吨,最低价格新疆省2215.50元/吨(以上价格均已换算成含水分为14%的标准玉米)。今日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呈现稳定态势,吉林地区深加工企业继续停收,以临储粮拍卖为主。昨日临储进口玉米和东北临储玉米拍卖结果如下,移库玉米拍卖全部流拍,进口玉米拍卖只在山东地区有成交。



下半年猪价达到高点有点悬
关于2015年的猪价走向,最近看到论坛里到处都是破八奔九冲十的声音,这里说点不同的看法。
有人为了论证现在猪少了,说现在已经连续亏了十多个月,二十多个月的,大多养殖户都顶不住出局了,可事实呢,去年八月份左右的八块你敢说别人和你一样没卖到猪,而且直到元旦前也一直在七块左右徘徊,真正掉价也就春节前后亏的多点吧,前年七块多的价格也维持了有四五个月吧,不说赚,这个价格保本应该没问题吧,大面积亏损,有点夸张了。真正亏在价格上的只是一些运气不好的,赌行情的少数人,所以说今年猪真的少了那么多吗,我看未必,从11年开始就有多少投机者在赌14年,他们的产能真的淘汰了吗,可能只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给别人接手了而已吧。
现在猪价涨了,但觉得只是很多人过度赌春节后暴跌之后的正常反弹而已,由此去断定下半年的高价我觉得有点悬。更有专家分析说今年初小猪价格提前暴涨会推高后期猪价,其实今年小猪之所以涨这么快还是春节那段时间的母猪产量不高再加上人为炒作而导致的结果吧。其实要我说今年应该是供求相对平衡的一年,想暴涨不容易,暴跌也不太可能,非要用一个季节来形容,我觉得今年是养猪人的秋天,既会有处署的秋老虎,也会有为霜的白露,但觉不会是养猪人的春天,今年不会,明年也不会是,莫让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估计不经历一次更严厉的洗礼,春天是没有那么快来的了。
现在养猪的都知道猪周期并用猪周期的思维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自己的生产安排,2014年最好的一句话就是,现在养猪不仅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确实现在这个行业投机的气氛太浓,一个投机者太多的行业里,会有太多的坑,只是低头拉车,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掉坑里去了。
其实猪养好了,就算是冬天也不会太冷,要是猪每天生病出问题,就算是再温暖的天气,你还不是像在冰窟窿里。就让今年明年的坑将那些投机者埋葬吧,这样我们真正养猪人的春天就真的来了!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不一样!如果只在自己的世界里看,每一个人的预测都是合理正确的!
养殖业洗牌 小散养殖户的退市是福是祸?
是行业洗牌下不得已而为之也好,是在规模化发展背景下力不存心也罢,总之今年退市的养殖户很多,大量的小散养殖户已经挥手告别了养猪业。从发展趋势来看,确实这已经不再是小散养殖户的时代,第一次觉得辞旧迎新也有伤感的一面。
很多养殖户不服、不甘,甚至在行业回暖的时候想东山再起。凡事皆有可能,但是在可能存在之前有一个必要条件——你有足够的实力才行。
养猪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高成本、高效率、高竞争时代。并且在“互联网+”的这场大风的影响下,无论是销售还是饲养方面,养猪业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资金实力依然是养殖户的生命力所在,养猪业你要有赔得起的能力才行。
今年来不少大资本进入养猪业,他们的资金实力是足以对抗高成本的,这一点我们小散无法比拟的。而且未来几年生猪养殖业将继续洗牌,既然行业和时代需要规模化养殖户,小散养殖户被退市的命运就难以改变,除非我们有能力有决心逆袭。大家不要过于伤心猪市的变故,门被关上了总会打开一扇窗。祸福本就是相依的,小散养殖户的退市是福是祸不是绝对的。
无害化处理病死猪 养殖户获592万元补助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南昌市执行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三年来,共补助病死猪无害化处理74080头,为养殖户发放补助资金592.64万元。
2012年1月,省农业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我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对每头病死猪分别由中央、省、市、县财政给予50元、10元、10元、10元的无害化处理补助。
