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4-07-09
来源:猪易网
2014年07月0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4年07月0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4年07月0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4年7月9日料评:国内大豆库存压力将放缓
据锐奇数据检测当地豆粕报价信息统计,2014年07月09日国内各地豆粕平均价格为3800.71元/吨,较昨日(07月08日)3811.34元/吨下跌10.63元/吨,跌幅为0.28%。据此次检测的省市中,最高价格新疆省4360.00元/吨,最低价格天津市3610.00元/吨(以上价格均为蛋白含量为43%的油厂豆粕报价)。从海关数据得知,国内各港口1-6月份大豆进口量共计3468万吨,而随着猪价的长期低迷,豆粕消费量也受严重压制,致使目前各油厂大豆供应非常充足,从船期来看,国内第三季度大豆进口量将有所放缓,且消耗量也将逐步好转,因此国内油厂大豆库存压力将放缓。

据锐奇数据检测当地玉米报价信息统计,2014年07月09日国内各地玉米平均价格为2524.22元/吨,较昨日(07月08日)2516.79元/吨上涨7.43元/吨,涨幅为0.30%。据此次检测的省市中,最高价格为云南省2860.00元/吨,最低价格黑龙江省2175.00元/吨(以上价格均已换算成含水分为14%的标准玉米)。


2014年7月9日猪评:猪价缓慢爬升涨速不如粮价
据锐奇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4年07月09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2.92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上涨0.20元/千克,涨幅为1.57%;较上周同期猪价(07月02日)上涨0.36元/公斤,涨幅为2.87%(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5.12: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07,涨幅为1.27%;较上周同期猪粮比(07月02日)上涨0.12,涨幅为2.39%。


7月9日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上扬,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海南省,生猪平均价为14.20元/千克,最低地区为重庆市,生猪平均价为12.28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重庆能繁母猪保险起到稳定当地猪肉价格作用
“上个月我家的一头母猪生病死了,我拨打电话报案后,保险公司勘察人员和兽医站工作人员一起来核实、照相,不到一周1000元理赔款就到我银行卡上了。”重庆市武隆县凤来乡临江村生猪养殖大户叶志友高兴地向笔者说到。
据了解,能繁母猪保险是一项惠农政策,以养殖户自愿参保的原则上,保费由养殖户个人出资与财政补助相结合,政府协助政策宣传工作,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收集相关资料,由人保财险公司接单。参保及理赔标准为:保费每头60元,其中养殖户出资12元,财政补助资金48元,保险期为1年,死亡理赔金额为1000元。此项惠农政策性保险增强了养殖户抗风险能力,给生猪养殖户撑起了“保护伞”,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养殖积极性,为稳定市场猪肉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政策宣传到位,广大养殖户积极投保。截至目前,全乡饲养的1680头能繁母猪完成了投保工作,参保率达到100%。
积极做好生猪市场价格调控工作
今年1至4月,生猪市场价格出现持续下跌,生猪养殖普遍出现明显亏损状态。为了稳定生猪市场价格,福建省物价局及时召集省生猪生产供应市场调控保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生猪生产、供应、市场价格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周边省份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提出了福建省生猪市场价格调控意见和建议,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
猪肉消费淡季价格再度走低
7月份,是暑假到来的季节,猪肉消费进入到淡季,价格再度降低。很多养殖户把希望寄托在升学宴等宴会上,不过,今年沈阳升学宴等宴会预订并不是很火热,所以猪肉消费和价格也未被拉动起来。
6月份,生猪经过微微上涨之后,于7月份再次进入下降通道。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上周生猪价格为12.57/公斤,同比下降了0.3%。据省农委信息中心监测近期全国生猪收购均价为12.6元/公斤,环比下降0.16%;辽宁生猪平均收购价为12.3元/公斤,环比下降0.33%。
省农委信息中心分析从目前猪肉消费情况来看,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依旧存在,加上炎炎夏日,人们的肉类消费多转向牛羊类烧烤,猪肉消费量锐减,消费量已经落入年后的第二个低谷,导致生猪价格不容乐观。为此,很多养殖户、猪肉经销商把希望寄托在7月份即将来临的升学宴等宴会上,但是,目前升学宴等宴会的预订情况并不是很好,即使有预订,菜品也比较简单。相对于往年,升学宴等宴会大有“退烧”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肉的消费需求。
美国农业部发放第一份猪传染性腹泻病疫苗生产牌照
为了控制猪传染性腹泻病(PEDv),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2620万美元专项防控资金,发布了检测发现猪传染性腹泻病必须报告的法规,强化该病的监测和研究等。6月16日动植物检疫局向来自艾奥瓦的Harrisvaccines Inc of Ames颁发了美国第一份猪传染性腹泻病疫苗生产许可证。该疫苗主要用于对繁殖母猪的免疫,仔猪经母乳获得抗体以抵抗疾病。
中国生猪是产能过剩还是产能不足?
