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碰鸡蛋、发豆芽、吃蒜饼——儿时的清明节习俗忆趣
时间:2015-04-07
来源:博亚和讯
缅怀先人、祭奠逝者只是中国清明节传统风俗的一面;对于许多人,特别是孩子而言,这个春天里的节日还有肃穆之外的另一面。
在山东北部,“碰鸡蛋”是孩童们最喜欢的清明节游戏。早上起床后,从一锅煮好并被染红的鸡蛋中挑选出最坚硬的几个放进书包,是孩子们的例行“仪式”。
学校是“碰鸡蛋”比赛的赛场,学生们小心翼翼的手握红鸡蛋,只露出尖尖的蛋头。裁判一声令下,“啪”的一声后就会决出输赢。赢者兴高采烈,输的闷闷不乐。
有些求胜心切的孩子会偷偷“作弊”:从自家挑选小个头的鸭蛋或鹅蛋冒充鸡蛋参赛。
在不少70后80后的印象中,儿时的清明时节还有许多的玩乐和欢笑。如今,像“碰鸡蛋”这样的习俗已很难见到。
同样和鸡蛋有关,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满族在清明节期间有埋蛋的习俗。“清明节也是春耕时节。”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说,“开犁之前,农户在田边生起火堆,把鸡蛋埋在火堆里烧烤,烤熟后再恭恭敬敬将其埋到自家田地。”
“鸡蛋象征籽粒饱满,希望来年庄稼丰收。”施立学说。对于如今的满族人来说,埋蛋习俗已十分少见。
不过,另一个习俗——吃小根蒜饼,在东北还是能经常见到。
小根蒜饼是清明时节满族的特色食品。清明期间,学名薤白的小根蒜生长起来。用祭祀萨满的黏米碾成面,包上小根蒜,烙成饼,吃起来能“让人尝到辛辣、鲜活的春天”。
清明时节正值春季,和万物复苏有关的习俗在中国各地比比皆是。生豆芽是清明节期间山西北部地区的习俗之一,口感脆生的豆芽颇受当地居民喜爱。将绿豆或黑豆放入一口底部边沿带有排水洞的中型水缸,注入凉水,用木板盖严豆子并用石头压住,每天换水数次,一星期左右新鲜的豆芽即可食用。
在广东地区,烤乳猪是清明节不可少的祭品。节日前后,许多外地游子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烤乳猪就成了他们念念不忘的美食。
“小时候在家里过清明节,最期待的就是吃到烤乳猪。”在湖北省求学的广东中山人邓创兴说,“如今身在异乡,清明节缅怀先人之余,也会想念烤乳猪的味道。”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