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3-08-12
来源:猪易网
2013年08月12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3年08月12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3年08月12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3年8月12日猪评:南方猪价出现阴跌现象
据锐奇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3年08月09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5.76元/千克,较昨日下跌0.01元/公斤,跌幅为0.06%(查猪价或报猪价尽在http://bj.zhue.com.cn),较上周同期(8月05日)涨0.35元/公斤,涨幅为2.27%(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6.61:1,较昨日下跌0.02,跌幅为0.39%,较上周同期(8月05日)上涨0.17,涨幅为2.62%(见图2)。



8月12日生猪市场行情与昨日震荡上涨,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新疆省,生猪平均价为17.93元/千克(查猪价或报猪价尽在http://bj.zhue.com.cn),最低地区为山东省,生猪平均价为14.08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近期各地天气持续高温,肉猪终端消费普遍较为疲软,同时,高温季节猪类疾病有所加重,养殖户为规避风险,肉猪出栏意愿高,使得全国肉猪供给总体较为平衡。南方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出现回落现象,但未见大面积、大幅度猪价回落现象,目前应该是属于屠宰场、经纪人与养殖户之间的博弈。望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
瘦肉型猪肉价格涨至15.5元 盈利空间有限
讯:本周全国生猪市场继续大幅上涨。全国瘦肉型猪价已涨至15.5元/公斤左右,良杂猪价格已逼近15元/公斤左右。生猪市场自上周走出长达22周的亏损期后,本周盈利已反弹至36元/头。
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从上周的4.44:1大幅上涨至4.52:1,连续第2周处于4.4:1的盈亏平衡线以上,同比上涨了5.64%,较上周上涨了1.78%。猪粮比价从上周的6.1:1大幅上涨至6.19:1,连续第2周处于6:1的盈亏均衡线以上,较去年同期上涨12.35%。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水平至36元,去年同期盈利水平至-36元/头。
本周全国出栏肉猪平均价格(瘦肉型、良杂、土杂猪的均价)达到14.92元/公斤,瘦肉型猪价格已涨至15.5元/公斤左右,良杂猪至14.91元/公斤左右,较上周上涨了2.4%,同比上涨了9.63%。全国仔猪价格均价(三元和良杂仔猪均价)从上周的29.66元/公斤涨至30.14元/公斤,三元仔猪则已涨至33元/公斤左右,去年同期已降至26.51元/公斤,同比上涨13.69%。
本周全国养殖户拿到的玉米、配合料价格分别至2.41元/公斤和3.3元/公斤,同比分别-2.43%和3.77%。养殖户拿到的豆粕价格跌至4.22元/公斤,同比涨0.96%。小麦麸价格至2元/公斤,同比涨幅9.29%。
上周全国生猪市场走出了连续5个月的亏损期。本周继续上涨,瘦肉型猪价上周涨破15元/公斤后,本周已涨至15.5元/公斤左右的价位,部分地区甚至已经涨破16元/公斤。在猪价快速上涨的带动下,仔猪补栏积极性继续保持积极,价格也顺利突破30元/公斤,其中三元仔猪价格已经逼近35元/公斤。同时,猪粮比价和猪料比价均连续第2周处于盈亏平衡线以上,并继续上涨。而去年同期,由于饲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则刚好处于5-10月份低迷期的最低谷,头均亏损程度达到36元/公斤。
近期猪价的快速上涨,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当前正值全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时期,也是猪肉消费最低迷的时期,此时猪价便大幅上涨,后期猪肉消费旺季来临后,普遍担心会涨的更高。尽管,近期猪价的上涨是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的,但由于饲料成本的上升,当前的猪粮比价和猪料比价并非涨至较高水平,而是刚刚恢复至盈亏平衡线以上。
2009年夏季生猪市场出现不足3个月的短暂亏损后,也出现了快速的上涨,当时猪料比价最高曾涨至5:1,猪粮比价最高涨至7:1,分别在4.4:1-5:1和6:1-7:1的微利、正常盈利区间震荡了6个月左右,直到冬季需求旺季过后,2010年初才再次大幅下跌进入亏损期。因此,当前猪价尽管连续快速上涨,但我们根据3-7月份亏损期间存栏及补栏的变化判断,上涨空间有限,猪料比价5:1,猪粮比价7:1基本便是春节前生猪市场上涨的上限。
嘉兴平湖:“养猪污染村”变身“无猪村”
“我们村已上报‘无猪村’创建材料,对剩余的养殖户今后还是要进行正面引导。”“接下去要帮助农户转产转业。”近日,在平湖市独山港镇前进村的会议室里,村干部们正对该村创建“无猪村”工作进行探讨。