“产能过剩”这个词在我国生猪产业什么时候开始映入我们的眼帘?有人说今年,有人说去年,我个人觉得是前年。2012年中国生猪出栏量达到6.9亿头,较2011年同比增长5.2%,生猪存栏4.7亿头,同比增长1.6%,各项数据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从海关公布的数据来看,近几年中国猪肉进口增长迅猛。2005年进口量为9.9万吨,2012年进口量已达52.2万吨,较上年增加11.7%;价值9.8亿美元,增长15.7%。到2013年,这一数字已增加到60万吨,预计今年的进口量还将进一步增加。由此可见我国生猪缺口依然巨大。一方面说生猪产能过剩,一方面又说目前国内生猪缺口依然巨大,是不是逻辑很怪?
一点也不奇怪,中国的猪肉产量已经占了全球的50%,人口不足20%,供应十分过剩,这也是价格始终低迷的重要原因。但是进口量却连年扩大,“消费”这只无形的手“推”了谁一把,又“拉”了谁一把?又是谁幕后操纵着这只“手”?
生猪领域过剩VS人口领域不足
政治经济说,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为主。换言之,中国在持续地进行高比例积累,或者说压低当前消费来换取延迟消费。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追赶阶段是合理的,但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已经逐渐面临产能过剩,投资效益低下,海外市场瓶颈等问题,养猪业最能深刻体味这一实际问题。 广大的中小养殖户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看天吃饭、看行情吃饭,猪价持续低迷期甚至会出现扎推退市现象,这说明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了。
人口基数决定消费基数。在此困境下,中国庞大人口的内需理应成为养猪业发展最强劲的动力。而我们在生猪生产领域一直强调产能过剩,但在人口领域的生产却是产能不足。要保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总和生育率必须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上。近两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生育率分别仅为1.04和1.26,中国的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放眼国际看,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日本政府花了几十年时间竭力采取生育鼓励刺激措施,仅仅将生育率从1.2缓慢恢复到1.4,远远低于人口平衡所需要的2.1。与美国的1.8和欧洲的1.6相比,日本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但是比起中国的1.1来,未来要乐观得多,起码还不至于种族灭绝。
长期低生育率会对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呢?整体经济规模随人口减少而相对萎缩。危言耸听?这似乎已经超出了养猪业的承载范围,但是问题却越来越严峻。随着养老负担增加,经济产出中可用于抚养之外的消费将减少。在扣除城市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外,消费和生产同步缩减,整体经济规模随人口减少而相对萎缩;除了医疗、养老、殡葬等,其他行业都将步入衰微, 国内投资动力将严重不足。因为老人的消费意愿低于中年和年轻人,消费萎缩可能快于收入萎缩,引发通货紧缩。因为经济规模的不断缩小,家庭累积的名义财富将持续泡沫化,从房市的萎缩来看就足以证明。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放眼全行业的命运都是如此,更何况是生猪产业。生猪产能过剩和人口产能不足的拉锯战愈演愈烈,产能如何自我消化?一味的淘汰过剩并不是唯一方法,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口生育率的提升。
产能过剩为什么还要吃“洋货”?
