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广东准备拿亿元对全省8亿只肉鸡上保险

时间:2014-06-12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市民在市场选购生鲜鸡。 记者顾展旭 摄

广州市民在市场选购生鲜鸡。 记者顾展旭 摄

  广州试点生鲜鸡上市一个月以来情况如何?10日,广东省农业厅厅长郑伟仪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时坦承,“有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不少”。

  对于多个市场的个别档主卖过期生鲜鸡的问题,郑伟仪透露,目前供应企业的回收率仅10%,将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同时考虑增加政府补贴。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政策性保险问题,“准备拿出资金,在市场价格高的时候补贴市民,市场价格低的时候补贴养鸡户,我们现在正在讨论这个事情。”

  据透露,广东省政府已拿出1亿元准备推动肉鸡保险,对全省8亿只肉鸡进行保险,覆盖率达73%,以稳定家禽业的生产。广州市农业局表示,目前,广州试点供应生鲜鸡的指定企业将由三家增至六家。

  今年5月5日起,广州率先在越秀区全区、荔湾区北区、天河区珠江新城、番禺区大学城试点生鲜鸡上市,涉及82个市场298个鸡档,江丰、天农及荣利三家公司为首批生鲜鸡指定供应单位。截至上周,广州试点生鲜鸡上市满月。

  记者暗访越秀区多个试点市场发现,鸡档老板抱怨生鲜鸡销量不佳,没有回头客,一些试点鸡档的老板不得不将生鲜鸡和光鸡混着卖。这一现象亦从专家的实地调研数据中得到佐证。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首席专家毕英佐教授提供的调研报告显示,5月下旬实地调研抽样试点区域的13个农贸市场共53个档口,其中正常营业的档口34个,占64%,总销量仅占正常时期销量的25.8%。且并非所有档口经营生鲜产品,约64%的肉鸡是档主自行到批发市场进货屠宰后进入市场销售,也就是政府所谓的“私宰鸡”。据生鲜鸡定点供应商反映,现阶段生鲜鸡的销量不见增长。

  “推进"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是为了改善环境卫生,保障人民的健康。”郑伟仪说:“广州市试点一个月以来,我认为是有一定成效,但问题不少。”他进而解释,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价格比较高,第二是市民认知程度要进一步提高,第三就是诚信体系还未建立。

  “因为市民认识不足,导致目前销量有限。”郑伟仪透露,试点首日销量是1000只,第一周是4000只,现在估计销量就是1万只左右。“政府正在不断研究及调整一些政策来支持、推动这项工作。”郑伟仪称,接下来生鲜鸡试点还要在佛山、深圳等地开展。他建议抱怨赚不到钱且不想再熬下去的鸡档老板坚持把生意做下去,并称“等到市场恢复了,你可能赚的钱比其他人更多”。

  由于销量不佳,试点鸡档批回来的生鲜鸡往往几天也卖不完。对此市食安办曾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屠宰企业将对过期未售的生鲜鸡回收和处理。

  “我们在执法力度上还要加大。”郑伟仪指出,卖过期生鲜鸡“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及时进行回收和对过期的生鲜鸡没有进行监管”。根据他的了解,目前供应企业的回收率约为10%。“作为政府方面,一方面我们要跟企业协商,增加政府的其他补贴,保证其回收率;同时要加强监管,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坚决打击和果断处置,当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做生意不容易。”郑伟仪说。

  对于目前供应试点档口的生鲜鸡只有三家企业,会否造成垄断的问题,郑伟仪回应道,之所以选择了目前的这三家,因为他们有生产资质、生产设备和场所,而且经济条件等都比较符合。

  “政府是鼓励企业参与生鲜鸡生产的”,郑伟仪提醒其他生产企业和养殖企业,如果想加入这个行当要考虑几个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购买设备的投入不小,“目前全省有这个条件,具有一定加工能力也就只有13家”;其次要有土地;第三要有环评;最后要有管理人员。“如果企业符合这些条件要参与的话,可以向政府申请,政府也会充分考虑。”

