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禽业相关国际资讯一览
时间:2014-07-15
来源:国际畜牧网
美国农业部上调2015年肉鸡产量预期
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7月份世界农业品供需报告(WASDE),报告预计美国2015年肉鸡产量将增加。
报告中,美国农业部上调了2015年肉鸡产量预期,预测肉用鸡产量将提高,未来饲料成本的降低将更有力地支持生产快速增长。
在美国农业部7月份世界农业品供需报告中,该机构预测美国肉鸡产量在2015年将达到393.2亿磅,高于6月份预估的392.3亿磅。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5年美国肉鸡业将扩大生产,比2014年略有扩张。
此外,美国农业部预计2014年美国肉鸡产量将稳定在382.3亿磅左右,与6月的世界农业品供需报告数据一致。
7月份世界农业品供需报告预计2015年火鸡产量也将稳步提高,预计2015年产量达59.3亿磅。预计2014年火鸡产量达57.2亿磅,高于上月发布的预期数字。
Hampton Creek代蛋食品:比普通鸡蛋便宜一半
导语:这家初创企业发明了一种用植物做成的代蛋类食品。李嘉诚投资了这家公司;比尔盖茨认为它是“食品行业的未来”。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实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会有什么。Hampton Creek则揭晓了答案。这家位于旧金山的初创企业发明了一种用植物做成的代蛋类食品,售价更便宜,更健康,也更人道地对待母鸡。Hampton Creek联合创始人兼CEO Josh Tetrick表示:“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鸡蛋的产量大约为1.8万亿枚,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环境遭到了污染的地区,且这些地方的人对待动物的方式也都很残忍。我们找到了一种方式,能够做出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食物,对动物更仁慈,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更有利。”
Tetrick在大学时曾是一位足球明星,而且还是富布赖特项目学者(Fulbright Scholar)。他曾在非洲多个国家为流浪儿童讲课,曾参加联合国在肯尼亚资助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项目;他还曾向利比亚总统Ellen Johnson-Sirleaf建议完善该国的法律。在非洲度过了7年后,Tetrick于2011年创建了Hampton Creek。他说,正是他最好的朋友、现在的联合创始人Josh Balk让他见识到了工厂养殖业。此前,批评者一直在对这个产业进行猛烈抨击,认为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环境、剥夺动物福利和降低食品营养为代价。
Tetrick开始了他在全球范围内收集植物的工作,他与公司的主厨、化学家和食品科学家一起,用收集来的植物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尝试了上千个黄豆的变种,还用了快速成型的方法,最终他们发现黄豆中的物质能够有效地替代鸡蛋中的成分。Hampton Creek如今已经有了涵盖上千个植物品种和大体概述其生化特征的详细数据库;Tetrick表示,这些数据让他的公司快速检索某种植物特有的成分,加快了他们筛选植物的速度。
2013年初,Hampton Creek从Khosla Ventures那里获得了5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之后,他们便推出了公司的首款代蛋产品Beyond Eggs。这是一个黄色的粉状物,食品制造商可以用它代替烘焙食品中的鸡蛋。
Tetrick表示:“我们的理念是好东西应该简单、方便,而且价格更低。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就能更加快速地改变世界。我们的核心价值是我们的代蛋类产品比普通鸡蛋便宜48%。即使动物并不明白你所做的事情对它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我们也应该这样做,因为毕竟人是有底线的。”
