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
时间:2014-01-23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颤抖、胸肌、腿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法氏囊呈皎冻样水肿为主要临床病理特征。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
一 病原及流行特点
本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于双股双节RNA病毒科双股双节RNA病毒属。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不同品种的鸡均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临床上4~6周龄的鸡较为多见。成年鸡一般呈隐性经过。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污染了饲料、饮水、垫料、用具等,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小粉甲虫蚴可作为本病传播媒介。
本病往往突然发生,传播迅速,通常在感染后第3天开始死亡,5~7天达到高峰,以后很快停息,具有一过性的流行特点。
二 临床症状
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1~5天。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病鸡习习毛松乱、精神萎顿、采食减少或废绝、缩头眼闭、蹲伏无力,畏寒,震颤常打堆在一起。随后出现腹泻,排出白色黏稠和水样稀粪,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后期体温低于正常,严重脱水,极度虚弱,最后衰竭死亡。死亡率高达20%~30%。
三 病理变化
病死鸡脱水,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脂肪变性,法氏囊呈胶冻样水肿,法氏囊内黏液增多,或有淡黄色干酪样物质充塞,体积增大,外形变圆,重量增加,比正常的重2倍。有时法氏囊出血严重,外观呈紫葡萄状。5天后法氏囊开始萎缩,切开后黏膜皱褶多混浊不清,黏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弥漫性出血。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见有条状出血点,有时腺胃乳头亦出血,若为超强毒毒株感染,则出血程度更为严重。
四 防控措施
对雏鸡进行免疫接种。目前雏鸡常用的活疫苗主要是中等毒力疫苗,接种后对法氏囊有轻度损伤,对血清I型的强毒的保护率高。一般在10~12日龄对雏鸡进行点眼、滴鼻或饮水免疫,对雏鸡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种鸡群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经2次接种I BD油佐剂灭活苗后,可产生高抗体水平并传递给子代,使雏鸡获得较整齐和较高母源抗体,在2~3周龄内得到较好的保护,防止雏鸡早期遭受感染。
对于发病的鸡群,应用抗法氏囊高疫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紧急接种注射,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迅速控制本病的流行,与此同时,应用5%葡萄糖供鸡群饮用,可有助于病鸡的康复。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