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4. 豆粕

我国豆粕现货卖出玉米价,一步回到二十年前,哪一个错了?

时间:2015-05-27
来源:汇易



  玉米和豆粕都是饲料中的主要原料,一个是能量饲料,一个是蛋白饲料,一场蛋白革命使得中国的蛋白类消费大幅增长,也使得豆粕价格在绝对值水平上超过玉米价格很多年。自2004年以来,受到供需不平衡因素的推动以及之后国家收储因素的托底支撑,我国国内玉米价格从1000元/吨左右起步,逐渐涨至2400元/吨左右水平,与此同时国内豆粕价格则运行在2000-4500元/吨的价格区间,似乎任何时候豆粕价格都要高于玉米价格。当然,通过比较历史价格我们发现,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玉米价格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减产以及大量出口等一系列因素而暴涨,价格曾一度超过豆粕价格,而现阶段我国豆粕现货价格持续承压下滑,似乎又再次卖出玉米价格的趋势,一步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么到底哪一个错了呢?  

1、我国豆粕现货价格持续承压振荡下行,南方市场豆粕价格再次卖出玉米价格 

   自2014年三四季度以来,在国内外大豆市场供应持续宽松的利空压力拖累下,我国豆粕现货市场价格持续承压振荡下行,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主流工厂现货价格重心更是进一步下移,目前南方工厂43%蛋白豆粕成交价最低跌破2600元/吨至2520-2550元/吨附近(见下图),油厂积极预售远期合同及远期基差,个别油厂远月基差已和连盘豆粕期价持平,市场预期甚至有出现贴水的可能性,可见生产环节加快豆粕出货、锁定利润意愿之强。而我国豆粕现货市场的主要矛盾来自于偏空的基本面格局:一方面今年5月中下旬之后进口大豆将季节性集中到港,预期供应压力明显趋增,另一方面饲料养殖需求相对疲软。而目前我国南方及港口来自东北粮源的玉米价格则已经达到2450-2550元/吨。

2、上世纪90年代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一度高过豆粕价格,20年前后此番历史行情再现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玉米市场价格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主产区粮食批发市场玉米价格大致在600-700元/吨左右徘徊,销区则在850元/吨附近徘徊。源于1994-1995年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运输受阻,与此同时国内玉米减产、大量出口(1994年出口874万吨)、饲养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玉米价格从1994年第二季度开始缓慢回升,到1995年第一季度达到当时的历史最高值,主产区价格最高达到1550元/吨,销区则高达1750-1850元/吨,一度高于当时徘徊于1700-1800元/吨区间的豆粕平均价格水平。
 接下来的市场行情,则是在国内消费结构升级、蛋白类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豆粕现货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到2008年一度创下4700-4800元/吨的历史高价位,而我国国内玉米价格则从2004年的1000元/吨左右起步,逐渐涨至近年的2400-2500元/吨左右水平,因而也在大多数业内人士记忆中烙下“国内豆粕价格一直高于玉米价格”的印记。
 
3、国内饲料养殖需求暂难以与豆类庞大供应量相匹配,但中长期饲料蛋白消费趋好 
 
  根据目前的动态船期统计,2015年5月至7月,国内将迎来进口大豆季节性巨量到港格局,总量高达2150-2250万吨,近月国内市场供应宽松程度显而易见,尤其是多数油厂开机率持续回升,也将会改善国内部分地区油厂豆粕库存偏低局面;但短期内国内饲料养殖需求的启动节奏尚难与之匹配,尤其是现阶段全国生猪存栏量整体降至近6年来低点,导致豆粕的饲用需求很难得到体现。当然国内中长期畜禽养殖的周期性复苏,仍会逐步提振主要蛋白饲料原料的刚性需求:今年4月以来国内猪价突破反弹,这在饲料原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的形势之下,有助于提振养殖户的后续补栏积极性,间接利好中长期饲料蛋白消费趋势。而上述周期性因素也将逐步传导至国内豆粕等蛋白原料价格上来。
 
    综上所述,我国猪饲料中玉米与豆粕同为主要原料,其中豆粕提供蛋白营养,而玉米则提供能量营养,两者缺一不可。而在大部分时间里国内豆粕价格均高于玉米价格,这一现象背后也反映出内在因素的支撑,一方面,蛋白类食品如鸡鸭鱼猪牛羊肉的价格,本身高于提供淀粉能量的粮食谷物的价格。另一方面,玉米在快速上涨过程中已经找到较好的替代品如小麦和高粱,但作为重要蛋白饲料的豆粕,目前尚未能够找到另一种蛋白饲料能大量代替豆粕,并且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消费结构升级,蛋白类需求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一轮“蛋白革命”的背景下,使得在绝对值水平上豆粕价格维持高于玉米价格,而前者价格上涨弹性同样高于后者。截至目前,我国国产玉米临储库存高达1.5亿吨,供应相对充裕,且今年二季度来自进口高粱和小麦的部分替代效应,也使得即使有养殖需求缓慢恢复的提振,未来消费需求对于玉米价格的支撑效应相对有限,因而未来国内豆粕现货与玉米之间的价差仍有望会持续扩大。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