据悉,南昌市在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3个生猪重点县建立了4个病死畜禽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示范点,组织全市大中型生猪养殖户参加全省动物疫病净化培训班,并完善对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的奖励制度,形成了奖惩并举、全社会参与的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机制。
七八月猪价行情涨势一般
2015年5月29日全国生猪均价13.89元/公斤,较昨日跌0.03元/公斤,今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4.32元/公斤,与昨日持平。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4省份猪价上涨,13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广东,上涨0.06元/千克于15.78元/千克;全国最低价为黑龙江,下跌0.04元/千克于13.54元/千克。甘肃上涨0.18元/千克,贵州上涨0.17元/千克,广西上涨0.12元/千克,湖北上涨 0.11元/千克,四川上涨0.06元/千克,小幅上涨;内蒙古下跌0.12元/千克,山西下跌0.08元/千克,小幅震荡调整。
猪价涨跌互现。黑龙江6.7-6.8元/斤。浙江跌至7.5-7.7元/斤,下跌0.02元/斤。天津在7.2-7.3元/斤。河北主流价漲至 6.9-7.1元/斤。河南在6.8-7元/斤,山东主流价6.8-7元/斤。广东7.6-7.9元/斤,福建福州、漳州7.4-7.6元/斤。
南北方养殖户心理价位不同 勿过分压栏谨防夏季病
今日全国生猪均价继续震荡调整,稳中微涨。北方大部分地区猪价稳定,一些地区猪价持稳已经一个多月,局部地区猪价涨跌互现,猪市支撑力度不足,上涨无力。南方降雨地区仍不少,猪价仍有小涨可能。当前华南大部分省份生猪均价已经越过7.5元/斤的门槛,且猪价向8逼近。对北方养殖户来说,7.5元/斤是养殖户出栏的心理价位,这个价位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但对南方养殖户来说,接近8元/斤才能达到与北方7.5元/斤同等的利润。
猪价涨跌互现,震荡局面有加剧趋势。目前大部分地区收猪仍困难,但需求清淡,企业在利润及成本双重压力下,提价意愿不强,采取间接性调价策略,部分企业屠宰量下滑。预计短期内猪价震荡调整。
南方猪价的涨势更加坚定北方养殖户压栏待高价的心理,仍有牛猪养殖户的存在,市场赌博心理仍有,小编认为七八月份猪价走势不容乐观,涨势一般,建议养殖户一定要适当压栏,权衡压栏与养殖成本、养殖风险,达到利润最大化。时间进入夏季,一些夏季病虽没有大规模发病,有已抬头现象,养殖户在关注猪价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猪群健康。
16个月亏损造成损失是无法用16个月上涨来弥补
全国出栏肉猪平均价格(瘦肉型、良杂、土杂猪的均价)从上周的13.63元/公斤涨至13.78元/公斤,同比上涨5.67%。瘦肉型猪从14.03元/公斤涨至14.22元/公斤,良杂猪从13.57元/公斤涨至13.73元/公斤,土杂猪从13.29元/公斤涨至13.39元/公斤。全国仔猪价格均价(三元和良杂仔猪均价)从上周的26.69元/公斤涨至27.14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23.36元/公斤上涨16.21%,三元仔猪价格从29.35元/公斤涨至29.88元/公斤,良杂仔猪价格从上周的24.03元/公斤涨至24.4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17.31%和14.88%。后备二元母猪价格至1586元/头,同比上涨7.77%。
观点1:本周7天猪价走势:继续稳步上涨
本周7天全国生猪市场继续稳步上涨。上周末5月17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价格涨至14.09元/公斤,继续上涨在5月19日攀升至14.21元/公斤,之后连续5天平稳,至周末最后一天5月24日涨至14.29元/公斤。本周7天累计上涨0.2元/公斤。但由于2014年5月猪价大幅上涨并于20日左右达到阶段性高点并开始下跌,因此,同比涨幅仅保持了三周左右的15%以下后,有可能再次回到这以水平线上。
当前生猪市场出现了对行业发展,尤其是在刚刚结束了一轮历史上最长的亏损期后,出现了猪价上涨而饲料价格下跌的双重利好局面,这非常有利于行业的恢复。玉米价格终于结束了长达一年以上的同比上涨,于本周同比转为下降,豆粕价格更是同比下跌20%以上,小麦麸价格同比下跌5%左右,饲料综合成本同比下降3%左右。去年同期猪价虽然大幅上涨,但由于玉米价格开始了一波连续4个月左右创历史新高的的上涨,最终导致猪价上涨大打折扣,即使2014年8月份瘦肉型猪出栏价格达到7.5元/斤,但也依旧亏损。而目前由于饲料价格的下降,猪价刚刚破7元/斤便已轻松走出亏损。
观点2: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呼吁全体养猪人减少补栏!
