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深圳晚报:关于生鲜鸡的三个误会

时间:2015-04-01
来源:《深圳晚报》



  生鲜鸡一说

  我不是冰冻鸡

  一提到生鲜鸡,人们就会误认为是冰冻鸡。事实上,我和冰冻鸡是完全不同概念啦。生鲜鸡是经过严格检疫的鸡肉类产品,工厂采用人工冷却的方法将鸡胴体的深层温度迅速降至4℃以下。在后续的加工、储存、流通以及零售过程中,因为有专用的冷藏车、冰柜,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让我始终保持在0℃~4℃冷藏范围内。

  而冰冻鸡的待遇就不一样了,工厂把屠宰好的鸡先快速降温使其冻结,然后再放置在零下18℃条件下储存,所以,冰冻鸡与生鲜鸡是不一样的,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喽。

  生鲜鸡二说

  论口感和营养,我好过现宰鸡

  人们总以为,现宰的鸡肉比我味道美、营养好,其实是你们不够了解我。

  实验室试验表明,生鲜鸡肉在贩卖过程中通常保存在0℃~4℃,在这个温度下鸡肉有一个排酸过程,鸡肉经过约5~8小时的遇冷排酸后,无论是脂肪、蛋白质的含量,还是使肉质更具风味的核苷酸等含量,都比刚刚宰杀的鸡肉高。

  所以,我的肉质比现宰鸡的肉质更柔软、有弹性,口感细腻、鲜味与香味足,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生鲜鸡都要优于现宰鸡。不相信的亲,可以买只生鲜鸡回家试试哦。

  生鲜鸡三说

  我比活鸡安全太多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更注重健康。我想说,从人类健康的角度来看,我们生鲜鸡可比活鸡安全多了。

  活鸡从养殖场运到市场,一旦遇到温度、湿度等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活鸡容易生病感冒,从而引发禽流感。同时,活鸡进货渠道很复杂,产品质量难以追溯,食品安全根本无法保障。另外要提醒你们,市场上存放活鸡,会产生鸡粪、鸡毛及鸡血等屠杀的副产物,环境卫生差,不仅臭烘烘的,而且容易引起疾病传播,隐患不是一般的大呢。

  生鲜鸡就不一样了,我们实行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的质量可得到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整个生产过程,始终处于0℃~4℃冷链过程中,可以有效阻止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不仅有利于卫生与食品安全的保障,更有助于控制禽类传染性疾病。
 


广州受禽流感影响4月1日起1/5区域不卖活鸡

  4月1日起,海珠、天河、白云部分区域纳入活禽限制区域。

  此前,已纳入生鲜鸡试点范围的有:越秀区全区、荔湾区部分区域(不含原芳村区区域和桥中街)、天河区珠江新城、番禺区大学城。

  广州市食安办昨日召开发布会,决定在原试点区域的基础上扩大增加海珠、天河、白云区部分地区为新的活禽限制区域。上述活禽限制区将于今年4月1日起禁止活禽经营活动,正式启动实施家禽生鲜上市。届时,全市将有1/5区域不卖活鸡。

  从今年1月1日起至今,广州市共报告人感染禽流感病例5例,其中治愈出院有1例,死亡4例。去年同时段内,广州市共报告人感染禽流感病例22例,死亡10例,“今年春节期间休市之后,广州市无新增加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总体防控形势比去年要好。”广州市食安办负责人表示,禁售活禽不仅是疫情防控需要,也是城市管理的需要,加强源头垃圾管控,“专家测算过,活禽限制区域一年可以减少3000吨垃圾的排放。”

  生鲜鸡档口再添300家

  去年5月,广州市正式推行家禽生鲜上市试点工作,其中越秀区全区、荔湾区部分区域(不含原芳村区区域和桥中街)、天河区珠江新城、番禺区大学城成为四个试点区域。上述四个试点片区已于今年1月15日起由试点转入正式实施区域。

  明天起,海珠、天河、白云部分区域将被纳入活禽限制区域。其中范围包括:海珠区科韵路以西、新港路及昌岗路以北,与珠江河道合围的区域;天河区华南快线以西、广园快速路以南,与珠江河道和越秀区合围的区域;白云区的三元里街广园中路以南区域和景泰街辖区。

  市食安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限制区内不得进行活禽经营活动,推行活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根据家禽生鲜上市推进情况和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市政府将视情况调整限制区范围。鼓励非限制区的活禽零售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和销售生鲜家禽产品。