  “目前,广东省政府已经拿出1亿元资金准备推动肉鸡保险。”省农业厅副厅长顾幸伟说,即根据前三年的市场价格波动,如果低于20%,或碰到重大自然灾害等情况,就要启动该保险机制。“目前肉鸡保险方案正在研究过程中,将会实现对全省8亿只肉鸡进行保险,覆盖率为73%。”

  另据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州市已经拿出715万元对四个生鲜鸡试点的130多个档口进行补贴,每个档口补助4000块钱,包括档口改造及补助前两个月经营可能造成的经济减少。


南方日报:坚决打击售卖过期生鲜鸡

采用生鲜鸡试点后,原有家禽市场的环境卫生明显得到了改善。梁文祥 摄

采用生鲜鸡试点后,原有家禽市场的环境卫生明显得到了改善。梁文祥 摄

  备受全社会关注的广州试点生鲜鸡上市,到上周刚满一个月。期间,围绕着生鲜鸡如何防疫保鲜,并从根源上杜绝“坏死鸡”流入百姓餐桌等话题的讨论依然十分热烈。

  广东农业厅厅长郑伟仪10日上线民生热线时指出,推进“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是为了改善环境卫生,保障人民健康,但试点供应生鲜鸡涉及多方利益,无论是市民、养鸡户、档口卖鸡商户,还是农业、工商管理部门,“生鲜鸡”上市探索无疑都会面临多重挑战。

  今年5月份以来,广州市率先开始在越秀区全区、荔湾区北区、天河区珠江新城、番禺区大学城四个城区,涉及82个市场298个鸡档,试点生鲜鸡上市。江丰、天农及荣利三家公司成为了首批生鲜鸡指定供应单位。

  在10日民声热线直播中,郑伟仪表示,采用生鲜鸡试点后,原有家禽市场的环境卫生明显得到了改善,进入百姓餐桌的鸡肉质量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而且随着生鲜鸡试点的快速推广铺开,也会促进广东家禽业的转型升级。

  郑伟仪也直言,生鲜鸡上市以来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试点生鲜鸡价格比较高,二是市民对于生鲜鸡的认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上周,省直机关政风行风评议团代表与记者一同走访了试点市场,有不少生鲜鸡档主抱怨,“回头客少,销量也在减少,快要撑不下去了。”

  对此,郑伟仪表示,根据目前广州三家试点企业的测算数据,生鲜鸡售卖档口可实现利润约为10到20元,“对于不少卖家而言,利润空间还是存在的”。但无可回避的是,省内目前生鲜鸡销量仍十分有限,仅为一万只左右。

  不过,“我希望生鲜鸡档口的老板们能继续做下去,随着市民对生鲜鸡逐步认可和接纳,这个市场将会带来非常可观的利润空间;政府也在不断地研究、调整政策来支持推动生鲜鸡市场试点的发展。”

  在调研中,记者发现,生鲜鸡试点区域中覆盖了不少广州老城区,这里的“老广”往往更习惯于毛鸡点杀为主;而且市民普遍认为,经过冰冻的生鲜鸡口感与新鲜程度都无法与毛鸡相比,这也直接导致生鲜鸡少人问津、档主销量大减、生意难以维持的重要原因。

  对此,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首席专家毕英佐表示,对于“老广”而言,集中屠宰后的鸡能否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保证新鲜,以及经过统一处理的生鲜鸡价格上涨能否改善,种种问题短时间内似乎还难以令其接受,需要政府有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销量不畅,生鲜鸡自然会存在积压,那这些卖不出去的生鲜鸡又会如何处理呢?根据近日记者走访部分售卖生鲜鸡的菜市场档口获知的情况,一些过期生鲜鸡并没有及时回收,依然摆放在档口售卖,而一些商家甚至直接改动产品生产日期。

  对此,郑伟仪回应称,产生以上种种问题,症结在于没有及时对过期生鲜鸡肉进行回收,缺乏监管。毫无疑问,农业、工商部门在执法力度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据我了解,目前行业内对过期、变质生鲜鸡的回收率仅为10%,有一些可能会高一点,但这是因为企业回收要考虑成本。”