前几周我们连续分析了母猪补栏和母猪存栏拐点提前出现的问题。本周我们不仅要再次强调这一重点转折点出现所会带来的重大影响,而且会重新回顾刚刚结束的、创历史记录的、长达71周16个月的亏损。
上周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平均价格终于破7元/斤,南方多地已经达到7.5元/斤的价位,部分甚至逼近8元/斤,猪料比价终于结束长达71周4.4:1以下的亏损期。由于猪粮比价只考虑玉米价格不考虑豆粕价格,玉米价格同比基本持平,而豆粕价格同比下降20%左右,因此,尽管现在猪粮比价虽然为5.75:1,但实际上生猪市场已经走出了亏损,我们坚持用猪料比价作为生猪市场的预警指标,正是由于这一点。
这创纪录的16个月亏损,无论是持续的时间还是亏损的深度均是以往猪周期每轮亏损期的两倍以上,其原因我们之前已多次分析不再赘述。在此只是想提醒广大养猪人,我们过去的16个月过的是如何的艰难,千万不要忘了伤疤好了疼!猪价才刚刚上涨2个月,也才刚刚走出亏损,但对比猪价、仔猪价格和母猪价格的走势,便不难发现,猪价2个月才上涨20%左右,而仔猪价格已经从1月份的18元/公斤涨到现在的30元/公斤,上涨了60%以上,在仔猪价格的带动下,二元母猪价格已经从3月份的1350元/头左右涨到现在的接近1600元/头左右,而且多数种猪场已经出现脱销,六七十斤左右的种猪已经被预定一空。
母猪补栏的快速回升,两个月内从滞销反转为脱销,拐点已经出现。而猪周期的生猪供给周期也将因此在13个月后出现拐点。猪价上涨的主要动力要靠供给的减少,一旦供给由减少转为增加就意味着猪价由上涨转为下跌。现在生猪市场才刚刚走出亏损,母猪存栏拐点就出现,也就意味着13个月后猪价高点出现,相对于刚刚结束的16个月亏损来说,13个月后猪价又将由上涨转入下跌通道,一旦进入下跌通道一年后再次出现亏损的可能性就极大。所以,全体养猪人现在如此疯狂的补栏其实就是给自己的将来埋下亏损的根源,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16个月的亏损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16个月的上涨来弥补,必须更长的上涨时间才能挽回亏损的损失。为了让大家都能有一个更好的恢复期,我们呼吁全体养猪人晚一天补栏母猪就能多盈利一天。
2015年猪价的最高点将出现在第四季度
2015年一季度已经过去,二季度也已经过了一半,下半年即将拉开帷幕,猪市的下半年也将来临,每当这个时候,多是上半年的总结和下半年的展望之时。总结和展望,养猪人更多的会关注展望,期望看到下半年猪价的走势,能够调整存栏结构,能在猪价高时有猪卖猪价低时没猪卖,这也是养猪人最理想的养殖状态。
1、生猪供应持续减少将是下半年猪市主旋律
据农业部5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4月份全国生猪存栏38692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9.71%,环比3月减少0.02%;能繁母猪存栏3971万头,同、环比分别下跌14.9%和1.7%,这是自有数据以来首破4000万头关口,也是连续第20个月持续下滑。
4月份数据显示,生猪存栏同比降幅较大,产能去化将继续加速,供需结构明显改善。从幅度上看,当前能繁母猪存栏比过去五年平均存栏量低17.67%;从时间维度上看,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3个月低于过去五年平均存栏量,且连续20个月保持下跌。
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20个月下滑,按照能繁母猪提供仔猪、再到出栏育肥猪需要约12个月的时间计算,当前生猪供应正处在持续减少的过程中,且下半年将一直处在生猪供应减少的过程中。
2、夏季肉类消费将更加清淡,制约猪价
六七月份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人们的饮食习惯,将会减少肉类消费,转移至蔬菜和水果等方面,这一点将大大制约着猪价的走势。从往年猪价走势看,夏季猪价走势多下滑,今年的情况与往年不同,生猪供应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下游需求清淡和上游生猪供应减少博弈,这两者难分伯仲,甚至下游更有话语权,所以,下游更有可能制约猪价,这一点从五月份的猪价走势就可以看出点苗头。