  据了解,今年新增片区内共有65个市场及300家禽类档口。而去年试点区域有75个市场及290多家禽类档口。“海珠、天河、白云部分区域被纳入后,广州市活禽限制区域内的市场数量达到140个,档口数量约600家,占全市总档口数的20%左右。”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批发市场设活禽代宰点

  根据今年1月15日施行的《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规定,在家禽屠宰企业供应生鲜家禽产品的同时,允许活禽批发市场设置规范的活禽代宰点,向限制区内供应光鲜家禽产品。

  市食安办表示,广州市有3家批发市场将设活禽代宰点,每天能代宰的活鸡数量达到10万只,“供应活禽限制区内没有任何问题。”目前,3家代宰点仍在改造升级,未来代宰数量将成倍增加。

  此外,活禽批发市场代宰点集中代宰的光鲜家禽产品必须当天屠宰、当天上市、当天售完,在夏季炎热天气代宰点应当提供冰块对运输过程中的光鲜家禽产品进行降温处理。光鲜家禽产品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验合格证明、批发市场名称、销售档口、联系电话等溯源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禽流感防控的需要,每年1月份至4月份,活禽批发市场代宰光鲜家禽产品必须净膛出场,在此期间限制区内的家禽产品经营档口不得采购或销售未净膛的家禽产品。“其他月份,则视疫情情况而定,所以市场上有可能同时出现净膛和不净膛的光鸡。两种光鸡的价格由市场来调节。”

  4000元经营性补贴取消

  为引导和鼓励家禽企业和经营者积极参与家禽生鲜上市工作,市政府将对涉及家禽生鲜上市升级改造的活禽批发市场、家禽集中屠宰企业和活禽经营店档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对现有的活禽批发市场和家禽集中屠宰企业为参与家禽生鲜上市而进行的屠宰硬件升级改造工作,补贴额度按项目实际投资总额的3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标准核定。

  对今年新纳入我市活禽经营限制区范围内的肉菜(农贸)市场以及市场外的活禽经营店的硬件升级改造,沿用试点阶段的做法,补贴标准仍为每个档口2万元,其中包括档口拆改费0.9万元、冷藏设备配置费1.1万元。市食安办表示,上述补贴费用并非针对档口经营者个人。“如果档口易主,有关设施和冷藏设备将保留给下一位经营者。”

  去年广州市推广生鲜上市的时候,曾为试点片区每家档口提供4000元的经营性补贴,而今年新增的活禽限制区域内并无此项补贴。对此,市食安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试点工作,考虑到禽类市场会受到影响,所以有给予档口经营性补贴,而今年已经是正式实施,市场趋于稳定,档口也有充足的准备,所以不再发放此项补贴。

  “走鬼”卖活禽最高罚3000元

  广州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禁售区市场内卖活禽,或是在休市期间从事活禽经营的,将由工商部门根据《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对市场开办者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而对于市民反映较多的“走鬼”卖活禽的情况,将由城管部门进行相关监管,对活禽经营者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广州市生鲜上市试点中,曾有试点的三家企业作为生鲜鸡首批供应商,包括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荣利家禽有限公司和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此次扩大生鲜上市区域,是否会增加生鲜产品供应企业?对此,广州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局限于现有的供应企业,只要符合省内相关要求,省内省外企业都可参与。

  市场走访

  部分档主:那就卖光鸡啰

  记者昨日走访了天河新增试点区域的几家肉菜市场,档主们大多不看好生鲜鸡销售。一位档主表示打算转行,还有一位表示只卖光鸡。

  “钱拿不回来,想走都走不了。”一位卖了3年活鸡的档主昨日向记者大倒苦水,她最近收到了政府发放的《继续经营意愿书》。“我们还在犹豫,不过已经收到消息说明天送冰柜过来”。即使继续经营,也只打算卖光鸡。“自从听说我们这边也要试点,就有好多顾客说以后不来。”让这位档主感到焦虑的是,虽萌生退意想转行,却因为前期投入过大无法回本。“当初投标市场入场费17万,押金1万。现在经营了快3年。按照合约,还有2年才到期。如果现在离开,本都回不来。”但继续经营下去,她又担心因为生意不好更加亏本。


深圳原特区今日起禁售活禽

  今(4月1日)起原深圳特区内所有区域被划入活禽交易限制区,原来上市的“活禽”将被“生鲜”替代。这将给原来活禽大量交易的农贸市场带来什么影响?供生鲜产品的企业又将迎来什么机遇?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农贸市场条件恐“难保鲜”