不能自我内化,还不断加大进口?这是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疑虑。猪肉市场产能过剩,国民却为什么仍要吃“洋”猪肉?这是个经典的傻问题。在当下毕业季,我联想到关于大学的选择,国内大学这么多,为什么那么多高考状元却选择“洋学校”?痼疾重发,两者相比 ,说得过分自谦一点,分分钟甩咱十八条街。
时不时黄河长江病死猪游个泳,黑窝点诈个尸,死猪肉包子露个陷,就是一副不让你好好吃饭的节奏。就算忽略这些问题,再从国内猪肉货源看:来源较杂,标准化、规模化的生猪生产基地较少,让国产猪肉的肉质、口味以及营养含量等猪肉质量偏低,一方面无法在出口市场形成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难以摆上国内高端的消费餐桌。据商务部此前披露,国内中、高档宾馆饭店所消费的猪肉基本为国外进口的猪肉。中国猪肉产量中,75%为农村消费市场,猪肉消费习惯和水平偏低。
出口没优势,内销不仅没优势还没有消费动力,说是生猪产能过剩,也没见猪肉掉价,人口大市场的平台成了洋猪肉的后花园,如今消费内力日渐凋敝,淘汰行业过剩这个声音已近沙哑,更多的是为中国人口产能不足这一现实问题扭一把汗。
钢老板、煤老板养猪 让谁欢喜让谁忧
近年来,养猪这个行业就像全身镀上了一层金子一样,惹得大资本们争先恐后进来。“资本爱上农民”的戏码不断上演,但造成的结果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近年来,很多大型资本大胆转型升级,目标几乎都是养猪业,不过对于产业资本蜂拥养殖产业链大多数人都是不看好的。一位研究人员曾直言不讳的讲过:“产业资本蜂拥而至,绝对是利空。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个行业属于低门槛、完全竞争状态,很难获得超额利润。”我想今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教训。
看来养猪业只能说是朝阳产业,但还不是黄金产业。
一直在想,我们已经有这么多专业的养护人员了,为何还要有跨行业养猪的现象呢?国内养猪行业以散养为主,的确缺乏规模,既然要以发展规模化为方向,为何不从实实在在的养猪人着手,引导他们成为规模养殖户,引导他们走集约产业化道路呢?产业资本走进来,一向是带着巨额利润希望和远大抱负的,他们希望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品质,走工业化道路,这点没错,不过与现实比起来,工业化还是太骨感了。
钢老板、煤老板养猪我们或许没有太多的理由去评说他的利弊,但是其所造成的结果是好多于坏,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则能看的清清楚楚。
英国发布PED诊断方面进展报告
2014年PED在美国肆虐,感染了30个州,推高了猪肉产品的价格。
7月3日,Wim van der Poel教授在应用微生物学会夏季年会上为代表们做了报告,介绍了欧洲的兽医实验室如何实施可靠的诊断试验,以便确保为PED可能在欧洲的出现做好准备。
Poel教授说:“这是一次严重的疾病流行,影响了动物福利,同时也破坏了畜牧生产者的生计,还推高了猪肉的价格。要想控制住这样的流行,我们必须迅速地对新的暴发做出反应,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可靠的诊断试验。”
荷兰维格宁根大学中心兽医研究所的这个团队采用了传统微生物学技术和微阵列、PCR、新一代定序和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检测、鉴别和区分微生物的新法,可以检测新现传染病的暴发。
PED方面,它不是一种新现微生物。这种病毒自1980年代初期起就一直在欧洲流行,而如今这种病毒的一种变种正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流行。为了实现这种病毒的快速识别,以防万一这种病毒在欧洲暴发,五家兽医实验室联合在CoVetLab集团旗下,已经开始了一个关于PED病毒检测PCR分析方法的开发、验证和实施的课题。其目的是让欧洲的实验室能够尽可能迅速地鉴别出造成猪只腹泻的病因。
“如果能够迅速检测到疾病暴发,那么我们就掌握了很大的主动,”van der Poel教授说。“造成腹泻的原因很多,所以首先我们要确定PED确实是致病病原,然后才能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在发病猪场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程序。
“将来我们可能还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开发一种高效的疫苗,用来保护新生仔猪。
当前美国的暴发的第一起病例是2013年5月被发现的,近几月来,这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已经给该国全境的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该病只能感染猪,- 尚无证据显示该病能够传播给其它动物,包括人类。任何年龄段的猪只均可感染,并且会造成猪场中的大量仔猪死亡,因为小猪的肠道细胞更容易感染,而且因为日粮方面的原因,哺乳仔猪肠道的疗愈速度比较慢。小猪一旦断奶,就不大可能会因该病死亡,但仍然能够传播疾病,并且有可能会影响生长性能。
政府对养猪业的宏观调控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不止一个人说过,政府的资金补贴政策,冻肉收储等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猪价格的扭曲。貌似一开的时候这样的政策还是很受欢迎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养殖户们反而越来越心生反感之意。此一时彼一时,也许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再也不能是直接干预市场机经的有形之手了。
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在宏观上来讲,如果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话 暴利行业几乎是不会存在的,但我国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有些行业可能存在一定的暴利,这时候国家不得不干预,毕竟像猪肉这样的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