前进村位于独山港镇东部,农户大多以农业生产为主。早年随着各地兴起的养猪热潮,前进村的村民也加入到了养猪队伍中,在田间劳作之余养头猪,增加点收入,几乎成了前进村村民的一种常态。据了解,虽然前进村的养殖量在全市各村中并不算多,但因为养猪,村里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今年年初,平湖市出台了《加强生猪管理推进生猪减量提质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对该市的违章猪(禽)舍进行拆除清理。
“违章的一定要拆!”前进村的村干部达成共识之后,今年4月起,便挨家挨户地摸底,镇、村、组三级干部联动推进,反反复复上门对涉及的农户做思想工作,分发宣传资料,并根据养殖户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推进拆除工作。目前前进村57户养殖户中已有21户拆除猪舍,土地进行了复垦。
正当前进村大刀阔斧清理违章猪(禽)舍之时,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实在在打造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金平湖”,平湖市创新启动了“无猪村”创建工作。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赶紧看了申报的条件,发现我们村正好符合。”前进村村干部介绍,目前前进村养殖户比例已经下降到了3.3%,低于申报“无猪村”创建的5%的比例。再加上该村也符合2013年度“无猪村”创建的其他要求,即农业户籍人口占总户数的70%以上,辖区内规模养殖场(户)不超过1家等条件。“无猪村”的创建工作得到了广大养猪户的支持,在该市新埭镇姚浜村,村民金云弟就主动拆除了面积125平方米的猪棚,前往企业上班,以实际行动支持姚浜村“无猪村”的创建。
边拆猪棚边转型。在积极创建“无猪村”的同时,平湖市积极引导养殖户转型。家住平湖市当湖街道黄家浜的杨长根最近在政府的引导下,拆除了家中近200平方米的猪棚,租了5亩地,贷款筹了30万元,搭建了4个蘑菇棚,发展规模种植。目前4个菇棚已基本成形,菇棚里面的架子已摆放好,就差两端固定放稻草了,村里还特别请了农技专家指导他种菇。杨长根的妹妹本来一直跟着他养猪,看着哥哥改种蘑菇了,她也跟着搭起了3个菇棚,而她家面积100多平方米的违章猪棚也已拆除。
据猪e网了解,目前平湖全市上下已经掀起了“无猪村”创建的热潮,“无猪村”创建工作正在各镇(街道)全面铺开。经过整理初选,包括独山港镇前进村、优胜村、建中村,新埭镇姚浜村、兴旺村在内的15个村已经上交“无猪村”创建的申报材料,还有一些村也在积极上报“无猪村”创建材料。“希望通过‘无猪村’创建这一载体,积极引导农户转产转业,取得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全面胜利。”平湖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北京房山:猪场遭邻居堵路 饿死10多头猪
猪e网讯:通往猪场的路被邻居堵死,姜某运不进去饲料,眼睁睁看着自己养的十多头野猪饿死。一怒之下姜某将邻居赵某及村委会诉至房山法院,要求赔偿11万余元。
今天上午,房山法院审理此案。
家住房山区张坊镇三合庄村的姜某诉称,3月22日邻居赵某将通往他家猪场的道路堵死,导致无法正常通行,猪饲料不能运到猪场。姜老汉多次找村委会要求调解,但村委会拒不解决问题。
姜某称,道路直到3月27日晚才疏通。经过6天的冻饿,8头大野猪跑到别人家,吃了2只山羊,踩死1只山羊,姜某无奈赔了对方1200元。另外,还有10头小野猪被饿死。
据猪e网了解,因为村委会修路,没给赵某占地费,他才拉了两车石头堵把路给堵了。
村委会觉得很委屈,称曾多次联系赵某,让其把堵路的石头挪开,但对方一直拖着,他们也没有办法。同时,村委会认为道路被堵不是导致野猪死亡的必然原因,“虽然车过不去,但是人可以过去”。自己没有过错,不愿意赔偿。
首家国际肉制品企业荣获中国绿色食品证书
经过三年的严格审核、实地考察和材料补充,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丹麦皇冠集团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8月8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建平向丹麦皇冠集团全球战略总裁索伦汀高颁发了证书,这也是首家国际肉制品企业荣获中国绿色食品证书。
据猪e网了解,丹麦的养猪业在养殖、质量、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和可追溯性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所生产的猪肉已获得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检验检疫部门的肯定。而丹麦皇冠集团是欧洲知名的肉类出口商,也是丹麦和食品委员会的重要会员,100多年的经营经验使丹麦皇冠猪肉具有始终如一的质量稳定性。
王建平希望,丹麦皇冠集团要按照中国绿色食品的标准、法规做好市场营销,发挥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
索伦汀高表示,此次荣获中国绿色食品证书,不但是对丹麦皇冠的产品质量的认可,未来还能在中国获得更好的产品认知度。今后一定会把优质、安全、美味的猪肉奉献给中国的消费者,为中国的“放心肉”市场做出一份努力。