  据了解,福田区自去年8月份就在全区试点“禁宰令”,记者昨日下午14时左右至福田农批市场进行采访,偌大的农批市场已看不到活禽。据一些现场人士介绍,去年活禽禁售初期,还有一些小贩会在市场出入口售卖活禽,现在已不见踪影。记者找寻到生鲜的摊档,看到仅有不大的一块区域在售卖“生鲜”。一些被宰杀的家禽躺列在摊位上,品种各样,有市民最喜欢的清远鸡、文昌鸡等。

  据最边上的摊档售卖员莫小姐介绍,她家售卖的家禽都是当天从东莞宰杀后运输过来的,从色泽上就可看出是当天的,还带血。“一般都会当天售完,晚上会有一些酒店来批发采购。万一卖不完部分还可以退回去。”

  据专家介绍,生鲜鸡肉是指经检疫检验合格的活禽宰杀后在1小时内中心温度降至8℃,12小时内降至4℃,0℃~4℃下包装、储藏、运输的鸡肉类产品。这意味着,合格的“生鲜鸡”宰杀后的温度条件非常重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农贸市场的“生鲜”却很难名副其实。

  据一位摊主介绍,自己摊档上售卖的生鲜都是自己设法拿车去运输的,当记者问到是否为冷冻车时,她笑着表示,“反正中间也就两小时车程,鸡肉不会变质的,我们会随车放一些碎冰。”另外有些档主告诉记者,并不知道售卖的鸡是哪天宰杀的,“都是厂家供的,我们也不清楚。”而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几家摊档中,仍有大部分的档位并没有任何的冰冻或冰鲜储存设备,生鲜鸡等产品都是直接暴露在摊位上进行售卖,当时室温实际已超过20℃ 。当记者问到,如果到了温度更高的夏天有什么保鲜措施时,几家摊主表示,“夏天早上就会卖完的,不用担心。”

  据福田区试点经验介绍,根据相关的政策,受限销售活禽的商户可以申请补贴以帮助其向生鲜销售升级,即使转行不做活禽的商户也可以获得一定补贴。截至目前,福田区共受理、审核补贴资金申报337份,发放补贴资金总额为6611274.7元。

  不过,昨日当记者问福田农批市场的几位摊主是否知道可以向政府申请购买冰鲜储存设备的补贴时,对方表示,自己太忙并不清楚,也不知道去哪里申请补贴。而他们对未来生意会不会变淡,也表现很淡定,介绍“卖得还可以”。

  生鲜供应一条龙企业市场空间大

  与农贸市场小摊档主的“淡定”相比,一些有着完整生鲜供应产业链的企业却表现得非常“积极”。昨日在生鲜试吃现场积极推销的深圳市家顺康食品有限公司表示,公司是政府首批认定的生鲜上市企业,从去年7月份知道福田区试点活禽禁售、生鲜上市活动后,企业就不断完善生鲜家禽供应的产品链,以期抓住这一次巨大的机遇。

  据家顺康的宣传资料介绍,该公司目前有家禽研发、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是深圳首批家禽集中屠宰企业,产品主要供华润万家、沃尔玛、家乐福、吉之岛等大型商超。“去年7月份开始,我们在福田试点区域也供应一部分生鲜给农贸市场,但量还比较少。”“大型商超据我了解从2003年开始就禁止销售活禽,所以以前大家买活禽只能到农贸市场,整个深圳的生鲜售卖比例可能仅仅有5%。”家顺康质检中心总监汤军介绍。据市经信委公布的数据,我市在正常情况下日均消费活禽达到25万只左右,生鲜家禽是3万只左右,生鲜售买比例实际仅约为10%。而全市开展禁止活禽交易的政策后,汤军认为拥有生鲜供应一条龙服务的企业将迎来大机遇。“未来生鲜市场可能占到90%以上,市场还有很大空间,而企业的供应能力是很强的。市场上需要什么品类,我们从养殖到屠宰到运输,可以一条龙服务。”

  而针对市民供应链安全性的担忧,汤军表示,企业和政府在检疫上都抓得非常严。“家禽产蛋前后要检疫,养殖出栏时要检疫,宰前要检疫,宰后要检疫,配送前要检疫。”记者采访的摊档主莫小姐也表示,去采购的活禽市场都会出示检疫证书。

