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为禽流感病毒研究加设安全措施 降感染风险
时间:2013-08-15
来源:光明网
北京8月14日电,本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种为禽流感病毒研究加设安全措施的方法。新方法能进一步加强病毒基因功能研究的安全性,并降低人类因接触实验室病毒而受感染的风险。
直接接触禽鸟是目前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途径。虽然禽流感病毒还没有获得“人传人”的能力,但是最近有研究显示,基因变异后的禽流感病毒能通过空气飞沫在雪貂之间进行有限的传播(雪貂是研究人类流感最理想的动物模型)。病毒基因功能研究能帮助防止流感在全球蔓延,但用作实验的流感病毒还是有机会被释放的,不论是无意或是有意。
虽然这些研究已经有具体的安全准则,但是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本杰明 坦奈艾佛尔(Benjamin tenOever)教授与其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策略,能进一步确保实验室内外的安全。不同物种会表达不同的microRNA(能抑制特定基因的微小核糖核酸)。研究人员相信,带有microRNA标靶的流感病毒会在感染带有那种microRNA的物种细胞后停止表达和复制。他们发现了一种在人类和小鼠而非在鼬肺部表达的microRNA,然后把microRNA标靶插入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结果发现:这样的流感病毒能在动物之间传播,但受感染的小鼠却没有发病。
研究人员目前不能保证这种病毒对人类无害,但至少为用作实验室研究的病原体添加了一层物理保障。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