之前小编已经分析过,当前5月份猪价已经为六七月份的猪价走势做了铺垫,五月份上中旬用了二十天的时间猪价震荡上扬了0.51元/公斤的幅度,不及四月十天的涨势,而三月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涨了约1元/公斤,由此可见,五月猪市已经在炎炎夏日的骄阳照射下,已出现了打蔫的势头,六七月份骄阳更盛,猪市将更难以抵抗。冯永辉认为,7.5元/斤的价位要等到七八月份的时候才能达到,那么六七月份猪价的走势并不容乐观。
2015年三季度的猪价需要看八九月份的猪价走势,七八月份猪价能达到7.5元/斤,八九月份就是终端肉类消费从清淡逐渐好转的过度时期。到第四季度,肉类需求进入一年中最旺盛的时期,猪价因此受到生猪供应紧缺和肉类消费旺盛这量大因素的支撑,猪价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冯永辉认为,2015年猪价的最高点将出现在第四季度,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将达到8-8.5元/斤的价位。
南北猪市条件不同 后期南方猪价或受冲击
历来,南方猪价走势就比北方好,猪价上涨时,南方先上涨,猪价下跌时,南方跌幅也比北方小。南方猪市受到饲料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制约,猪价总是领先全国,当前猪市也是这种情况。本来时间进入夏季,终端肉类消费清淡将是猪市的主低调,但是当前的猪市不全是这种局面,且看南北猪市的差异。
北方市场以消费清淡主导北方猪市猪源紧张但难敌消费清淡影响
消费清淡是全国猪市共同的特点,但北方市场受到的影响更明显,虽然收猪困难也是南北猪市的普遍现象,但程度各有不同。北方猪源相对南方来说还是略显宽松,由于北方市场没有有力的支撑因素,猪价上涨动力缺乏,终端消费低迷延缓了猪价上涨的幅度。
南方市场以猪源紧张主导
1、2013、2014年南方养殖户退出猪市的比例高,猪源紧张程度比北方高
对经过2013、2014两年的养猪人来说,猪市如梦幻般难以捉摸,特别是经历了2014年下半年猪市的养猪人。就在全国养猪人都梦幻2014下半年猪价高涨,能大赚一笔的时候,猪市却给养猪人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养猪人灰头土脸,垂头丧气,同时养猪人也再次清晰地明白:没想到股市的变化无常会出现在最接地气的养猪业身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养猪人搞不懂了,明显感觉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养猪人心理开始变化了。
2014年整年养猪人都在退出猪市,不管是自愿还是政策所向,养猪人无力再承担养猪的风险,退出另谋他业是成了众多养猪人的选择。退出猪市的现象在南方市场非常明显,若没有外力的干扰,南北市场养殖户的心理基本相同,但南方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国家对南方市场比较关注。南方河流众多,从环境保护角度国家对养殖污染加大了整治力度,南方养殖户退出比例大,造就当前南方猪源紧张程度比北方高的局面。
2、近期南方雨水多,生猪调运困难
近期南方雨水频繁,暴雨降临多地,尤其是广东、福建等地区降雨量大,屠宰企业收购活动受到明显影响,养殖户生猪出栏活动受阻,猪源更加紧张,导致猪价上涨。
3、终端猪肉消费清淡抵不过猪源紧张
时间进入夏季,终端肉类消费更加清淡,从屠宰企业的销量上看,就可以看出来,销售低迷,不少屠宰企业缩窄了收购量,但这对南方市场的影响较小。南方猪价不断冲高,市场上优质猪源8元/斤的价位都已出现,大部分地区的猪价已经逼近8元/斤。收猪难已经成为南方市场普遍现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无猪可收的局面。
南北猪市境况不同,后期南方地区若是雨水仍较多,猪价走势仍将良好,受利润驱使,后期北猪南运活动也将增加,南方猪价或许会受到冲击。
市长被约谈后 猪就不让养了
山东沂水一场突然而至的畜禽污染整治行动,从县到村层层加码,最终不少乡镇全村都在卖猪。养殖户大多觉得是因为“市长被约谈”,但县委干部称是“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
农村畜禽污染治理,这本是大快人心的好事。但从控污到禁猪,这一升级版的整治行动已不仅仅是环境命题。
距离2015年5月30日的“禁猪令”期限只有4天了,5月26日,生猪中介的车子最后一次来到高桥镇村民陈同兵的养殖场。
陈同兵忍痛把不该卖的小猪、不够秤的肥猪,近二十头猪统统赶上了车。“五块钱卖的,连保本价六块五都不到。这不是要了老百姓的命吗?”