  “大型商超”家禽售卖比例或增加

  如果全部是“生鲜”供应,市民会更愿意选择农贸还是大型商超呢?记者随机采访的两位市民表示,可能大型商超在各种运输和储存条件上会更让人信任。

  汤军表示,大型商超在检疫环节也可能更严格。从其工作的经验来看,除了供货企业自己检疫,商超也会经常性地聘请第三方机构对供应的生鲜进行检疫。他认为,禁止活禽交易后,虽然很多市民出于习惯性仍然会去农贸市场采购,但时间久了,如果农贸市场的各项条件不提升,商超在家禽销售的市场上肯定会赢得更多份额。

  而记者昨日调查的结果或许印证了这种可能性。农贸市场由于摊档较小,往往难以承受严格的运输贮存生鲜设备的高昂采购成本。据业内人士透露,活禽屠宰完以后,要进入零下5℃左右的预冷箱进行排酸,减少细菌感染,在运送过程中也要保持这个温度不变,配送产品必须要用冷藏车。而购置一台冷藏车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左右,加上每日车辆的消耗费用,让冷链配送的费用成为一笔颇大的开销。大部分小商户对于这样一笔开销都不敢贸然投入。

  目前来看,农贸市场的吸引力或许还在价格上。据记者昨日调查了解,一斤文昌鸡或清远鸡的售价一般为15元左右,而在大型商超,这一价格或达到20元。然而,在市民愈来愈重视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几元的差价能够具有多大的吸引力值得怀疑,其市场或许如某些摊档所说的,可再批发给餐饮店或小型售卖点。这样一来再次转卖增加的运输过程可能更增加食用者的担忧。而如果农贸市场完善自己的贮存条件,并统一接受商超的供货商使运输过程达标,其谈判能力相较大型商超显然又没有优势。未来家禽市场究竟如何走向,还待观察。


中山二区6月底禁售活禽 不设活禽经营点

  爱吃活鸡的市民注意了,6月30日起,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东区将试点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届时市场上将买不到活鸡了!记者从市食安办获悉,为进一步加强禽类疫病防控,保障家禽肉品质量安全,日前,市政府正式下发了《中山市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石岐区、东区范围内的所有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各类经营场所将于6月30日前取消活禽经营交易。昨日(3月31日),记者走访了石岐区、东区的多家农贸市场发现,一些市民仍不认可生鲜鸡,而有的活禽档主欲转战非试点区销售活禽。

  “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可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渠道,降低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几率,使农贸市场无活禽异味,更加干净卫生。此外,生鲜禽肉在屠宰加工过程中营养价值并未损失,口感也未受影响,更加安全健康。”

  ——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

  涉及26个市场百余档口

  《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规定,各市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限制区内规划设置1~3个活禽零售市场。结合广东本地情况,活禽经营限制区内可规划设置1~3个活禽零售市场,也就意味着限制区内,市民仍有机会买到活禽。不过,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调研了广佛等地试点情况后,中山试点区域内将不设活禽售卖点,而是全部实施生鲜家禽上市销售,以防止交叉污染。

  据了解,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共涉及石岐区和东区范围内的26个市场、100多个家禽档口。6月30日前,试点区域内的所有农贸市场和家禽档口,将拆除鸡笼、脱毛机等活禽设备,完成档口的升级改造。

  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试点区域内的市场生鲜家禽经营档口的经营户将获得由商务、工商等部门提供的设备升级改造等补贴资金,补贴资金最迟9月30日前到位。目前,相关补助标准正在制定中。

  小榄沙溪东升设集中屠宰区

  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6月30日前,将在小榄、沙溪、东升的活禽批发市场内建设集中屠宰区作为试点区域生鲜禽产品主要供应点,用来满足石岐区、东区两个试点区内市民生鲜禽类的需求。

  在试点期间,农业部门将按照国家生鲜家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等相关规定,规范活禽批发市场屠宰区生鲜禽产品运输工具及车辆,确保生鲜禽产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品质可控和质量安全。

  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说,新政实施后,最担忧的还是市民不接受生鲜家禽,其表示,6月底,食安办还将邀请市民免费试吃生鲜鸡,逐步消除顾虑。

  档主:转战非试点区销售活禽

  昨日,记者走访了竹苑市场、华柏市场、民族东市场等多家试点区域内的市场时,多位活禽档主担忧生鲜家禽新政实施后自己将失业。

  “看到通知时,我很头疼,现在中山也要取消活禽了,更是担心。”提起中山将试点取消活禽交易,竹苑市场一位活禽档主王女士显得有些焦虑,“我从1997年就在这里卖活鸡了,突然不让卖活禽了,不知道到时候该做什么。”

