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区:试点3个月农贸市场冷鲜禽日销1300只
时间:2014-07-23
来源:《萧山日报》
今年4月起,萧山区国有农贸市场开始推行冷鲜禽销售试点,截至7月1日,全面实施冷鲜禽销售恰好已3个月。统计显示,这3个月以来,16家国有农贸市场冷鲜禽日销量逐步回升,从4月份的日销量600只左右,提升到目前日销量约1300只。
市民对冷鲜禽认可度提高
日前,记者随着区市场中心人员来到市北菜场,在该菜场的家禽区,不时有市民前来光顾。“单看味道,活禽与冷鲜禽差不多。”带着小孩刚买了一只冷鲜鸭的市民林先生说,“比起活禽,冷鲜禽是杀好了并且都清理过的鸡鸭,干净卫生,处理起来更加方便。我们全家人都比较喜欢吃鸡肉,冷鲜供应之初,因为担心不新鲜,一度减少吃鸡的次数,后来发现,冷鲜禽鲜味也不赖。”
从担心到观望,到尝试,再到接受,自4月份以来,不少市民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区市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所有肉类产品中,以前鸡鸭等禽类是最受市民欢迎的,实施冷鲜供应后,鸡鸭销量暂时有所下降,这是由于市民在认知上需要一个缓冲阶段,接受冷鲜禽也需要一个过程。
据分析,市民之所以青睐活禽,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消费心理:活禽当场买当场杀,能亲眼看到;而冷鲜禽是定点宰杀后再供应,市民无法参与其中过程,免不了产生鸡鸭不够新鲜的心理。“人之常情,这可以理解。”区市场中心人员表示。
同时,由于周边的马路市场、无证市场存在私自宰杀活禽销售现象,以及有些村(社区)市场有不规范的冷鲜禽经营商铺,也影响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为使市民尽快接受冷鲜禽,区市场中心加强引导,大力宣传冷鲜杀白禽可靠的供货渠道、保鲜设施、安全保障等内容,积极引导市民消费习惯的转变。
在供货方面,区市场中心主动做好供货对接工作,多次走访新农都、农批市场、百乡缘等单位,积极为经营户搭建平台,确保经营户进货有渠道、品质有保证、票据符合要求。
据悉,区16家国有农贸市场已完成了冷鲜禽经营区的全面改造,为所有冷鲜禽摊位配备了冷鲜柜,在西门农贸市场还建立了专用冷库。
“综合来看,冷鲜禽每月销量均比较平稳,环比都实现不同程度提高。”区市场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冷鲜禽销量回升的中长期趋势已经确定。
扫一扫二维码流程一目了然
区市场中心还加强对上市冷鲜禽商品的准入管理,所有冷鲜禽商品只有配备“一证两标”方可上市销售,销售过程中所有冷鲜禽均须放置冷鲜柜内,确保冷鲜禽肉品质。据了解,这“一证两标”是指动物检疫合格证、检疫合格标识、产品信息标识。通过手机扫描禽类脚环上的二维码,市民可以了解禽类的品种、屠宰企业名称、屠宰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等。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