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鸡倌”圆了创业梦
时间:2013-10-2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0月28日讯 大丰市西团镇龙窑村的季明芳大学毕业后,放着机关不去,回到家乡当起了“养鸡倌”,这令许多人感到费解。如今,她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办了大型养鸡场,不仅实现了自主创业,还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近日,季明芳向盐城晚报记者讲述了自己十年的创业之路。 “鸡倌”成了养殖“专家”
“龙窑村这些年养鸡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是大丰市养鸡第一村。”2005年,听说村里的鸡场都搞得不错,季明芳萌生了回乡创办大型鸡场的想法。今年35岁的季明芳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谈及当时的抉择颇多感慨。当年4月,在镇村领导和父母的支持下,季明芳建起饲养蛋鸡1.3万羽的规模养殖场。
创业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容易。季明芳说:“开始的时候比较艰难,虽然家里也养过多年的鸡,可真正扩大了规模,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为此,季明芳向有经验的老兽医请教,还通过网络结识了西安的一位技术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季明芳对蛋鸡喂养和防病做了改进。少食多餐、分层喂食的方式,成功避免了饲料浪费,减少了喂养成本。听说南京农科院的检测设备比较先进,季明芳就定期将血样和鸡蛋送到南京检测,预防疫病。由于长期同鸡打交道,季明芳练就了“火眼金睛”,一间鸡舍里养鸡15000多只,哪几只鸡有异常症状,她一眼扫过去就能发现。
季明芳一面向养鸡专业户学习,一面结合自己养鸡的心得,总结大规模养鸡的技术诀窍,顺利解决了鸡舍选址、科学建设、选苗育苗、挑选饲料、防病治病等一系列专业问题。渐渐地,她从养鸡的“门外汉”成了养鸡的“百事通”,养殖场也越办越红火。创业的梦想在延伸
尝到创业甜头的季明芳没有满足,创业的梦想在延伸。2009年4月,在父母和亲友的资助下,季明芳投资250万元在龙窑村征地13亩,花两年时间办起了3万羽蛋鸡养殖场。2011年春又投资150万元,新建了1.5万羽育雏舍,并将蛋鸡养殖规模扩大至5万羽。2012年,养鸡纯收入达160万元。目前全场鸡舍都安装了自动上料机、自动饮水机、自动清粪机以及通风控温设备,季明芳说,“今年鸡场还准备新上自动捡蛋设备”。
“没想到这孩子比我还能吃苦!”季明芳的父亲季治华告诉记者,季明芳当初选择养鸡时,她的同学都说整天和鸡子打交道脏死了。季明芳却不怕苦,她吃住在鸡场,脏活累活抢着干,一门心思搞养殖。蛋鸡养殖中鸡舍的温度要求是27-28度,稍有变化就会影响产蛋率。即便有了先进的控温设备,季明芳仍是起早贪黑,时刻注意鸡舍的温度变化。今年夏季持续高温,照料鸡舍更加辛苦,夜里也要不时查看,给鸡舍降温和消毒,保证鸡群的健康。
如今,季明芳家的鸿图禽蛋养殖场已经成为龙窑村首屈一指的蛋鸡养殖场:年产值近650万元,养鸡6万多只,每天产蛋3000公斤左右,鲜蛋远销无锡、昆山等地市场。靠科学养殖带领村民致富
季明芳搞养殖成功了,周边的农民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很多村民都想跟着她发养鸡财。2010年,季明芳创办了畜禽养殖技术服务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养殖技术传授给养殖户,并指导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她还将科学养禽资料汇编成册,免费赠送给养殖户,带领大家同走科学养殖致富路。
蔡玉风等几户村民有发展蛋鸡养殖的愿望,季明芳主动登门热情相帮。从选址建鸡舍、选良种、饲料配比到育雏防疫,季明芳手把手地指导。2012年,蔡玉风养蛋鸡获利50万元。在她鸡场打工的6个闲散劳力,人平年薪均在三四万元。蔡玉风坦露心声:“能有今天的发展,与明芳的热心服务、全力帮助密不可分。”
看到村民掌握了养殖技术,季明芳觉得特有成就感。“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应该积极创业,勇于规划自己的人生。”季明芳寄语年轻人创业,“首先要有恒心,路子走对了,就是碰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挺过去总会成功;其次还要肯吃苦,要想实现创业理想,必然有坎坷,必然要付出。”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