  王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其摊位一天能卖出30至上百只活鸡,禁售活禽后,如果改卖生鲜鸡,其生意将受影响。“竞争肯定会更激烈,顾客将会少很多,我们也赚不了多少钱了。”

  王女士分析称,一方面,中山暂时只在石岐和东区禁售活禽,爱吃活禽的市民很可能跑到别的区购买活禽;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处于人口密集区域,周边超市比较多,将来市场、超市都卖生鲜鸡后,很可能不少顾客会转向冬暖夏凉、环境舒适的超市里选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活禽档主同王女士有着同样的担忧,一位不愿具名的档主告诉记者,考虑成本和收益问题,他可能会在东区全面禁售活禽后,转到非试点区继续从事活鸡交易。

  该档主说,据其了解,目前其同行中有此打算的并不在少数。此外,部分档主表示,或将改行从事其他交易。

  市民:希望生鲜家禽质量有保证

  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其中有不少市民对生鲜鸡的口感和质量表示担忧。

  酷爱吃鸡的市民陈女士说:“我们全家都喜欢吃鸡,基本上两天就要到市场上买一次。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更喜欢买活鸡,中意哪只要哪只,宰杀过程从头到尾全都能看到,还是买活鸡比较放心。”

  “即使生鲜鸡质量上有保障,但是味道还是有差别,屠宰完运到市场,哪怕只有一两个小时,口感都 可能差很多,我还是希望能买到活鸡。”市民张女士说,“之前试过冰箱里冰冻过的鸡肉,味道确实没现宰现杀的好。”

  不过,也有市民表示,如果统一卖生鲜鸡,市场环境将会更干净,禽流感疫情也会少一些,“不过,前提是质量上有保证。”


活禽代宰 江村批发市场将启动运营

  广州市活禽禁售区进一步扩大,除却现有的生鲜销售区外,海珠、天河和白云区部分区域今日(4月1日)起将正式“告别”活鸡,正式禁售活禽。昨日,记者走访新增区域肉菜市场发现,不少市场活禽档口在进行最后的“清仓售卖”。对于“禁活令”,有档主担心转卖生鲜鸡会流失老主顾,而已“攒够经验”的生鲜经营档主则信心满满。

  有人忧心生意不好,有人期待销量高

  在海珠区新市头新街市肉菜市场,昨日下午6时许,活禽销售进入“倒计时”,市场内两家活禽档口均在忙碌进行最后的“清仓售卖”。

  记者看到,一家活禽档口前,装着鸡鸭等活禽的笼子已空了不少,剩下约20只鸡还未卖出。档主李阿姨说,“今天卖不完的20多只鸡我会宰好,留着当光鸡卖。笼子空出来后会找人运走。可能过两天档口就要开始装修了,等装修好后我再开始卖光鸡。”

  对于“禁活禽令”,李阿姨表示能够接受,“之前其它区已经不能卖活鸡了,现在到海珠区了,我没有觉得很意外。继续卖光鸡,我们只是亏了每只约一块钱的代宰费,所以还能够接受。只是赤岗那边的市场,距离我们就几条街的距离,想买活鸡的人还是会去那边的,我担心那边市场卖活鸡生意兴旺,我们这些改卖生鲜鸡的市场生意就会受到影响。”

  新增“禁活禽区”改卖生鲜,有人忧心生意不好,也有已卖过生鲜的档主表示“欢迎”。海珠区新港中肉菜市场的档主刘先生在越秀区有个活鸡档口,去年改卖生鲜鸡以来,虽然最初经历过生意变差的情况,但随着市民对生鲜鸡的接受度提高,一天也能卖出去70多只鸡,现在生意还不错。刘先生上个月才在新港中市场开了活鸡档,没想到这么快也要改卖生鲜鸡了,对此刘先生表现得颇有信心,“进的品种好,生鲜鸡也可以一下午就卖完,我有信心,期待生意继续旺。”

  江村批发市场代宰点后日全面运营

  昨日,记者从江村家禽批发市场负责人江永泉处获悉,目前代宰区改造已经进入尾声,将于4月3日全面投入运营。

  据了解,该代宰区由以前的停车区域改造而来,有1800平方米,20间代宰点。每间代宰点90平方米,两室一厅。“进场每批货有检疫证,零售档主来市场挑货源,离场之前按照进货资料开检疫证,货源最终去了哪个档口也会有登记”。江永泉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强监管周围的私宰鸡,“如果周边私宰太多,可能对正规待宰点造成影响”。


