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最大家禽屠宰场年后启用
时间:2014-01-06
来源:厦门晚报
据消息,鸡肉身上也有二维码?是的!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这鸡是从哪个养殖场来的。昨天,记者从翔安经贸局了解到,厦门市在马巷所建的闽南最大家禽屠宰场或将于年后正式启用,届时将运用二维码技术,让市民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创新 未来将芯片植入家禽 更详细记录入市流程
翔安经贸局工作人员小苏告诉记者,屠宰场中除了拥有一套正规的检验检疫流程外,还配备有一些先进的现代仪器,确保市民的餐桌安全。
据介绍,每只进入屠宰场的家禽都要打上二维码,这不同于以往的“脚环”,因为二维码详细记录了家禽的来源地、检验人的信息,以及检验结果等关键信息。
待家禽进入市场后,市民可以拿手机去刷它的二维码,一切信息可尽收眼底,一旦食用者出现健康问题,他们可通过这些信息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小苏表示,除了二维码,下一步他们还将采用更为先进的芯片技术,将芯片植入家禽体内,从而更加详实地记录家禽从屠宰场到市民餐桌的所有流程,让市民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标志
“活禽进岛”将终结 可防家禽疫情传染
即将开业的家禽屠宰场,总面积28000多平方米,面积是高崎家禽批发市场的四倍多。投用后,年屠宰量可达2000万羽,平均下来,每天屠宰量将达到两三万羽以上。
它投用后意味着旧的高崎家禽交易批发市场“寿终正寝”,而这也是我市为防止家禽疫情传染,而提出的禁止“活禽进岛”所走出的坚实一步。
现状 家禽供应缺口大 家庭作坊问题多
厦门市每年消费家禽已达2000万羽,仅岛内年消费家禽就有1450多万羽。
可是,目前规范屠宰的地点只有高崎家禽交易批发市场,其规模有限,仅6000平方米左右,年交易量也只有560万羽左右。不足的部分由一些近郊或岛外的家庭作坊,采用人工屠宰的方式加工。这些加工店往往卫生条件差,极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且还普遍使用会致癌的松香、沥青褪毛。另外,加工过程中,污水、废弃内脏等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