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冷鲜鸡?10月1日起新规:必须净膛、配齐一证两标
时间:2014-09-10
来源:《每日商报》
“杭城实行家禽杀白上市两个多月,但一直没有相关规范出台,究竟何为冷鲜鸡也没有明确定义。”昨天,申浙家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兴表示,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总算实现有据可依,“而且慢慢规范市场,相信对整个冷鲜鸡市场回暖能有一定帮助。”
上个月古荡农贸市场的冷鲜禽开市,结果已有两家摊主打起退堂鼓,“整个市场日均销量基本稳定在百来只,只有中秋节那天销量冲刺,卖出两百只鸡鸭。”作为杭城唯一一家屠宰点的华东家禽市场,现每日杀白禽销量也不过一两万。
新规范实施
或成为日后市场执法标准依据
近日,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DB33/3003-2014》。昨天,记者从杭州市畜牧兽医局了解到,该标准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将于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其中规定了,冷鲜禽屠宰加工经营过程中的检疫、屠宰、冷却、包装、检验、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适用于我省境内冷鲜鸡、鸭和鹅的加工经营,冷鲜鹌鹑和鸽子的加工经营可参照执行。在屠宰环节,要求活禽在宰前禁食12-24小时。屠宰厂厂区还应设置待宰区、可疑病禽观察区、隔离区、屠宰加工区和冷库,分设活禽进厂和成品出厂的专用门或通道。
浙江申浙家禽有限公司作为生产企业之一,也参与了该标准起草。陈国兴认为,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什么叫冷鲜鸡”,规定冷鲜禽加工经营单位建立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现在市场上有不少杀白鸡,还是满膛,带有肝脏、肠等内脏,而冷鲜鸡必须净膛,以免滋生细菌。”不过,陈国兴表示,鸡肺肾可保留,因其位置较里面而且不易腐败,但要确保禽类脱毛后,胴体干净,贮存、运输和销售环节,始终保持在0-4摄氏度。
此外,冷鲜鸡还必须配齐一证两标,即在包装标识上,冷鲜禽须有检验检疫合格,最小销售单元上应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标识和产品标识。陈国兴透露,新规范实施后,多部门将实行联合执法,对目前较为混乱的禽类市场进行彻查,“新规范就是检查的标准依据。”
中秋节销量创单月最高
农贸市场鸭子销量看涨
然而目前,申浙家禽的冷鲜鸡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温氏家禽在杭的代理商楼先生也很惆怅,每天几百只的销量实在算不上好,“而且萧山等地附近,禽类交易市场混乱,直接影响门店冷鲜禽的销量。”据一位农贸市场的负责人介绍,其市场周边方圆400米内,约有流动摊贩或临时小店等十余家私下卖鸡,销售总量还远超正规农贸市场摊位。
华东家禽市场成为杭城唯一一家屠宰点,现每日杀白禽销量也不过一两万,“销往杭城约六成的农贸市场。”而原先杭城家禽批发市场活禽输出量都在十万只以上。
古荡农贸市场原先计划在市场内引进6家冷鲜禽摊位,然而在正式销售前,有一家打退堂鼓了,“上周又有一家摊主退出,现在市场在售的有申浙、三弟兄和百乡缘等四家品牌。”市场赵师傅表示,这侧面说明市场整体需求不足,竞争激烈,退出机制能更好地维持市场健康。
“家禽的销售相对进入稳定,每日维持在百来只的量,倒是中秋节那天创下最高,市场总共卖出201只鸡鸭,而且鸭子120多只,远远超过了鸡。这是冷鲜家禽销售的新趋势。”老赵分析,冷鲜鸭的臊气减弱不少,市民接受度高了,过节正好炖锅笋干老鸭煲。
浙江冷鲜禽调研—市民食用禽类的频率有明显下降
永久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之后,冷鲜禽销售情况如何?近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大学生,来到杭州主城区各农贸市场进行调研。他们针对消费者、营业户主和家禽交易中心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
针对消费者的354份有效问卷显示:活禽交易关闭前4天至7天吃一次家禽的占30%,关闭后减到22%左右;关闭前,一周以上吃一次的占到65%,关闭后则变成了73%,其中有约1/3的市民自活禽关闭以后至今都未再买过禽类食用。从总体上看,关闭活禽交易之后,市民食用禽类的频率有明显下降。