猪价在市场和国家干预的双重作用下 ,肯定是存在波动的,没有绝对的暴利,但也永远不会稳定的。我想正是这种不稳定性让养殖户无法忍受,暴涨暴跌任谁也是受不了的。
以前养殖户们希望政府发放补贴,调控猪价的上下波动,但是渐渐的养殖户的觉悟意识很快苏醒,认为调控猪价并不能使猪价从根本上达到平衡,最终还是要靠市场。对于现在而言,养殖户反而希望政府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一个更加服务性的位置上,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创新市场化服务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在疫病上的突破,在品种上的特色,在原料的自给,至于应是市场的职责则应该放手交给市场。
价格波动是近年来我国养猪业最突出的特点
价格波动是近年来我国养猪业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养猪业的第一杀手。生猪价格的波动是市场供给与消费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目前的生猪价格却有着扭曲的现象。
养猪最大风险是价格变化。价格变化的基数首先是社会的猪总存栏量,其次是市场猪肉销售量的变量,以及国家进出口生猪和猪肉的数量,如果能掌握这些数据,养猪行业可以免受或少受很多损失。
当然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是可以做点什么的。首先就是上面提到的数据,也就是我们要掌握养猪动态变化的信息。对于这些数据,养殖户们是求之不得,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建设还是很弱的,无论是信息的真实性已经及时性都有待改善。信息流通对猪农来说就是指引他们如何出手的方向标。其次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一直以来,中国对养猪业政策调控的重点都是在生猪生产领域,而对流通领域的调控力度相对较弱,这与目前养猪业的不健康走势有着直接关系。在养猪业的流通流域如果能够加强内部的竞争动力,减少垄断现象的话,那么猪价的情况会比现在好很多的。
政府对养猪业的宏观调控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不止一个人说过,政府的资金补贴政策,冻肉收储等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猪价格的扭曲。貌似一开的时候这样的政策还是很受欢迎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养殖户们反而越来越心生反感之意。此一时彼一时,也许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再也不能是直接干预市场机经的有形之手了。
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在宏观上来讲,如果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话 暴利行业几乎是不会存在的,但我国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有些行业可能存在一定的暴利,这时候国家不得不干预,毕竟像猪肉这样的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
猪价在市场和国家干预的双重作用下 ,肯定是存在波动的,没有绝对的暴利,但也永远不会稳定的。我想正是这种不稳定性让养殖户无法忍受,暴涨暴跌任谁也是受不了的。
以前养殖户们希望政府发放补贴,调控猪价的上下波动,但是渐渐的养殖户的觉悟意识很快苏醒,认为调控猪价并不能使猪价从根本上达到平衡,最终还是要靠市场。对于现在而言,养殖户反而希望政府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一个更加服务性的位置上,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创新市场化服务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在疫病上的突破,在品种上的特色,在原料的自给,至于应是市场的职责则应该放手交给市场。
国内局部地区生猪调运受影响
近期全国范围内出现持续性大雨,道路受阻影响生猪调运,生猪供给小幅下滑,进而形成全局性的生猪价格小幅上涨,上涨幅度约为0.15-0.25元/斤。即便如此,生猪养殖行业依然持续处于小幅亏损的状态,单头生猪的亏损幅度为100-150元。
川渝区域2014年第27周(6月29日-7月5日)出现持续性大雨,再加上省外猪价上涨导致外省猪源的冲击有所减少,上周川渝猪价小幅上涨0.1-0.15元/斤,当前区域内肉猪销售均价约在6.68元/斤。
调研分析当前主要区域外三元生猪出栏价格:江苏6.7-6.9元/斤,湖北6.5-6.6元/斤,四川6.5-6.7元/斤,广东6.5-6.6元/斤。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华东区域生猪价格存在一定的价格优势。
当前区域内生猪出栏价格为:成都外三元猪价6.80-7.00元/斤(市场缺300斤的大猪),6.50-6.60元/斤(210斤),绵阳外三元猪价6.50-6.70元/斤,西南温氏猪价6.75元/斤,正大公司猪价6.55元/斤,巨星公司猪价6.65元/斤。
据调研,抽样调研川渝区域肉联厂的屠宰量和结算价格如下:梓潼长林公司日均屠宰约780头,省内外三元生猪猪屠宰后结算价格6.95元/斤;绵阳双汇公司日均屠宰2300头左右,屠宰后结算价格为6.85-6.95元/斤;遂宁高金公司日均屠宰820头左右,本地良种猪屠宰结算价格6.90-7.00元/斤。另外,省外良种猪源送到成都市场的价格为7.00-7.15元/斤,环比上周小幅上涨0.15-0.20元/斤。
淘汰母猪方面,2014年第27周(6月29日-7月5日)淘汰母猪价格较为稳定,当前区域内主流淘汰母猪出栏价格为3.5-3.8元/斤,价格环比第26周价格持平,调研了解区域内母猪淘汰量较前期有所增加。
猪价指数分析部下阶段行情简析:随着区域内大雨仍将持续数天,省外价格高企促使省外猪源对西南区域的冲击有所减少,虽然存在学校陆续放假,终端猪肉消费不旺,但阶段性生猪供给较为紧张的局面仍然持续存。在此基础上,新牧网预计2014年第28周(7月6日-7月12日)西南区域肉猪价格走势以小幅上涨为主。
特别提醒:当前生猪价格处于养殖成本线以下,建议广大养殖户加强饲喂管理,保证猪群健康,以降低养殖成本。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