贵州省松桃县家养的200多头猪相继“热死”
持续高温干旱,松桃县石梁乡一村寨,一个多月来有200多头猪死亡。据松桃县畜牧局相关负责人称,他们经过检查,没有发现疫情和病毒,应该是天气太热,猪圈通风不好,导致猪被热死。
据猪e网了解,石梁乡简家沟村位于松桃县西部,距县城100多公里,当地村民以农耕养殖为主,村民几乎家家户户养猪。简家沟村沙坝组位于大山半山腰,车辆无法进入,记者徒步前往的途中,不时闻到动物尸体腐烂发出的味道。
给记者带路的村民钟洪波说,这都是村民丢弃的死猪发出的味道。钟洪波还指着路边草丛中一堆新土说,这是村民们前几天埋的死猪,因天气热,死猪已经腐烂,发出刺鼻味道。
据钟洪波介绍,最开始发病的是村民钟茂平家的一头母猪,该母猪刚产下10个猪崽,随后出现高热、全身通红,花200多块钱买药医治,猪最终还是死了。
在随后不到一个星期时间里,沙坡组寨子上的多户人家的猪开始陆续发病,村民们说:“症状主要表现为:猪的耳朵发烫、身体先局部发红,随后蔓延至全身通红,继而不吃不喝直至死亡。”
村民钟书贵说,他家原来有4头大肥猪,每头在400斤左右,猪发病后,他去买了几百元钱的药,结果猪还是全部死了,损失近万元。
据沙坡组组长钟书强介绍,沙坡组零散居住有30多户人家,死猪近百头,邻近其他村民组的猪也不断死亡。据他了解,截至目前死亡的猪已超过200头,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村民钟孟华说,开始大家都认为猪发高烧,给猪吃降温、清热的药,但没有任何效果,有的村民怀疑是猪瘟,用生石灰和消毒液对猪圈进行消毒,但这些措施也没能阻止病情的蔓延。
对于石梁乡几个村民组生猪病死的事情,石梁乡政府非常重视,积极组织当地畜牧部门进行治疗和预防。
据松桃县畜牧局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畜牧部门得到简家沟村生命死亡事件后,该局立即派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前往简家沟几个村寨了解情况,对病死猪进行检查分析,没有发现疫情和病毒。经过技术人员诊断,死猪均为高热病,可能是因为持续两个多月高温天气引起,加上部分村民修建的猪圈通风不好,猪圈内温度很高,导致猪患高热病死亡。
辽宁省能繁母猪养殖户获2420万良种补贴
猪e网讯:8月11日,记者从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获悉,今年国家安排辽宁省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60.5万头,金额2420万元。
今年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在17个县(市)实施,补贴对象为项目区内以饲养长白、大白、杜洛克及优良地方品种猪等为主,并应用人工授精的母猪饲养场(小区、户),按每头能繁母猪每年40元补贴精液费。
省兽牧兽医局要求各项目县要公开招标,确定供精单位,强化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补贴资金按月进行结算,县级财政部门在收到县级畜牧部门结算申请和结算凭证后,10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全额拨付到供精单位,配种没有成功或达不到配种要求的,不给予补贴。供精单位要按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饲养户提供精液,真正做到让惠于民。
猪饲料国家标准参考美欧经验 但缺乏监管
接官村位于江西省上高县,是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专业村,全村现有310户几乎都是养殖户,2012年出栏生猪5万多头。正因为有像接官村这样的养猪专业村,上高县也因此成为了全国有名的生猪外调县。然而,近年来,当地村民却一直饱受着生猪饲料污染带来的困扰。最近,笔者就此问题到接官村进行了调查。
从生态养殖到环境污染
近日,笔者到上高县的接官村调查生猪养殖情况。但离村子还有一公里路程的时候,就已经能闻到空气中逐渐浓烈的猪屎臭味。而到达接官村后,这种臭气熏天的环境更是让人难以忍受。当地的村民告诉笔者,这都是由生猪饲料污染造成的。
从1998年开始,立体种养模式开始在农村盛行,猪-果-鱼、猪-沼-稻-鱼等种养模式成为了解决农村发展若干问题的金钥匙。当时,农户每销售一头猪,政府就可以征收税费36元。而这种经济上的效益,也给政府发展生猪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积极性。因为政府的大力引导,接官村开始大规模养殖生猪。并一度形成了山上建猪栏养猪,猪粪可以肥果园,猪尿水可以排入水库养鱼的生态养殖模式。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猪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已经由以往的10个月缩短至3个月甚至只需80天。但面对不断提高的生猪出栏量,接官村的农民们却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们发现,原来可以给果园上肥的猪粪开始变得越来越黑、越来越臭。不仅不能再施肥,甚至影响了当地的地下水质。如今,接官村的村民生活用水已由最初的地表水转入地下水,又由地下18米深的水源转为地下36米深甚至50多米深的水源。从2004年起,村民们就不敢再喝自己脚下的地下水,而是全部购买桶装水。
