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电力护航 蛋鸡养殖效益高
时间:2013-11-25
来源:国家农电网
“养殖场一刻都离不开电,以前用电跟不上,只能散养,农网改造后,给了我们一个发展大规模养殖的契机。”近年来,由于乡镇供电可靠性提高,吸引了一批怀着养殖致富梦想的业主前来长汀县“安家落户”。位于长汀县策武镇农民创业园的蛋鸡养殖公司——长汀县三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文锋便是当中的一个。
自动化养殖效益高
为了探究蛋鸡养殖的秘密。11月21日,笔者随同长汀供电公司策武供电所两名员工一同前往长汀县三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用电设备“义诊”。厂门前,一批鲜鸡蛋正在装箱启运,这批6500个的鲜鸡蛋,平均每个售价达1.5元。
走进蛋鸡养殖基地,一幕幕电气化养殖场景不断呈现。整齐的养殖笼内,几万羽蛋鸡正在进食,工人轻按一下开关,机器就自动给鸡加料,清粪,调温。电气化使传统的人工蛋鸡养殖变成了弹指间功夫的事儿。
“每个鸡笼,有两个电驱动自动饮水器,鸡用嘴啄一下饮水器,就可以喝到水了。” 刘文锋介绍道,这套设备是国内较先进的自动化蛋鸡养殖设备,加料、清粪、消毒、调温等全部运用电气化,工人们只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1万只鸡的喂养工作。
“蛋鸡养殖实现电气化,让我们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劳力,提高了效率,并实现规模生产,克服了小规模散养抗风险能力低、利润点少的弊端。” 刘文锋信心满满。
农改促进产业发展
说起养殖蛋鸡,也是机缘巧合。两年前,刘文锋和朋友到长汀玩,看到长汀县的青山绿水、养殖环境特别好,非常适合养殖蛋鸡。
经过一番考察后,刘文锋唯一担心的养殖场远离变压器,供电半径长,导致末端电压较低,碰到用电高峰,别说排气扇、孵蛋机、温控器无法正常使用,连基本的照明都无法保证,更别提规模化养殖了。
2011年,长汀县供电公司投入50万余元对策武镇进行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新增两台250千伏的变压器、新增线路2.3公里,及时解决周边居民及养殖户的生产生活用电难题。
“唯一担心的是冬天太冷,雏鸡受不了。” 刘文锋说,蛋鸡苗一般都是三个月孵化一次,冬天温度很重要。2012年,刘文锋建立小规模养殖厂,引进的2万羽蛋鸡苗,顺利通过了寒冬的考验,让他吃了“定心丸”。
随后,他又向当地供电部门申请了一条通往养殖厂的专线。电的问题解决了,刘文锋放开膀子说干就干。他和朋友合作建立起长汀县三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蛋鸡自动化规模养殖,他按照蛋鸡成长期,对蛋鸡进行分批、分区养殖,建设了2座保温育雏房,4座产蛋棚,养殖场占地138亩,年可存笼蛋鸡达到6万羽,年供应优质鸡蛋3500吨。
原生态鸡蛋销量好
“现在人讲究原生态、新鲜,要做就要做的与众不同。” 刘文锋说,他给自己定下的理念是“无公害温养殖。” 刘文锋解释说,无公害主要体现在养鸡的食物上,吃的都是玉米穗,这样养殖出来的蛋鸡产量高、且口感好。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投入了500多万元进行养殖。” 刘文锋说主要是基础设施和鸡苗,在鸡苗生长期间,县里派出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
刘文锋算了一笔账,每亩投放约200只,一年后每只产蛋300个左右,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年收入至少500万以上。“养殖场里县城很近,现在长汀的旅游也越来越好,我的养殖厂可以和旅游业相结合。” 刘文锋说,他想把蛋鸡养殖场打造成养殖、休闲、观赏为一体的综合化养殖基地,把第三产业也发展起来。
据介绍,他们还将建设鱼塘、沼气池等场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一个立体循环养殖模式。这样一来既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又节省开支,可谓两全其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