如果不赶紧卖完,他的养殖场可能面临被拆除和罚款的风险。在山东省沂水县,南方周末采访的4个乡镇,两个星期前许多生猪养殖户们接到了一则“禁猪令”:要求全村各生猪养殖户务必于5月底前停养,“届时若不停养造成一切损失,后果自负”。
这是一个畜禽养殖大县,地处沂蒙山腹地。2012年,沂水以创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为目标,计划到“十二五”末,年出栏生猪达130万头以上。
然而与此养猪蓝图相悖的是,2015年3月5日,沂水发布了畜禽养殖污染规范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8月15日,全县基本取消传统家庭养猪,而对不符合养殖规定的场区,采取停产、转产、拆除等措施。
实际上,政策层层加码,像陈同兵这样的村民看到的,期限变成了5月底,“就是不让养猪了”。
在以前的畜禽污染整治行动中,养殖户修了沼气池,可以处理粪便等污染物。但这次有沼气池也保不了猪。
如不卖猪,后果自负
收到通知后,杨庄镇常家庄村村民张致富把家里八头生猪都卖了,四个猪圈,只剩下一头待产的母猪,他不舍得卖。眼看着5月30日快到了,张致富毫无头绪:“不知道到时咋办。”他更无奈的是,猪没了,庄稼天然的肥料也没了,“地不知道咋办”。
按照“方案”规定,3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三区”划分区域并上报县畜禽养殖污染规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区”即禁养区、控养区、适养区。
常家庄养猪户近六十家,村委会的记录显示,5月20日已有14户停养,其中包括村支书高同征。“村里什么地方都不可以养。”高同征告诉南方周末,他也卖掉了家中的猪。
符合什么条件的才算适养区?陈同兵的养殖场离村子一千米远,也不靠近水源地,他认为自家养殖场是在适养区内,便与村干部理论。但村干部的回复是:“1200米也不让养。”
而县委宣传人员刘可军的理解是:“不是不让养,是必须在适养区里养。不是每个村都有适养区,需要进一步进行社区规划。现在是宣传动员阶段,是为了摸底,搞清楚各村有多少养殖户和养殖需求,为下一步规划做准备。”
但养殖户们已等不到新规划了。方案的规范治理阶段从4月1日持续到8月15日,但到了村里,治理时间被大大压缩。从接到停养通知到截止时间,养殖户只有半个月时间对生猪进行处理。卖掉,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对养殖户来说,老母猪是最珍贵的,一头老母猪意味着一年10头小猪,近五千元的年收入。陈同兵也只能把20头老母猪都卖了。道托镇的村民王西善也有五头母猪,刚生了小猪。“太小,卖不出去。”
刘可军认为不可能存在这类情况,“按照以往的处理习惯,都会让养殖户停止再养殖,但已有的畜禽会延期到成熟期,好卖出去。”
但养殖户们并没听到此类规定。一个村的村委会的事务记录本上清楚记着:“5月19日下午参观组来,我又利用广播喇叭进行了宣传,要求他们别有换想(幻想),抓紧处理他们的猪,如果不听将对猪圈拆处(拆除),并进行罚款……现在这种行式(形势),就是这样,全县统一的,如果你不听,后果自付。”
“我们怕啊。”尽管卖猪亏损严重,但养殖户们还想保留住自己的猪圈,一个十栏的水泥猪圈平均造价约五千元。
一家养殖户卖了八头猪,剩下一头在待产,不舍得卖了。
肇起市长约谈?