Hampton Creek的首款面对大众消费者推出的产品是不含鸡蛋的Just Mayo蛋黄酱。该产品于2013年年末上市,目前可以在Whole Foods Market、Costco、美国各大食品零售店内购买到,例如Whole Foods Market、Costco和Safeway等。Tetrick表示他们在Whole Foods连锁店内的销量相比2013年11月已经增长了3倍。
下一步,他们将推出不含鸡蛋的Eat the Dough饼干和一种不含胆固醇的炒蛋产品。这两种新产品都与他们最近的一次融资有关。2014年2月,他们获得了23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香港富豪李嘉诚创建的Horizons Ventures领投。比尔·盖茨曾在他的个人网站上介绍过Hampton Creek,并将其称为“食品行业的未来”。
更多食品行业创业公司
Fenugreen的FreshPaper:一种5英寸大小的可降解包装纸,其成分是一些有机香料(例如胡芦巴等),这些香料可以抑制细菌,让水果和蔬菜获得更长的保鲜时间,比一般保鲜时间延长2~4倍。
iGrill蓝牙温度计: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的专用应用进行连接,当烧烤架上的食物达到最佳烹饪温度时,它就会提醒用户。
Bitty:一种用蟋蟀制成的饼干,提取蟋蟀体内的高蛋白质,然后做成饼干。除了营养含量高之外,这种饼干还很美味。
Dinner Lab:一个专供美食制造者和吃货使用的社交网络,在全美范围内举办一些美食活动,让厨师展示自己的厨艺,吃货在尝过了这些食物之后,可以在这个社交平台上对食物进行点评,让厨师对自己的菜肴进行不断改良,还能判断某一道菜肴是否符合大众的口味,能否为餐厅带来更多食客。
Postmates:目前在纽约、旧金山、西雅图、芝加哥和华盛顿特区等城市提供服务。这是一个将消费者和当地的食品商店和餐厅联系在一起的平台。消费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购物和点餐,他们会在一个小时之内送货上门。
Luvo:一个专门经营健康冷冻主菜的公司,包括各种厨师创意菜,例如红酒烩牛肉配玉米粥、红薯或南瓜辣酱玉米馅饼等。餐点都装在纸质的包装袋里,消费者拿回家后加热即可食用。
Alcohoot:一个手机外设产品,能连到智能手机上,成为你专属的呼吸式酒精检测器。
Food52:一个菜肴配方和制作方法网站,不仅有各种食物的制作方法,还有许多专业的专栏作家、优秀的摄影师,他们在这里推荐食物,发布食物图片等。另外还有许多网店在这里出售各种厨具。
Chillsner:曾经推出了Corkcicle冰棒红酒伴侣,现在又推出了冰棒啤酒伴侣。这次在连接冰棒的软木塞上还开了一个口,无论你喜欢“对瓶吹”还是倒在杯子里享用,它都能让你随时随地畅饮,而无需将冰棒从瓶子里拿出来。
为何英国的鸡蛋无需冷藏?
7月14日电 据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报道,如果你曾去过英国的超市,你可能会感到诧异,所有鸡蛋都放在外面,而非冷藏起来。不过,事实证明,疯狂的也许是我们。
《商业内幕》曾就这个现象做了一系列调查,有趣的是,英国鸡蛋不冷藏是因为它们没洗。
在美国,农业部要求供应超市的鸡蛋在出售前经水洗和化学制剂消毒,以减少沙门氏菌感染。
而在英国,A级鸡蛋不能被洗,因为据爱尔兰食品安全局所说,这一过程可能会使沙门氏菌等有害病菌从鸡蛋表面渗入到内部。《福布斯》撰稿人纳迪亚·阿鲁姆甘指出,由于执行不同的标准,美国分级的鸡蛋无法在英国出售。
可这又关冰箱什么事呢?由于美国通过工业化手段养鸡,鸡蛋更易受到沙门氏菌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洗鸡蛋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而在英国,农民在捡鸡蛋时就已经清理过了,完全不需要事后清洗。
正如《商业内幕》所说,清洗鸡蛋可能会破坏鸡蛋的表皮,让细菌更易侵入,冰箱的低温能阻止细菌侵入的速度。此外,在英国,沙门氏菌也不像在美国那么严重。
美国农业部促进家禽检验现代化
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安全及检验局(FSIS)已向美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信息和监管事务办公室(OIRA)提交了其拟定的美国家禽现代化检验系统规则以供审查,不久后该规则将公布在OMB网站上。
