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鸡病防控
  3. 细菌病

人工授精引发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

时间:2013-12-02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一 临床病变

  通过尸体剖检,发现除鸡的输卵管内有炎性分泌物和部分充血、淤血外,其他脏器组织均完好,未见肉眼可见病理变化。

  二 实验室检验

  恒温箱内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麦康凯培养基,仅在输卵管分离并培养到红色菌落,且菌落较大,表面光滑,边缘整齐。输卵管共分离到2株细菌。其他组织未分离到细菌。

  在油镜下可见很多红色、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无芽孢直杆菌,菌体周围有一圈透明的荚膜,多单独存在或成双。

  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获得到的分离菌能够发酵葡乳麦甘蔗等糖类,动力实验阳性,但不能利用枸橼酸盐。生化试验结果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

  对大肠杆菌的。抗原鉴定结果表明:从输卵管分离到的2株大肠杆菌为o93和o26。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o93菌株和o26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均高敏,对链霉素有一定敏感性;对氟罗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吡哌酸等喹诺酮类药物,o93菌株高敏,o26菌株则完全耐药,但对萘啶酸均耐药;o26菌株对青霉素类,如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有一定敏感性,o93菌株则表现完全耐药,但对阿莫西林均有一定敏感性。

  三 讨论

  本试验通过对临床7例病鸡进行细菌分离和纯培养,综合分离细菌的染色镜检和细菌学生化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从鸡输卵管所分离的2株待检菌均为大肠杆菌。据报道,血清型与临床发病型有直接关系,败血症常为大肠杆菌o2、o78、o1与o50所致;出血性肠炎常由o11、o88与o5引起;关节炎、腹膜炎、输卵管炎常由大肠杆菌o2引发,而引起眼炎的大肠杆菌则常为o80与o18等。在从病料分离细菌过程中,我们通过临床剖检病理变化记录与病原血清型相比较,与上述报道有一定出入,这也充分说明了实际生产中大肠杆菌致病的复杂性。

  该鸡场是规模较大的蛋鸡饲养场,常年从事人工授精,因此,我们分析。该鸡场的大肠杆菌感染并引起的输卵管炎症和卵黄炎町能是由于在人工授精工程中未注意无菌操作,精液污染了粪便中的大肠杆菌,通过人工授精人为接种了大肠杆菌,另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疏忽提供了诱发因素,加之常年发病,常年用药,从而导致了该型大肠杆菌产生了耐药性,毒力愈发增强。试验结果提示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不仅要防止致病性大肠杆菌自然感染发病,同时也要防止人为操作的不当使鸡群感染大肠杆菌病,导致产蛋下降甚至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本研究中,根据抗生素所针对细菌的类型、所属的类别及临床使用的情况,选定了20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为o93菌株和o26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等药物均高敏,可以进一步用于临床,该鸡场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丁胺卡那霉素进行冶疗,在用药2天后,产蛋便有所回升并停止死亡,说明药敏试验可以为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上的保障。药敏试验结果还提示我们,目前临床上正在使用的一些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已十分微弱,大肠杆菌在巨大的抗生素压力下,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肠杆菌是一种环境性致病菌,应主要从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防止水源污染,搞好种蛋、孵化器及孵化全过程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等多方面人手,综合防制才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使用疫苗是预防绝大多数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但鸡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抗原复杂,并且不同地区流行的血清型又不尽相同,抗原交叉免疫性差,即使同一地区不同养鸡场流行的血清型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选用疫苗防疫时,应充分考虑其血清型的多样性、易变性,适时对本地区或养鸡场进行细菌分离,了解鸡大肠杆菌血清型的地域性流行规律,用本地或本鸡场流行的菌株作为抗原,制备自家多价灭活疫苗用于预防本病,可能会收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兽因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长期使用加剧了抗生素在禽体内的残留,严重危害动物食品安全。而根据微生态学原理研制的各种微生态制剂,因其无毒性、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具有防治疾病、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优点,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微生态制剂的开发、研制将会成为缓解动物疫情、解决抗生素残留的重要途径之一。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