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山东临沂治理养殖污染变堵为疏 畜禽粪便有出路

时间:2014-06-19
来源:《中国环境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由畜禽养殖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重视。国务院公布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也已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各地政府纷纷出手,治理养殖场及周边环境。山东临沂因地处鲁苏交界,境内跨省河流较多,污染问题更难治理。在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过程中,临沂市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实行防治结合,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探索出一条规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新路子。

  科学布局 划定养殖区域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近年来全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然而,畜禽养殖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一些没有达到养殖规模的微小型养殖场存在选址不当、污染防治投入不足的现象,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为此,临沂市专门制定出台了《临沂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将畜禽养殖业发展及污染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坚持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区域环境容量及合理调整、优化畜禽养殖业结构、布局和规模的需要,临沂市明确了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范围。

  在此基础上,临沂市还科学划定适养区,适度发展规模养殖,科学规划场内布局,尽可能向山岭薄地、果园转移。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以地定畜,畜禽粪便不能超过当地最大农田负荷量,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严格监管 查处违法排污

  围绕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临沂市深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场)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严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畜禽废弃物贮存场所不完善、超标排污、未进行排污申报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同时,临沂市要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干湿分离等措施,实施清洁养殖。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兰陵县对禁养区内空栏的的肉禽类养殖场棚采取停养、拆除或转产措施,对正在养殖的,现存肉禽出栏后,立即停养、拆除或者转产。对非肉禽类畜禽养殖场,全部下达了停养、拆除或者转产通知书,明确规定期限完成停养、拆除、转移或者转产。对限养区、适养区内肉鸭、生猪等畜禽养殖污染大的养殖场棚实行准养证制度,畜禽养殖污染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停养;通过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饲养。

  沂南县要求畜禽养殖场、加工企业必须承担治污责任,增加治污投入,采取必要措施,实现达标排放。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制度,本着养殖总量只减不增的原则,限养区内严禁新上任何形式的养殖项目,适养区内实行等量替换,只有在拆除一定数量的散养场棚后,才能新上等量的标准化养殖场棚。对治污不力、排放不达标的,限期整顿;对整顿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停业、淘汰;对按期完不成整治任务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求交纳生态补偿金,同时给予通报批评和问责。

  政策引导 推广生态养殖

  通过深入走访临沂市十余家养殖场,记者发现,发展生态养殖已经成为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的一大趋势。

  在临沂市瑞旺肉鸭养殖场,偌大区域内几乎闻不到畜禽粪便的臭味,鸭棚里干净整洁,蚊蝇数量也明显比其他养殖场少很多。经理胡龙飞说,最早筹建鸭棚时,忽视了鸭粪、污水的排放问题。当意识到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和对周围群众造成的恶劣影响后,他们便下定决心开展生态环保养殖。

  据胡龙飞介绍,鸭场采用有益菌垫料养殖模式,用锯沫加有益菌自然分解鸭粪,不产生氨气、臭气,一次投资垫料能够使用4年~5年,使用过的垫料可以为农作物及蔬菜大棚提供专用肥。同时,鸭场还建设了沼气及雨水分流化粪池,污水粪便排放到化粪池,再转入沼气池,经过厌氧后产生沼气,可以于做饭、取暖、照明等方面。通过改建,既降低了环境污染,又能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无毒无害的有机肥,实现“养殖-种植”良性循环。

  在推广生态养殖、整治养殖污染过程中,临沂市各级政府、部门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鼓励推进以建设沼气池、沉淀池为纽带的“养—沼—果”、“养—沼—藕”、“养—沼—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沂水县在全县推广生物环保养猪技术,发酵床用锯末、米糠、谷壳等下脚料加入菌种,经发酵后作为畜禽舍垫料,垫料中的有益菌群抑制畜禽粪尿中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并将粪尿进行分解转化,粪尿无需冲刷,圈舍无臭味、氨味,整个养殖过程无污染、零排放,而且数年内不用清圈,省时省力。

  兰陵县充分发挥大型畜禽加工企业、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头作用,新农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德友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7家大型企业采取提供免费使用畜禽粪便干湿分离机、每户补贴资金2000元建设沉淀池等方式,帮扶合同养殖场户进行污染治理。县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10万元,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户进行补贴,提高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建设主动性。在畜禽粪污沼气池建设中,制定了1:1扶持政策,即养殖户提供建设沼气池土建材料,县有关部门负责免费设计、施工,也进一步提高了养殖场户环保整改的积极性。

  然而,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毕竟是多年累积起来的老大难,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暴力治理。各地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合理疏导,在保证养户利益的前提下合理治理,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根据一些网友反馈,政府补贴的欠款按时足额发放到户的比较少,希望相关部门不能只顾嘴上、纸上工作,要站在广大养殖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充分利用大众的力量方能把环境问题解决好。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