在一户养殖户家里,主人告诉笔者:现在,他家从地下36米深处抽上的水只用于生猪饮用水、拌饲料、洗猪栏,而生活用水需要抽取更深的地下水源,否则根本达不到饮用标准。
污染的罪魁祸首是猪饲料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猪粪变黑、变臭,甚至污染了村里的环境呢?有着多年养猪经验的接官村村民告诉笔者:接官村污染的罪魁祸首,是由于现在的猪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复合矿物元素。而在以往的传统养殖中,人们是用红薯苗、红薯、菜叶等作为饲料喂养生猪,发展到后来的鱼粉、豆粕、麦麸等作为饲料喂养生猪都无可厚非,对环境也基本没有污染。但自从用了饲料公司的预混料,虽然生猪的生长周期缩短了,但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据接官村养殖户介绍,所谓饲料预混料,就是将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按要求配比,混合后制成的饲料产品。所以当今年3月黄浦江出现成千上万头死猪的时候,不少业内人士将猪的死因归结为预混料滥用添加剂所致,罪魁祸首是砷含量超标。
据养殖户介绍:现在的猪饲料中一般都含有铜、锡、砷等金属元素。例如:铜元素对于猪的生长特别是仔猪的体型、皮色、重量等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但饲料中添加铜元素后,猪粪就会变得又黑又臭。国家标准中,总铜元素含量是小于等于200毫克每千克,并且只适用于仔猪饲料用量,在育肥猪饲料中并不适用。但是各饲料生产厂家为了提高自己饲料的美誉度,大多尽最大可能多添加铜元素。
由于养殖户日积月累地用预混猪饲料喂猪,导致大量铜元素在猪体、土体、水系中不断堆积,并最终成为危害自然环境、人体健康的重大隐患。同样的道理,磷、锡等元素亦是如此,有些不法厂商甚至还会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砷、瘦肉精等剧毒物质,不仅给生猪产品造成安全隐患,也容易在生物链的循环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
猪饲料的国家标准亟须重新修订
既然当前猪饲料喂养存在很大的环境污染隐患,国家的相关标准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尽快对现行的猪饲料国家标准进行修订。上高县某饲料公司的技术总监告诉笔者:如果猪饲料国家标准进行修订,中国的饲料行业将重新洗牌,很多饲料公司的所谓保密配方都将成为废纸一张。在养猪户看来,只要猪饲料有大的改变,猪的生长周期将会变长,养猪行业也将面临重新洗牌。同样规模的猪场生产能力将会降低至1/3左右、猪肉将供不应求、猪肉价格将会大幅上涨,进而影响CPI的上涨,将会一定程度影响民众的生活。
但笔者认为,虽然这些都是修订猪饲料国家标准将面临的难题,但一旦解决了这些难题,我们收获的将是干净、放心的猪肉;未被污染的大气、土壤和水。为此,笔者建议:应尽快修订生猪饲料的国家标准,不能把逐步加剧的污染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据猪e网了解,现行的GB26419-2010等一系列猪饲料国家标准的出台,很多都是参考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而这些国家都有非常严格的控制措施,我国目前还暂时没有这么严格的监管模式和监管能力。因此,根据中国国情,如果重新修订猪饲料的国家标准,应注意大幅度调低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其他有害因素在饲料中的比例;杜绝在饲料中人为添加铜、无机砷等危害大的元素;出台更加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元素的累积所造成的污染。
河南肉价连续12周小幅走高 累计上涨21.4%
7月全国CPI同比增长2.7%,食品价格涨幅最大
河南省猪肉价格连续12周小幅走高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61个百分点。猪肉、鲜菜、粮食、鲜果等食品价格上涨成为CPI上涨的重要推手。
省商务厅提供的监测信息也验证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5月中旬以来,全省猪肉批发价连续12周小幅走高,累计上涨21.4%。7月,全省鲜猪肉平均批发价为19.31元/公斤,比上月上涨2.9%,比去年同期上涨2.7%。据了解,猪肉价格连涨与各级政府收储调控措施有关,同时,今年夏天一直高温,禽畜生长缓慢,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另外,部分养殖户惜售心理也是猪肉涨价的原因。
鲜菜价格在过去一个月内也保持了持续升势,进入7月,河南省蔬菜批发价已连涨4周,由于近期高温少雨,以本地菜为主的叶菜类蔬菜涨幅较大。从监测数据来看,圆白菜和芹菜过去一个月涨幅甚至高达30%左右。
鸡蛋、面粉等在过去几周也都开始出现上涨之势,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中秋”临近,厂家、商家着手备货,居民消费需求增多,预计后期河南省粮、油、肉、禽、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可能继续呈现小幅走高趋势。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