  在监管方面,“因为过期再售卖,生鲜鸡极有可能就会转变成‘问题鸡’,对此,农业部门一方面会跟生鲜鸡供应企业协商,增加政府补贴,使回收率能有保证,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坚决打击和果断处置。”郑伟仪表示。

  对于如何解决生鲜鸡上市供需难平衡等问题,有专家表示,政府可通过开放多家企业进场,“目前供货企业较少,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多家企业进场,有利于市场的正常运转,产品价格也会逐步趋向合理。”

  在流通方面,“建议集中屠宰、生鲜上市,而非定点屠宰、冰鲜上市,可参照生猪定点屠宰代宰模式,就地对大型家禽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开辟空间设置集中屠宰场所,或在屠宰厂内设置家禽批发场所,兼营批发活家禽,实现”毛鸡进、光鸡出“。档主可任意挑选活禽品种,价格随行就市,集中屠宰点只收取屠宰费和配送费。”专家认为,这不仅能够避免终端市场里面偷宰、私宰的现象,更容易进行市场监管,推行阻力将会减小很多。

  在10日的直播中,也有市民提出疑问:“目前只有三家企业有资质进行生鲜鸡供应试点,此类试点的选择标准究竟是什么?”

  “政府鼓励生产养殖类的企业都来积极参与,”郑伟仪回应称,但试点有“硬性条件”,比如目前试点的三家养殖企业,都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且拥有完备的生产设备和场所,申请试点企业还需要通过环评审查,须符合生鲜鸡试点的具体环评要求。


广东佛山市民改吃生鲜有顾虑

10日下午,禅城普君市场活禽档口,一名女士正在选购活鸡。/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10日下午,禅城普君市场活禽档口,一名女士正在选购活鸡。

  生鲜家禽快来啦!下月起,广东佛山禅城除南庄以外的中心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单位等各类经营场所将取消活禽交易,实行家禽“集中屠宰、统一配送、生鲜上市”。生鲜禽肉推广遭遇的最大的一道坎就是粤菜饮食文化,卖惯活禽的档主、买惯活禽的市民对于生鲜禽肉难免有诸多顾虑。而专家表示,实行家禽“集中屠宰、统一配送、生鲜上市”是件大好事。

  走访:新政有待市民理解接受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迷茫”是禅城农贸市场活禽经营档主对新政实施后生意前景的普遍感受。

  “试一试啦,做得下去就做,做不下去就算。”10日,在普君市场内经营活禽档的梁姨说,如果每个档口都卖生鲜鸡,顾客没有别的选择,她也可以试一试售卖生鲜鸡。“这是社会的变化,我们做生意的不能选择,只能适应。”梁姨尽管表示可一试生鲜鸡生意,但已预计到生意额会大跌。

  山紫市场的杨记三鸟档档主陈姨现在每月平均交100多元电费,预计添置冰箱改卖生鲜鸡后的经营成本会上升。陈姨认为,广州实施新政后,很多居民到芳村、南海等地买活鸡,挤占了生鲜鸡生意份额,陈姨担心佛山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对于活禽经营档主们的迷茫与担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园艺学院院长、教授董华强认为,实施家禽“集中屠宰、统一配送、生鲜上市”是迟早的事情,是一件大好事。因为由政府部门负责把住防止活禽养殖、屠宰使用非法添加剂、非法兽药这一关,可以使食品安全风险大大降低,也能有效降低H7N9禽流感发生的概率。不过,新政实施之初可能会引发一些不习惯买生鲜鸡市民的顾虑,好的政策也需要市民慢慢理解与接受。

  专家:生鲜鸡营养味道都不错

  相比起农贸市场内活禽经营档主们对售卖生鲜禽肉的迷茫与担忧,禅城一些率先售卖生鲜禽肉的超市则呈现另一番景象。

  10日,祖庙附近一间大型生鲜超市内,生鲜鸡、生鲜鸭正在做促销。促销人员介绍,生鲜鸡鸭都是当天凌晨四五时在工场宰杀包装好,然后冷藏运送至卖场的,“不是冰冻的,只是冷藏的状态”。

