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鸡病防控
  3. 病毒病

肉鸡包涵体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时间:2014-01-23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据服务部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包涵体肝炎具有以下特点:

  (1)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他季节少见发病。

  (2)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6~10日龄,目前了解最早的在3日龄即发病,表现死亡突然增加。该病例在5日龄开始表现精神不好,7日龄死亡增加,9日龄达到死亡高峰。

  (3)病程一般6~8天,有的达2周。死亡快,呈尖峰式死亡,发病第3~5天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5%~40%。死亡率及发病程度与饲养管理及各种应激反应相关性明显,该鸡场3号、4号鸡舍在8月9日免疫当天死亡达到最高峰。

  (4)垂直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也可水平传播。发病商品肉鸡群多来自同一种禽场。在该病例中,通过对种禽A场的种禽普查,采集口腔、泄殖腔棉拭子进行PcR检测发现,其中1栋鸡舍包涵体肝炎呈阳性。关于A种禽场后期的带毒、排毒情况我们将继续监测。

  (5)种禽发病多呈不显性感染;易感周龄主要集中在30~36周龄,40周龄以上种禽很少检测到发病。该病例中A种禽场各栋种禽均无异常,仅PcR筛查显示1栋鸡舍包涵体肝炎呈阳性(根据第一批商品肉鸡发病时间推算A种禽场包涵体肝炎阳性鸡舍是36周龄,棉拭子为病后第5周即41周龄采集)。资料显示腺病毒排毒时间为感染后的第3周,之后5~9周是排毒高峰,期间上孵种蛋孵化的雏鸡发病率高。

  (6)I亚群禽腺病毒是潜在性、条件性病原。在饲养管理水平差、存在应激反应时易发病;免疫法氏囊活疫苗或感染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等免疫抑制病时则大大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 该病例中病死商品肉鸡的解剖症状

  肉鸡包涵体肝炎的解剖变化:
  1、肝脏肿胀、褪色呈黄色,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和出血斑,质脆
  2、有的病死鸡腹部皮下黄染、个别皮下有黄色胶冻样渗出
  3、有的鸡肾脏黄染,肿大

  二 防治措施

  1 商品代白羽肉鸡

  发生包涵体肝炎无有效治疗措施。发病鸡群一般6~8天即恢复,期间可添加抗菌素控制细菌并发或继发感染。死亡率高的鸡群建议淘汰。

  垂直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鸡苗应选择信誉良好,无包涵体肝炎感染的种禽场引进鸡苗。

  该病病原具有潜在性、条件性致病特点,应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反应;法氏囊病毒、传染性贫血病毒等对腺病毒的发病具有协同作用,避免使用法氏囊炎活疫苗,建议选择法氏囊炎亚单位灭活疫苗。

  严格消毒,发病鸡场空舍应在4周以上。I亚群禽腺病毒无囊膜,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2%酚、50%乙醇等有抵抗力,可选择醛类、碘制剂消毒。

  2 种禽

  目前无商品化疫苗免疫。本病共12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交叉保护率低。发病率高的种禽使用自家苗,可降低雏鸡包涵体肝炎的发病率。

  疑似发病种禽所产种蛋停止孵化。发病种禽排毒高峰在发病后5~9周,发现商品代鸡群发病,发病种禽10周内所产种蛋停止孵化,降低商品代鸡群的发病率。

  使用真正sPF胚生产的活疫苗免疫。非sPF胚疫苗可能携带I亚群禽腺病毒引起感染;也可能携带传染性贫血、白血病等免疫抑制性病毒,这些病毒对I亚群禽腺病毒的致病性有协同作用,增加包涵体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净化免疫抑制性疾病,尤其是鸡传染性贫血病。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