百余经营场所取消活禽交易集中屠宰鸡脚有标签可溯源

  又一场改变中山人饮食习惯的变革即将来临。为了加强对活禽的检验检疫,确保市民饮食的健康安全,昨日,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正式下发《中山市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6月30日前,石岐区、东区范围内26个农贸市场的100多个屠宰档口、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各类经营场所将取消活禽经营交易,实现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到时,只卖提前宰杀后冷藏的生鲜鸡。

  据介绍,6月1日,试点镇区将预启动“生鲜鸡”上市,辖区内的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集体食堂将停止使用活禽食材。

  邀请市民代表试吃生鲜鸡

  早前发布的《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广东本地情况,活禽经营限制区内可规划设置1-3个活禽零售市场。中山市食安办负责人表示,在对广州、佛山等进行调研之后,我市决定将石岐区、东区作为活禽禁售区试点,不设活鸡售卖点,防止交叉污染。根据规定,试点区内所有批发市场、超市、餐饮业、集体食堂等各类经营场所,不得存在活禽交易行为,不得在现场宰杀活禽。

  据专家介绍,生鲜鸡完全不同于“冷冻鸡”。生鲜鸡是经过集中屠宰后,鸡的身体接受风冷处理,使温度在1小时内降为0℃—4℃,然后再将鸡肉保鲜处理和包装,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从科学角度来说,生鲜鸡营养价值与活鸡相差无几。

  6月份,市食安办还将邀请市民代表试吃生鲜鸡。

  三大屠宰区保证城区供应

  据市食安办介绍,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可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渠道,降低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几率,使农贸市场无活禽异味,更加干净卫生,同时还可以提高禽类肉品质量,杜绝加工、出售病死家禽。此外,生鲜禽肉在屠宰加工过程中营养价值并未损失,口感也未受影响,更加安全健康。

  据悉,在6月30日前,我市将在小榄、沙溪、东升的活禽批发市场内建设集中屠宰区,用来满足石岐区、东区居民的生鲜鸡的需求。集中屠宰的家禽种类包括鸡、鸭、鹅、肉鸽、鹧鸪等禽类。

  试点期间,农业部门将按照国家生鲜家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等相关规定,规范活禽批发市场屠宰区生鲜禽产品运输工具及车辆,确保生鲜禽产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品质可控和质量安全。

  经营户将获改造和经营补贴

  6月30日前,试点的石岐区、东区范围内26个农贸市场的100多个屠宰档口,将拆除鸡笼、脱毛机等活禽储存、屠宰设备,完成档口的升级改造。

  石岐区、东区农贸市场的100多户家禽屠宰档口,将如何进行档口的升级改造?记者获悉,市商务局、市工商局正在牵头研究制定具体的财政补助操作办法。

  若愿意继续经营生鲜鸡的,市商务局将出台《中山市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市场升级改造和终端销售设施改造财政补贴实施方案》,对完成活禽经营限制区内市场生鲜家禽经营档口的经营户,进行设备升级改造的补贴资金,该笔补贴资金最迟在9月30日前到位。而工商部门则会出台《中山市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经营者经营引导财政补贴方案》,对市场的经营户进行补助,同样在9月30日前落实补贴。相关补助标准目前暂未出台。

  如相关从业人员不愿意继续经营生鲜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引导其有序转产转岗,进行就业培训和失业保障等工作。

  关于生鲜鸡不可不知的问题:

  何为生鲜鸡?

  经过集中屠宰后,鸡的胴体将接受风冷处理,使鸡胴体温度在1小时内降为0℃-4℃,然后再将鸡肉保鲜处理和包装,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这样的鸡肉口感相比毛鸡并无太大区别。

  新鲜不新鲜?可看脚上标签

  据悉,农业部门将对试点屠宰企业(点)和冷链配送商的生鲜家禽生产配送、质量检验和质量安全进行监管。生鲜家禽产品必须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及屠宰企业(点)统一追溯标识,才能进入流通环节销售。合格的鸡鸭鹅等生鲜产品,腿脚部位均贴有不干胶溯源标签,标明屠宰企业、屠宰日期、溯源码、查询方式等信息。

  试点镇区农贸市场外的交易如何监管?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依法查处试点镇区市场外流动摊贩经营活禽以及禽肉产品的行为。对于市场外进行活禽交易,属无证经营,工商等部门将严厉打击。

  生鲜鸡价格如何?是否会涨价?

  据悉,农业部门将牵头负责生鲜禽产品供应与终端销售环节对接。而物价部门将对试点镇区农贸市场的"生鲜鸡"价格进行监控。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