  记者在售卖生鲜鸡的雪柜前看到,包装好的光鸡上贴着包含产地、产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标签,边上还挂着各类质检证书。用手指摁一下生鲜鸡,能感觉到鸡肉的弹性。

  正在挑选生鲜鸡的陈小姐说:“这样比较干净卫生,但味道确实不及从农贸市场买到的、同等价位的毛鸡。”而网友“yoyo晓璇”也觉得:“生鲜鸡不如现宰活鸡好吃,不过安全是最重要的,不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生鲜鸡的味道真比现宰活鸡差吗?专家的看法有些不一样。据董华强说,生鲜鸡并不是冰冻鸡,而是在宰杀后2小时内降到0~4摄氏度保存的鸡肉。生鲜鸡与现宰活鸡相比,口感肯定是不一样的,但从营养上说,生鲜鸡的营养更好。”因为鸡只在宰杀后有一段自熟过程,其间蛋白质会分解,产生氨基酸等,不仅营养更好,味道也更好。”


浙江将用三年改造777家超市销售冷鲜禽

  一个冷藏柜、一个冷冻柜,一个操作台,一个水池……10多平方米的冷鲜禽摊位内,干净整洁,一只只杀白的鸡被整齐地码放在带有透明玻璃的冷柜里,鸡的脚踝上还挂着一个可以扫描出产品信息的二维码的脚环。

  “脚环上的二维码是用来追溯鸡的相关信息的。”杭州市贸易局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说。离7月1日杭州冷鲜禽全面上市还有将近20天时间,目前,列入杭州市冷鲜禽交易区改造的97家农贸市场中,已有65家完成了改造。

  与此同时,浙江省商务厅也开始在全省城镇超市推出生鲜农产品“放心柜”建设。6月10日,在省商务厅召开的推进城镇超市生鲜农产品“放心柜”建设现场会上,记者了解到,在杭州冷鲜禽全面上市之际,浙江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全省现有经营生鲜农产品的777家城镇超市全部改造成“放心柜”。其中,2014年完成300家。

  一户一冰箱一冷柜

  “现在,鸡笼都当做废品早卖掉了。房间也整理成了一间……”屏风街农贸市场,摊主宋大姐指着装修一新的摊位说,装修后的冷鲜禽摊位,铺上了瓷砖地面,多了一只冰箱和一只冷柜,但没有了以前成排的鸡笼架子,“无论是卫生还是气味,那是干净多了”。

  正说着,有客人要求把鸡切开,宋大姐便拿到剖禽台上,用刀具剪开,又打开水龙头冲洗干净,再交给顾客。

  屏风街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说,冷鲜禽交易区的基础改造已全部完工,用了一个月时间。这次的改造工程不需要活禽商户出一分钱,资金、设备全部是由市场和政府来承担。目前,市场内的2间活禽交易摊位都进行了改造,但另一家品牌店仍在等待开业。

  与屏风街农贸市场相隔不远的中河农贸市场,由宁波振宁牧业开的品牌店也已经在试营业。摊位老板施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特地成立了杭州分公司,还购买了3辆冷链车,专门负责杭州市场的冷鲜禽配送。

  据市贸易局统计,目前,杭州全市有定点配套和其他各类农贸市场总共156个,今年有97家被列入农贸市场二次改造,也就是冷鲜禽交易区的改造。按照相关规定,今年7月1日前,这些农贸市场的冷鲜禽交易区必须全部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营。

  “目前已经有65家改造完成了,并且配齐了营业所需的冷鲜柜和冰柜。”杭州市贸易局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他的32家农贸市场也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改造工程,争取在7月1日冷鲜禽全面上市前改造完成。

  管理标准即将到位

  杭州市场上的禽类销售缓慢回升。全市最早试卖冷鲜禽的翰林农贸市场,两家摊位每天的销售量现在基本能达到160至170只。“这个销售情况比我们预计的超出很多,我们当时预计一天能卖出四五十只已经很好了。”翰林农贸市场经理詹龙海说。