“我支持美国农业部采取下一步步骤,以现代化的方式对鸡只进行检验。”美全国鸡肉委员会(NCC)主席Mike Brown说,“为了继续减少食源性疾病,我们相信,随着家禽检验系统的现代化、更科学,我们能更好地规避风险。”
在鸡肉加工过程中,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及检验局的公共卫生机构负责检查每一只鸡。美国肉类和家禽检验系统将与家禽加工公司形成互补,努力确保美国禽类产品供应的安全、健康,并保证标签标注和包装的合理。
食品安全及检验局估计,规则中附带的风险评估显示,如果这个现代化系统能够实现,将每年减少超过5200起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美全国鸡肉委员会已经推出一个新网站——www.ChickenInspectionFacts.com——专为消费者和媒体设计,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传统和现代化的检验流程。网站中有鸡肉加工生产线视频、食品安全视频推荐、动物和家禽加工专家专栏和一些图表。
根据拟定的家禽现代化检验系统规则,美国农业部仍将发挥其监督作用,农业部检查员仍将在每一个家禽加工厂进行检验,以确保鸡肉产品的安全并为其加盖美国农业部的健康认证章。
这种有意识的改革将促使工厂员工进行培训,以胜任检查屠体缺陷和执行其他与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方面的任务。可使联邦检查人员更有时间去关注食品安全,如食品安全的监督和验证,对如沙门氏菌等微生物病原体进行检测,制定工厂卫生和植物抗菌素控制标准。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14年全球家禽产业展望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近发布的2014年食品展望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家禽生产有望增加1.6%,达到1.087亿吨。
在很大程度上,家禽产业的扩张是由发展中国家的发达经济体的家禽生产预期下降所驱动的。从2013年起,中国家禽业一直在对抗禽流感,因此中国2014年的家禽产量预计将下降1.7%。
美国2014年的家禽产量预计将增长1.8%,达到创纪录的2060万吨。而欧盟的家禽产量预计将增长0.8%。
南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也将会出现家禽业的收益增长。同样,俄罗斯和印度的家禽生产预计将分别增长8%和6%。
俄罗斯政府提高家禽产量的政策举措导致欧盟2013年向俄罗斯出口鸡肉量下降,下降幅度达18%。预计2014年欧盟向俄罗斯出口鸡肉量会进一步下跌2%。据统计,欧盟禽肉出口量已下降至“不到2005年的一半”。
在贸易方面,全球禽肉贸易在过去的十年中翻了一番,然而2012年和2013年的贸易增长放缓,2014年预计增长2.4%。粮农组织指出:“四个禽肉主要出口国——巴西、美国、欧盟和中国占了近四分之三的全球禽肉贸易,近年来销量有小幅扩张。”
粮农组织强调了处于第二梯队的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出口国——泰国、土耳其、阿根廷、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家禽产业状况。其中,前三个国家——泰国、土耳其、阿根廷预计2014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每个国家都专注于不同的地区或细分市场:
泰国——主要面向日本市场和欧盟市场出口无骨家禽肉块和即食禽肉;
土耳其——主要面向中东市场;
阿根廷——主要面向拉丁美洲市场(但同时希望扩大在重点目标市场——中国和南非的份额)。
非洲地区的家禽进口预计将增长4.8%,远高于世界禽肉贸易的平均增长率。“随着收入增长,需求走强”,预计加纳、贝宁等国家的进口量将增加最多。南非是非洲主要的禽肉进口目的地,2014年禽肉进口量将保持不变。
在价格方面,2009年到2013年之间,美国和巴西的禽肉参考价格以美元计价,分别上涨了24.3%和29.8%。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禽肉价格指数从2009年的162点上升到2013年的206 点,增加了27%。然而,2013年的粮农组织年度禽肉价格指数掩盖了禽肉价格从2013年第三季度起连续下跌的事实。粮农组织预计,2014年该指数将稳定保持在189点,只比2009年的水平增长16.7%。