距离村子200米远的常家庄环保养猪场也收到停养通知。环保养猪场监管责任牌还挂在门口,但养猪场里的猪已全被卖了,只剩下看门的土狗守着空猪圈。猪圈尽头是个沼气池,有了沼气池后,养殖户高明良不再用柴火烧饭,经过发酵后的沼气肥成了一旁五亩田地的最佳肥料。
高明良原以为建了沼气池,养猪场就是“环保的”,可以养猪。2015年1月,养猪场还签署了规模养殖场(户)动物卫生质量安全承诺书。没想到4个月后,就收到停养通知。
作为养殖大县,这并不是沂水第一次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治理。
从2013年开始,沂水县便出台该县第一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章《沂水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除了搬迁关闭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更从严控制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推广雨污粪尿净污“三分离”技术工艺和生态环保养殖技术。
高明良和张致富的沼气池正是在这一年建的。“当时说不建沼气池就不让养(猪)。”张致富回忆,“但现在,无论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沼气池,都不让养了。”
像沂水县这样的养殖大县,畜禽污染一直是心病和难题。畜禽粪便、尸体、废水等废弃物处置不当,将恶化生产环境,被认为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亦已重视这一领域的治理,出台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方案。
2014年3月,《沂水县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布局规划》出台,其中,乡镇驻地、工业园区、农村社区禁止养殖区外延1000米以内的区域,村庄、居民点、公共场所及外延1000米以内的区域为控制养殖区。
据山东媒体2015年1月报道,沂水县为期一年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活动已告一段落,全县7172家养殖户全部完成整改,要么拆除、转产,要么环保提升。
在村民们看来,新方案的出台跟2015年大年初七临沂市(下辖沂水县)市长张术平被环保部约谈有关。
“市长被约谈后,猪就不让养了。”几乎受访的养殖户都这么说。3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对约谈进行报道,张术平在节目中保证:“不会再接受第二次约谈。”而新方案的发布时间是3月5日。
刘可军否认了这一说法,“市长被约谈是因为临沂的工业污染,跟畜禽养殖没关系。”他介绍,新出台畜禽养殖污染规范治理实施方案是因为在县里“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中,不少群众反映农村畜禽养殖影响了环境卫生。
刘可军就负责着36户人家的联系工作。他曾遇到村民抱怨邻居养鸡,最后两家打架的纠纷。
沂水县畜牧局赵科长则表示方案也是为了迎合新环保法的新要求。
临沂新程金锣牧业有限公司在沂水县多个村庄建有养猪场。沂水蒋庄养猪分公司的王场长告诉南方周末,目前分公司并未接到停养通知。“我们比较规范吧。粪便处理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一套处理设施。”王场长透露,5月27日,沂水县人大将前往场区参观。
沂水县一家养殖户在卖猪,猪肉保底价六块五,但现在他们只能五元贱卖,连下崽的母猪都卖了。
猪禁了,人怎么办?
“农村种田赚不了多少钱,就指望这几头猪了。”张致富很无奈。养猪每年能给他带来近五万元的收入,占了家庭总收入的大部分。
王西善的养殖场里还没配备沼气池,之前他并没有收到任何整改要求。“我可以进行完善的,但现在连完善的机会也不给我。”
在刘可军看来,规模化养殖并不是一两个沼气池可以解决。“上百头猪的养殖,光靠沼气池是不够的。我们现在提倡发酵床养猪,不需要冲洗猪圈,没有污水排出来。”
位于汞丹山村的养殖场是沂水县统一规划的养殖场。养殖户王中国告诉南方周末,养殖场需要升级为发酵床养猪设备,才能继续养猪。而县里另一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沂水县双旺畜牧养殖场也接到完成环评等手续的通知,完成之前,不可继续养殖。
但在陈同兵的经验中,八十头猪的粪便收集后还不够十亩苹果地灌溉,自己需要再买五千元的化肥。
这些养猪户一般都有四五亩田地,猪的粪便是重要的肥料来源。他们很困惑:不让养猪,就没有农家肥,只能改用化肥,不是更不环保吗?
他们更焦虑的是,猪都卖了,以后靠什么生活。
60多岁的高明良已无法外出打工。而三十出头的陈同兵家里孩子还小,也不想出去打工。他们都打算在空猪圈里养些鸡和羊,“不然能怎样?”
刘可军负责沂水县网络宣传工作,他坦承自己也看到网上质疑方案的帖子,但他说:“我相信,治理是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在这过程中,有反对的声音,是很正常的。”
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散养户可领80元补助
为严防病死畜禽端上百姓餐桌,昨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 从严治理抛弃、贩卖、加工病死畜禽等行为,确保人民群众买到健康畜禽产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意见》中明确,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负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畜禽死亡及处理情况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
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力,科学测算辐射范围,依托养殖场、屠宰场、专业合作组织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等建设病死畜禽收集网点、暂存设施,并配备必要的运输工具,确保所有的规模养殖场(户)都能纳入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
另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由规模养殖场(区)扩大到生猪散养户,各县(市)、区要严格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每头80元的补助政策的地方配套资金,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地方配套资金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运输车辆要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根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考核指标,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工作的责任。还要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机制, 鼓励对抛弃、收购、屠宰、贩卖和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