同学们随后奔赴余杭区华东家禽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对家禽交易进一步溯源追踪。在这里,一般活禽处理须有严格的检疫凭证以及允许销售的分销凭证,消费者可以知道屠宰禽产品的产地、品种、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产品保质期以及其他必要信息。同学们还跟踪了一个营业户主一天,进一步确定了到消费者手中的是安全的冷鲜肉。
最后,同学们带上展板和宣传册走进社区,把冷鲜禽安全食用知识向市民宣传。
杭州:中秋节农贸市场冷鲜家禽销售创新高
“杭城实行家禽杀白上市两个多月,但一直没有相关规范出台,究竟何为冷鲜鸡也没有明确定义。”昨天,申浙家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兴表示,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总算实现有据可依,“而且慢慢规范市场,相信对整个冷鲜鸡市场回暖能有一定帮助。”
上个月古荡农贸市场的冷鲜禽开市,结果已有两家摊主打起退堂鼓,“整个市场日均销量基本稳定在百来只,只有中秋节那天销量冲刺,卖出两百只鸡鸭。”作为杭城唯一一家屠宰点的华东家禽市场,现每日杀白禽销量也不过一两万。
新规范实施
或成为日后市场执法标准依据
近日,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冷鲜禽加工经营卫生规范DB33/3003-2014》。昨天,记者从杭州市畜牧兽医局了解到,该标准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将于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其中规定了,冷鲜禽屠宰加工经营过程中的检疫、屠宰、冷却、包装、检验、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适用于我省境内冷鲜鸡、鸭和鹅的加工经营,冷鲜鹌鹑和鸽子的加工经营可参照执行。在屠宰环节,要求活禽在宰前禁食12-24小时。屠宰厂厂区还应设置待宰区、可疑病禽观察区、隔离区、屠宰加工区和冷库,分设活禽进厂和成品出厂的专用门或通道。
浙江申浙家禽有限公司作为生产企业之一,也参与了该标准起草。陈国兴认为,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什么叫冷鲜鸡”,规定冷鲜禽加工经营单位建立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现在市场上有不少杀白鸡,还是满膛,带有肝脏、肠等内脏,而冷鲜鸡必须净膛,以免滋生细菌。”不过,陈国兴表示,鸡肺肾可保留,因其位置较里面而且不易腐败,但要确保禽类脱毛后,胴体干净,贮存、运输和销售环节,始终保持在0-4摄氏度。
此外,冷鲜鸡还必须配齐一证两标,即在包装标识上,冷鲜禽须有检验检疫合格,最小销售单元上应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标识和产品标识。陈国兴透露,新规范实施后,多部门将实行联合执法,对目前较为混乱的禽类市场进行彻查,“新规范就是检查的标准依据。”
中秋节销量创单月最高
农贸市场鸭子销量看涨
然而目前,申浙家禽的冷鲜鸡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温氏家禽在杭的代理商楼先生也很惆怅,每天几百只的销量实在算不上好,“而且萧山等地附近,禽类交易市场混乱,直接影响门店冷鲜禽的销量。”据一位农贸市场的负责人介绍,其市场周边方圆400米内,约有流动摊贩或临时小店等十余家私下卖鸡,销售总量还远超正规农贸市场摊位。
华东家禽市场成为杭城唯一一家屠宰点,现每日杀白禽销量也不过一两万,“销往杭城约六成的农贸市场。”而原先杭城家禽批发市场活禽输出量都在十万只以上。
古荡农贸市场原先计划在市场内引进6家冷鲜禽摊位,然而在正式销售前,有一家打退堂鼓了,“上周又有一家摊主退出,现在市场在售的有申浙、三弟兄和百乡缘等四家品牌。”市场赵师傅表示,这侧面说明市场整体需求不足,竞争激烈,退出机制能更好地维持市场健康。
“家禽的销售相对进入稳定,每日维持在百来只的量,倒是中秋节那天创下最高,市场总共卖出201只鸡鸭,而且鸭子120多只,远远超过了鸡。这是冷鲜家禽销售的新趋势。”老赵分析,冷鲜鸭的臊气减弱不少,市民接受度高了,过节正好炖锅笋干老鸭煲。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