Cal-Maine食品公司2014财年鸡蛋销量创纪录
在2014财年,美国最大的禽蛋生产商Cal-Maine食品公司(Cal-Maine Foods)报告鸡蛋年度销售量达10亿打。虽未达到10.14亿打鸡蛋的销售目标,但仍创下Cal-Maine食品公司里程碑式的销售记录。这也是全球蛋品供应商年度鸡蛋销量首次超过10亿打。
“Cal-Maine食品公司创下这一纪录,我们非常兴奋。”Cal-Maine食品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olph Baker表示,“我们今年的销售情况反映了公司业务的强劲增长以及最近的收购交易带来的附加值。在2014财年,我们继续受益于鸡蛋消费需求的增长。行业研究显示,鸡蛋几乎受到每一个家庭的欢迎,消费者喜欢鸡蛋的用途广泛,可制作各种各样的鸡蛋菜肴。此外,现在85%的鸡蛋消费者都认为鸡蛋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我们将努力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为他们提供了散养、有机和营养价值更高的鸡蛋。”
Cal-Maine食品公司将于7月28日发布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和经营成果,公司的2014财年截至5月31日。
巴基斯坦:家禽涨价源于供应短缺
“供应短缺和需求强劲是导致最近禽类产品涨价的原因,不过供应短缺不会持续太久。”行业的一位发言人说。
巴基斯坦家禽协会 (PPA) 主席 Harran Sarosh博士表示,巴基斯坦暂时的家禽价格上涨的背后就是产能过剩。他说,农民被吸引到利润更高的行业,最终家禽供给和禽肉价格会回稳。
巴基斯坦家禽协会秘书长Bashir Mahmood 博士把当前的禽类产品涨价归因于能源危机,导致家禽产量降低,饲料和药品成本更高。
“蛋鸡福利计划”推高欧盟鸡蛋价格
蛋鸡饲养环境作为有关动物福利的重大议题,一直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从传统的养殖方式来看,一般是在较为狭窄的空间下进行密集性蛋鸡饲养,这种养殖方式会影响到蛋鸡的生存行为及动物福利,进而影响到产品质量。这种观点在欧盟,尤其在德国受到广泛认可。1999年7月19日,欧盟通过了《关于拟订保护蛋鸡的最低标准的理事会指令》,对蛋鸡养殖提出了最低标准,即抛弃传统的笼养模式以保护蛋鸡的健康和福利。具体来说,平均要求每只蛋鸡占笼面积不低于750平方厘米,且至少有600平方厘米自由活动空间;笼子高度不低于20厘米(包括栖息处);任何笼子的总面积都不少于2000平方厘米等。另外,该项指令规定了实施福利计划的时间表,2003年1月后欧盟区域内不允许安装传统的鸡笼,并且2012年1月以后全面禁止传统笼养模式。“蛋鸡福利计划”出台后,欧盟通过研究该项计划对蛋鸡福利和生产的影响,2008年进一步强调了实施该项计划的决心,表示不会更改该计划的截止日期。实施“蛋鸡福利计划”对欧盟鸡蛋的生产、成本、价格、贸易等多个方面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计划实施情况
目前来看,欧盟国家的蛋鸡养殖模式确实有着重大的改变。截止至2011年11月,欧盟国家蛋鸡养殖模式分布如下:富集型笼养、棚养、散养的比例分别为36%、21%和14%。据估计,此外仍有14%的蛋鸡仍是传统笼养,剩下的15%则不确定。其中瑞士已经完全抛弃笼养,奥地利的笼养比例仅为3%。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是最早严格执行“蛋鸡福利计划”的国家之一。2006年,德国议会通过“动物福利法案”,提出要提前三年,即在2009年全面禁止传统笼养模式。2010年,在动物福利组织的压力下,德国食品零售商宣布不再接受传统笼养模式下生产的鸡蛋。结果,蛋鸡养殖公司骤然停止传统笼养,并投资棚养模式,以应对市场需求转变。2012年,其笼养比例已降低至13%,且全部是富集型笼养。其他国家如荷兰(17%)、瑞典(30%)和英国(49%)均低于50%。大体来说,西欧和北欧都在积极得向新型养殖模式转变;但是在东欧和南欧,由于资金限制,短时间内难以建设符合新标准的大型农场以替代其传统的养殖模式,这一转变进程则较为缓慢,传统笼养仍是主要模式。
“蛋鸡福利计划”的影响