  不过,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过渡期的杀白禽模式,7月1日之后将何去何从?”屏风街农贸市场的宋大姐对此颇为关心,因为顾客已经慢慢接受了杀白禽,但如果按照净膛的真空包装冷鲜禽标准,无疑又将是一次漫长的客户培育过程。

  宋大姐告诉记者,杭州禁止活禽销售后至今,家禽市场一直处于“过渡期”阶段。“包括屏风街、翰林等不少社区的农贸市场售卖的大多是只经过屠宰、煺毛和简单清洗的杀白禽,这些杀白禽主要是购自华东家禽交易市场、勾庄市场等,也有部分是商户买了活禽后自己杀白的。”宋大姐说。

  “我们会去审核。”杭州市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经授牌杭州申浙家禽有限公司、建德市三弟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杭州市家禽定点屠宰点。“如果华东家禽交易市场和勾庄市场不符合市政府对家禽屠宰场的设置标准条件,是要关掉的;如果符合条件,则把它们确定为家禽屠宰场。”

  另外,随着气温日渐炎热,消费者们最为关心的还是冷鲜禽的食品安全问题。据相关部门规定,冷鲜禽在运输、销售全过程必须始终保持在0℃至4℃冷链状态。但目前大多数农贸市场冷鲜禽商户们都是自己去批发市场进货,进货途中冷链配备并不到位,这使冷鲜禽的“鲜”大打折扣。

  “让商户自己配备冷链设备不太实际,据我们得知,未来可能会由冷鲜禽品牌企业直接配送或者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解决冷链问题。”杭州市贸易局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贸易局已制定出有关未来农贸市场冷鲜禽冷链配套的初步计划,目前正在等待相关部门审批。

  超市推出“放心柜”

  农贸市场禽类摊位改造陆续完成,遍布全省各地的城镇超市也已经开始动作,加入冷鲜禽时代。省商务厅、财政厅、国土厅等八部门日前出台意见,将在全省推进城镇超市的生鲜农产品“放心柜”建设,其中也包括了冷鲜禽的销售。

  在世纪联华杭州和平店超市的二层“放心柜”示范区,被杀白的冰鲜鸡,被整齐地摆放在铺满冰块的货架上供消费者选择。旁边还有一种散装分割的鸡件,包括鸡腿、鸡翅、鸡爪之类,一堆一堆被摆在冰盘上出售。

  7月1日起,杭州冷鲜禽类将全面上市,杭州老百姓熟悉的现场宰杀活鸡方式将不再存在。超市肉品区主管章小龙说,“今年我们对活禽区域进行了调整改造,扩大了冷鲜禽的专柜面积,原本占比相对较大的冷冻禽也在整个调整中有所扩展。”

  除了冷鲜鸡的销售专柜被摆放到了显眼的位置,分禽区内的冰鲜鸡品类,也从刚开始的鸡翅、鸡胸肉、鸡胗、鸡肠等常见的五六个品种,增加到10多个品种。“我们之后还要再调整冰鲜禽的品类,起码增加到30几个品类。”章小龙说。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冰鲜鸡安全问题,章小龙介绍,超市将在经营的每一品种的生鲜农产品旁打上检测合格标签,对生鲜农产品质量负责人、进货质量检测验收合格证、农产品追溯信息等17项制度内容进行公示,“而且当天卖不完的鸡会在下午、晚上进行打折出售,剩下部分全部进行销毁处理。”

  “下一步我们重点要把冷鲜鸡品牌化做好,以后消费者买冷鲜鸡,不需要担心怎么鉴别品质,在现场就可以看到品牌厂家的样品、照片甚至拍的VCR,挑起来反而会更容易。”章小龙说。


佛山家禽屠宰检疫 每只收费一毛

  本月起佛山中心城区开展家禽集中屠宰统一配送生鲜上市试点,近日,市物价局下发通知,明确家禽肉品统一配送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禽屠宰检疫费按每只0 .1元收费标准执行。

