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计学 玩转“养鸡经”
时间:2015-03-18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不盲目赶规模,一年养两拨鸡:一拨元旦出,被称为“元旦鸡”;一拨春节前后出,被称为“过年鸡”。以销定产,订单生意,去年年入六七万元,还清了因为治病欠下的债务。
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铜锣村五组的方余林,一个毕业于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大学生,经过六七年的摸索,终于玩转了“养鸡经”。
上门拉订单慢慢打开土鸡销路
3月6日上午,跟往日一样,方余林在屋后的竹林下忙着喂鸡,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他左腿仍有些跛。
方余林只养土鸡。这些鸡个头都不大,重约2—3斤,虽然其貌不扬,却是当地市场的紧俏货。去年,方余林共养了近3000只,在春节前,这些鸡已经销售一空,目前还剩下300只母鸡。
如今的方余林,不仅还清了治病欠下的债务,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然而,与一般创业者不同的是,他有着更为辛酸的创业史。
方余林1982年出生,就读于内江师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5年大学毕业前夕,方余林计划毕业后就去教书,并与一所学校签订了就业协议。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却患上了股骨头坏死,毕业前一直卧病在床,工作也丢了。
2007年,等身体有所恢复后,方余林就开始养土鸡,因为没有营销经验,方余林将鸡拉到街上去卖,当年养的100多只土鸡并没有卖完,等到第二年开年才售罄。“对养鸡户来说,最困难的是销路。”方余林感慨道,接下来的三年间,他的土鸡销售也没有什么起色。
2011年,方余林在集市上进鸡苗时,偶遇一个常年卖兽药的老板,这位老板靠主动上门推销,年年都有固定的收入。这个老板的方法,解开了方余林的 “心结”:要想生意红火,就要上门拉顾客。方余林开始主动上门推销,拉到了一些订单,没卖完的鸡则低价转让给了鸡贩子。就在当年,方余林终于扭亏为盈,赚了2万多元。
巧用统计学一年只养两拨鸡
“一般情况下,上半年我不养鸡,主要在忙着上门跑销路。”方余林介绍说,“规模小的时候,主要靠几张比较大的订单,就解决了一般的销路问题。销路打开以后,外头有顾客主动来买我的土鸡了。看到我的情况,中和镇残联也给了我许多帮助,介绍了一些大单。”2014年,在中和镇残联的牵线搭桥下,一家大型集团公司就向方余林预订了500只鸡,中和镇残联还为方余林争取到创业补助4000元。
经过长期观察,方余林发现,在自己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下,一年养殖两批土鸡最合适。
根据实践,他上半年主要是上门跑销路,到了5月,就将当年留下的母鸡所生的鸡蛋精选几百只,送蛋孵化。第一批鸡苗在6月初出,养殖半年,主要用于元旦节消费,2014年他养了1200只“元旦鸡”,全部售光;第二批则是“过年鸡”,2014年6月底7月初出的鸡苗,一共1500只,春节期间订单解决了700—800只鸡,另400只买给了附近的农户,剩下的300只大部分是母鸡,来年让它们下蛋孵小鸡。
总结下来就是:先跑销路,根据客户的预订情况,下半年只养两批鸡,一批用于元旦前后,一批用于春节前后—方余林说,这种养鸡方式正是他通过统计学得出的最佳组合,不仅省力省心,而且不愁销路保证盈利。
目前,方余林被聘为镇上的残联专干,去年还成立了养鸡合作社,带动周围的农户养土鸡。
谈及今年的计划,方余林说:“从元宵节开始,我给老顾客打电话,周六周日就上门开发新客户。来年如果资金充足的话,我还要在网上售卖土鸡。”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