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两农民返乡创业养蛋鸡 带出一个专业合作社
时间:2014-06-20
来源:华龙网
“我们兄弟俩返乡创业搞竞赛,养蛋鸡养出了大名堂。不仅让我兄弟两家富裕了,而且还带动全村的乡邻共同养鸡。”日前,荫平镇新拱桥村6组返乡人员杨正宪、杨正帮兄弟通过致富竞赛双双成为当地蛋鸡养殖致富能人。
据了解,杨正宪早先在北京做菜生意,积累一定的资金后返乡创业。投资40万元资金,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蛋鸡养殖场,其规模逐渐做大,从最初养殖4000只蛋鸡发展到今年“罗曼粉”品种成年蛋鸡13000羽,日产蛋8000余枚。
其弟杨正帮“眼红”哥哥的创业项目,在发家致富上不甘落后于哥哥,也从北京工地赶回家,决心和哥哥嫂嫂一较高下。投资20余万元毗邻哥哥蛋鸡场建起了600多平方米的蛋鸡场,一次养殖“罗曼粉”蛋鸡4000羽,日产蛋里在2000枚以上。
“今年上年鸡蛋销路不错,商贩和超市等自己开车来提货。”兄弟俩介绍说,除去成本等费用,兄弟俩一年纯收入可达30万元。
“目前,高温季节的到来对养禽业又是严重威胁,当饲养环境温度超过摄氏30度时,要防止蛋鸡中暑死亡。加强鸡舍隔热降温,加强通风,防止高温高湿。产蛋鸡最适宜的湿度是60--55%。”谈起蛋鸡饲养技术来,兄弟俩都是口若悬河,一套接一套令人敬佩。
改变饲喂时间,减少对鸡群的骚扰,可减少其运动量,从而达到减少体热的产生。在光照管理上,开灯时间设在凌晨,关灯时间设在早上,这就使日产蛋量的80%在开灯后4~5小时内产下;而中午高温时间鸡只可自由饮水,充分休息,减少鸡的运动;晚上不开灯,使舍温逐步下降,鸡只不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其抗高温的能力。此外,要重点防治鸡群患病,防止产量下降。
“现在我村有500多户村民饲养蛋鸡,养殖户比过去增加三成,蛋产量比过去增加了30倍。”新拱桥村书记彭罗说,杨家兄弟养鸡产蛋的举动调动了当地村民饲养蛋鸡的积极性,该村组建了蛋鸡专业合作社,蛋鸡养殖户走“抱团式”发展之路,提升了养殖农效益。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