由于提高蛋鸡养殖标准使得单位面积的母鸡养殖数量下降(下降幅度约在15%~20%之间),由此必然造成短期内蛋鸡数量减少以及鸡蛋产量下滑。在“蛋鸡福利计划”实施的核心年度,即2011年~2012年间,欧盟的蛋鸡产量大幅滑落。2011年1月,蛋鸡数量为3.64亿只,6月份下降至3.34亿只;次年1月回升至3.57亿只,但仍减少了700万只左右。直到2012年7月,其产量才回升至2011年初水平,达到3.63亿只。进一步看,蛋鸡产蛋量下降造成鸡蛋产量增长乏力。2000年~2012年,欧盟鸡蛋产量从950万吨增长至1050万吨,年增长率仅为0.84%。从区域组成来看,东欧是欧盟鸡蛋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同时期的产蛋量从379.9万吨增加至489.4万吨;南欧增长了5.4%。而在“蛋鸡福利计划“执行较为积极的西欧(主要包含德国、荷兰等),其鸡蛋产量为265.3万吨,较2000年下降9.3%。由此可见,实施“蛋鸡福利计划”对欧盟鸡蛋产量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以德国为例来说,由于其立法要求在2009年全面禁止传统笼养模式,德国鸡蛋产量大幅降低,由2008年的78.2万吨下降至2010年的65.6万吨,并造成其自给率在同期内由68.6%下降至55.1%;2012年产量恢复到80.8万吨,自给率回升至68.3%。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欧盟国家执行该项计划的整体力度进一步加大,还会有更多欧盟国家历经产量的下降,并造成自给率的降低。根据国际鸡蛋协会统计数据,2012年,瑞士鸡蛋自给率仅略超过50%;奥地利、瑞典、匈牙利等国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供给缺口。
实施“蛋鸡福利计划“还对欧盟国家的贸易情况有所影响。整体来看,欧盟鸡蛋进口量由2000年的55.8万吨大幅增加至2011年的99.1万吨;同期,作为鸡蛋进口的西欧地区,鸡蛋进口由40.2万吨增长至74.4万吨,增长幅度为85.1%,这一增长主要来源于德国的进口激增。德国是鸡蛋进口大国,但受到禁止传统笼养的影响,其在2008年到2010年间的进口量增加了15.5万吨,增长43.7%。对于出口国来说,荷兰、波兰、西班牙等国鸡蛋出口数量均有所不同程度的降低。2010年鸡蛋出口量分别为42.1万吨、15.1万吨、11.4万吨;2012年降至39.4万吨、7万吨、2.2万吨。
一般来说,笼养模式下饲养成本占鸡蛋生产总成本的55%~60%。长期以来,欧盟蛋鸡饲养成本较为稳定,基本保持在每公斤20欧元左右。但是,从2007年初开始,饲养成本开始急速上升至每公斤32.5欧元左右。在其后经历小幅回落以后,在2011年6月,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达到每公斤34欧元左右。从价格来看,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实施“蛋鸡福利计划”前欧盟国家的鸡蛋出场价格普遍在每打1美元~1.5美元之间,低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之后,其零售价则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如英国的零售价格高达每打4.1美元左右,其原因在于其蛋鸡的主要养殖方式为散养。而西班牙由于仍主要仍采用笼养,其价格仅为每打1.8美元。
未来展望
“蛋鸡福利计划”给欧盟国家的蛋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传统笼养模式在制度引导下开始向新的养殖模式变迁,必然提升欧盟鸡蛋的质量。但与此同时,新模式下成本的上升对欧盟国家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产业冲击,包括产量下降和自给率降低,并且进一步影响部分贸易大国的鸡蛋贸易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西欧国家,如德国蛋鸡产业由于其自身较高的经济水平得以在经历短期的衰退后较快回升;但是仍有部分国家,如西班牙、波兰等,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被迫降低产出;此外,还有部分国家(主要在东欧和南欧地区)的蛋鸡养殖模式仍处于转变初期,面临着两难抉择。国内大型蛋鸡企业可依据欧盟蛋鸡福利计划规定内容,不断加强禽蛋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逐步建立健全与欧盟标准相接轨的鸡蛋标准,瞄准欧盟市场,提高我国蛋鸡产业附加值和影响力。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