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鸡蛋期货

鸡蛋:现货挺价力度增强,资金参与引发期价攀升

时间:2014-03-11
来源:中金在线



  行情回顾

  上周,鸡蛋1405期价连续走高,特别是周五在资金大量参与的情况下,1405合约触及涨停板,突破4000元/500kg整数大关,最终收于4008元/500kg,较上周下跌288元/500kg。周度持仓量下降,仅较前一周减少4184手,至6.44万手。由于天气回暖,禽流感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过产区现货在春节后基本消耗殆尽,致使产区自主调价力度加强,产区蛋价全面上涨,不过产销区对蛋价趋势存在较大分歧,销区仍有大量存货,跟张意愿不强,期价上涨难有持续性。

  要点分析

  1、蛋鸡进入年度产蛋高峰期,供应面趋向宽松

  蛋鸡在春季产蛋最多,一是因为春季气温适宜,二是因为春季日照时间逐渐加长。从温度方面分析,一般认为,蛋鸡的最适宜产蛋温度为20-25℃,而在17-27℃之间,对鸡的生产能力影响不大,但处于16℃以下,蛋鸡所食的饲料转化率降低,而高于24℃则会导致蛋形变小。鉴于春季温度属于适宜范围内,鸡体本身不需要增减产热来调节体温,获得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地用于产蛋,所以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都较高。而春节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蛋鸡性腺发育和性机能活动,因此产量数量维持高位。而且从年度补栏情况来看,一般性都是秋季开展第二轮补栏,而蛋鸡从雏鸡生长到产蛋鸡需要历时20个周,如果从10月开始补栏的情况来分析,次年2-3月正是蛋鸡产蛋最高的时间段,此时蛋鸡产蛋率高于80%。预计未来2-3个月内,鸡蛋供应将十分充足,难以形成货源偏紧的局面,鸡蛋价格难有上涨空间。

  禽流感不确定性较重,阶段性需求难言乐观

  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于2013年11月开始死灰复燃,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2013年11月,全国有3人感染H7N9病毒,其中1人死亡,而12月则出现5人感染,0人致死。但流感疫情在2014年1月迅速发酵,1月期间共有127人感染此类病毒,其中死亡人数高达31人。目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虽然部分活禽市场暂停营业,但鸡蛋消费情况已经被大幅弱化。虽然在疫情乌云笼罩下,养殖户开始淘汰蛋鸡,但蛋鸡存栏的下降却远远不及需求大幅减弱。而且即使疫情逐渐褪去,市场采购悲观情绪却难以迅速恢复,鸡蛋需求要假以时日才能真正恢复。在这之前,蛋鸡难有大幅反弹的动能。春季为禽流感高发季,病毒在10-20度最适宜存活,且天气转暖,候鸟北迁均有望导致主产区疫情加重,需求短期内仍难言乐观。

  5-9价差有望在550-650区间震荡

  截止3月7日收盘,鸡蛋05合约和09合约价差为549元/500kg,市场对59价差继续放大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毕竟鸡蛋期货始于2013年11月,没有往年历史数据支持。因此,必须借由历年的现货数据来看待这个问题。

  从上图数据来看,3年均值5月和当年9月的价差高达0.90元/斤,即盘面上900元/500kg,而5年情况来看,其价差亦有600元/500kg的差距,那么应该借鉴哪个数据为基准呢,众所周知,鸡蛋价格大周期为3年。具体情况上分析,2000年到2012年,我国鸡蛋价格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00年7月-2003年7月,2003年7月-2006年4月,2006年4月-2009年4月,2009年4月-2012年5月,大周期中又包含3个1年左右的小周期,每个周期都伴随“亏损-存栏下降-供需趋紧-价格上涨-补栏旺盛-供大于需-价格回落”的轮回演绎。以去年5月为本轮鸡蛋大周期与小周期起点算起,蛋价应在今年5月底结束下行。然而从2012年3月底开始,蛋鸡市场经历了禽流感疫情的侵袭,存栏下降,更加推动了2014年大周期鸡蛋供应紧张的情况。而2013年末再次爆发H7N9禽流感疫情,这就为本年9月鸡蛋价格的强势持续埋下伏笔。目前5-9价差扩大到600一线受阻,近期有望维持在550-650区间震荡。

  操作策略

  经过前期调整,产区局部产区再现上涨势头。鉴于全国多数产区货源供应略少,走货相对正常。养殖户看涨信心较足,惜售心理明显。近期部分产区蛋价暂稳,但走货尚可,已计划今日提涨。预计今日全国主产区鸡蛋价格稳中有涨,山东各地涨势或较明显。技术上,周五鸡蛋1405合约逆势加仓,资金投机导致盘面涨停,后期在现货上涨乏力的情况下,即使再现一波涨势,但上涨难有连续性,多单谨慎持有。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