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大“游鸡队”调查“速成鸡”
时间:2013-07-19
来源:中国青年网
值此暑期期间一支名为"游鸡队"的社会实践团队,针对"45天速成鸡"事件中大家最关注的激素、药物残留等热点问题,对河南各地市的肉鸡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
"又不让吃鸡!又不让吃鸡!有点儿事就不让吃鸡!丢不丢人!丢不丢鸡!你让鸭怎么看鸡!让鹅怎么看鸡!以后让鸡在家禽界怎么混!"这是网上流传的一条热门微博,虽说是为了娱乐大众,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不容乐观的肉鸡养殖行业形势。"45天速成鸡"事件一经曝光就迅速传遍大街小巷,消费者众说纷纭,各大快餐店首当其冲,整个肉鸡养殖行业受到极大冲击,一时间陷入困境。
作为一个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畜牧业的使命,对河南动物养殖、食品安全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责任和义务为河南的食品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值此暑期社会实践,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精心组织了"游鸡队",针对"45天速成鸡"事件中大家最关注的激素、药物残留等热点问题,对河南各地市的肉鸡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与建议,供政府相关部门参考。
鸡肉中富含高蛋白,是公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逐步改变,选择性增强,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追求卫生安全营和养健康。然而,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冲击着消费者敏感脆弱的神经,这次"45天速成鸡"事件,再次引起了公民对养鸡业的信任危机,近段时间出现的"禽流感"更让公民达到了"谈鸡色变"的程度。
团队由牧医工程学院的八名同学组成,在暑假期间走访了鹤壁、驻马店、商丘、安阳、周口、平顶山等地市的肉鸡养殖场,针对"45天速成鸡"事件造成的影响,展开深入调查。
调查期间,队员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走访取材、采访专家、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详细的取证,得到了涵盖了肉鸡饲养管理、消费者对"速成鸡"的了解情况等现阶段形势下的最新资料。
首先进行的是问卷调查,队员共发放公民信任度调查问卷200份,每份涵盖8位消费者,问卷内容涉及到了"是否了解速成鸡"、"担心"速成鸡哪方面的问题"、"你认为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等,共收回有效问卷175份,调查人数共计1400余人。接着,队员进行了电话采访。由于各地市的肉鸡养殖场较多,队员们选择性地进行了电话访问。
之后,队员们又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其中,大型养殖场4家,中型养殖场6家,小型养殖场22家,对各养殖场的结构、环境、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深度访问。为了获取更全面的资料,队员们通过图书馆查阅资料和上网检索等方式获取了补充信息。整理了所有的资料后,他们及时和肉禽专家田亚东教授进行了访谈交流。针对这个项目,田老师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另外根据这一系列的调查与访问,队员们们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得出了各方面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此次调查,队员们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然而然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升高。首先,媒体作为,一个公平公正的公众形象,理所应当的负有揭露事实真相,给公众以透明正确的信息的责任,而不是"三人成虎""道听途说"的无科学根据就报道,从而造成社会恐慌,伤害公民的利益,我们的媒体有待做得更好。再者,政府作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构,不言而喻的应该为公民的利益、健康作保证,之前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对此应尽到应有的职责,政府的监督管理力度,会给食品安全方面造成很重要的影响。
经过本次调查,也唤起了队员们对振兴河南食品安全的激情与决心,纷纷表示愿为河南食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国家的食品安全制度会不断地完善,食品安全问题也会不断的减少。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