  按计划,从7月1日起,除南庄镇外的禅城区范围各类经营场所将取消活禽交易,到明年6月,佛山全市各中心城区将全部实行家禽集中屠宰、统一配送、生鲜上市。为确保我市家禽集中屠宰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和家禽肉品市场价格稳定,市物价局近日发出《关于家禽集中屠宰和统一配送收费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家禽定点屠宰企业和肉品配送企业应在收费窗口按规定实行收费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通知》指出,家禽集中屠宰加工服务费试行由家禽定点屠宰企业与家禽肉品经营者(家禽屠宰委托方)参照现行市场价格和服务内容、标准协商制定;家禽肉品统一配送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由家禽肉品经营者(家禽肉品配送委托人)与配送企业双方自主协商确定。对禽屠宰检疫费也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每只0 .1元;对屠宰企业日屠宰总量10000、50000、100000只的,屠宰检疫费按不高于规定标准的60%、40%、20%计收。


广东生鲜鸡试点推广暂未有时间表

  生鲜鸡试点月余,问题层出不穷。前日,省农业厅上线“民声热线行风评议面对面”节目,记者暗访,专家“拍砖”,省农业厅长郑伟仪也首次集中回应试点成果与问题,他坦言,试点有成果,但呈现出来的问题也多,对于各推进部门均是挑战,“希望今后通过试点工作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试点何时在全省推广?省农业厅副厅长顾幸伟表示,暂时未有明确时间表。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首席专家毕英佐担任特约观察团成员,他携带的一份对广州市试点区域农贸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经过月余的装修升级,现在试点区档口约有60%陆续恢复营业,但销量相对较差,对抽样的13个农贸市场53个档口调查显示,正常营业的档口34个,占64%,总销量1383只,占正常时期销量5360只的25.8%。值得关注的是,调查显示,私宰或代宰热鲜鸡占64%,成为消费的主流。

  官方统计情况如何?郑伟仪回应,目前试点有一定的成效,如家禽市场环境卫生改善,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也促进了家禽业的转型升级。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如肉鸡价格仍高,市民接受度低,诚信体系未能建立。“试点第一天我们就发现有16个问题,然后慢慢减少问题,现在又来了一波问题。”

  在暗访视频中,有档主继续销售过期肉鸡,还有档主直接“做手脚”,修改生产日期。市场周边走鬼档屡禁不止,试点档主为增加销量,私宰活鸡已成公开的秘密,“我也做走鬼了,不在市场做了,走鬼好卖嘛!”一位档主表示。

  “我们在执法力度上还要加大,目前没有及时进行剩余鸡只的回收,没有对过期的生鲜鸡进行监管。”针对档主表示要做“走鬼”的说法,郑伟仪称,“我希望生鲜鸡档口的老板继续做下去,坚持下去。因为等到市场恢复了,你可能赚的钱比其他人多,当然有更好的就业门路也可以。”

  省农业厅副厅长顾幸伟也表示,试点涉及多方利益,包括鸡农、档主、企业、政府部门及消费者等,“各方利益不一样,如何找到利益平衡点,对我们是一个挑战,我们会争取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毕英佐也建议,应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让市场来选择,“10月份广州逐步关闭活禽市场是违反市场规律的。政府应当做一个‘长期服务的保姆’。”他认为,推行小规模试点后,应当经过包括养殖企业等参与的多方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推开。

  郑伟仪表示,目前三家供应商是出于试点的考虑,此后部门也鼓励更多企业参与。但他提醒生产企业,想加入供应应当要考虑资金实力、土地、环评等多个因素。目前全省具备相关资金、加工能力的共有13家企业。

  顾幸伟回应,对于生鲜鸡上市这一新生事物,政府部门秉持“在大城市要坚定方向,全省积极稳妥推进”的精神。目前试点情况复杂、问题多,将在试点过程中分析研判下一步如何推进,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那广州10月逐步推开的计划是否有变?“还不能下结论,目前还是按既定方针来推动。”

  “这是我们在推进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面临的挑战。”顾幸伟称,部门会不断加强监管,包括在生产、加工环节加大处罚力度等措施,“希望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春秋两季是发病的高峰期,我们等不起。”郑伟仪说,部门曾组织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学习,试点也是在学习、了解和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开展的,“希望今后通过试点工作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