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鸡蛋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
时间:2013-07-15
来源:大商所
美国鸡蛋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
一、美国鸡蛋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鸡蛋期货交易的国家。1874年,一些供货商在芝加哥组建了农产品交易所,进行鸡蛋等商品的远期交易。1898年,黄油和鸡蛋经销商退出农产品交易所,组建了芝加哥黄油和鸡蛋交易所,1919年芝加哥黄油与鸡蛋交易所正式更名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CME成立后,鸡蛋开始成为期货品种进行交易。进入20世纪80年代,因为鸡蛋的现货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型超市逐步取代随处可见的杂货店、成为鸡蛋的主要销售渠道,小农场也逐步被大农场吞并,蛋鸡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开始直接为大型超市供货,鸡蛋的价格趋于稳定、变化趋势变得可以预测,现货企业不再面临价格波动风险、套保需求大幅下降。为此,CME于1982年9月停止了鸡蛋期货交易。
二、CME鸡蛋期货合约设计与交易情况
(一)期货合约调整历史
CME鸡蛋期货的交易持续了近百年,随着现货市场格局的变化,鸡蛋期货合约的设计也进行了多次修改:
1. 1919年12月,CME正式挂牌开始交易鸡蛋期货。
2. 1936年9月,CME对鸡蛋期货合约进行了第一次标准化修改,鸡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标准期货品种。
3. 1966年,CME将鸡蛋期货合约标的物由冷藏鸡蛋调整为新鲜鸡蛋,冷藏鸡蛋可贴水交割。
从1940年开始,随着鸡蛋生产技术的创新和产量的提高,鸡蛋供给变得更加稳定,新鲜鸡蛋逐步成为现货市场的新宠,鸡蛋的冷藏变得无利可图,冷藏鸡蛋的市场规模也逐步萎缩,鸡蛋期货交易变得非常清淡。1966年,为积极应对鸡蛋现货市场格局发生的变化,CME将鸡蛋期货合约标的物调整为新鲜鸡蛋,冷藏鸡蛋仍可替代交割,但需承受一定的贴水。鸡蛋期货合约的修改取得了部分成功,期货交易渐趋活跃,新鲜鸡蛋成为投机和套保者的主要交易、交割品种,冷藏鸡蛋逐步退出了交易。
(二)合约条款及质量标准
1. 合约条款
以冷藏鸡蛋为例,CME鸡蛋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按照鸡蛋个数来设计,每张合约的规格为12000打鸡蛋,具体条款详见表1。
表1:CME鸡蛋期货合约
2. 质量标准及等级划分
美国的鸡蛋标准分为质量等级和大小等级两部分:质量等级主要参考蛋壳、气室、蛋清、蛋黄等感官指标,将鸡蛋分为AA、A、B和C四个等级,并通过每打的重量将鸡蛋分为六个等级。
表2:鸡蛋质量等级
表3:大小等级
(三)持仓与交易概况
1919年12月,CME挂牌交易鸡蛋期货,上市后第一年鸡蛋交易量就达到了11000张合约;1929年,交易量为47398张合约,超过了当时现货交易量的20倍。从持仓量来看,鸡蛋期货的持仓在1960-1961年达到了历史高点,日均持仓量为8112张合约。就当时已上市的品种来看,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额,只有大豆和小麦这两个品种的交易活跃度超过了鸡蛋。
图1:1940—1965鸡蛋的库存及套保情况(单位:百万Carlot)
图2:1940—1965鸡蛋期货持仓情况(单位:500 Carlot)
三、历史风险事件
(一)1947年西部大食品经销商公司(Great Western Food Distributors)操纵鸡蛋期货事件
1953年,西部大食品经销商公司(Great Western Food Distributors)被控操纵了1947年12月到期的鸡蛋期货合约的价格。美国上诉法院指出,1947年12月,在该鸡蛋期货合约交易结束前,可供交割的冷藏鸡蛋的价格不正常地高于新鲜鸡蛋的价格,该期货合约的价格也远高于1948年1月的期货合约价格。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947年12月15日,西部大食品公司占有该期货合约持仓量的59.6%;12月22日,该比例上升至76.2%;交易结束时,上升至73.9%。与此同时,在芝加哥冷藏鸡蛋现货市场上,西部大食品公司在12月17日,持有37.6%的可供交割现货;在交易结束的最后三天内,西部大食品公司持有44-51%的可供交割现货。以上数据足以证明西部大食品公司的市场操纵行为。
(二)1952年G.H.Miller公司操纵鸡蛋期货事件
1958年,美国上诉法院起诉G.H.Miller公司,称其操纵1952年12月到期的鸡蛋期货价格。由于这一起诉讼的起因及判定结果与Great Western公司的案件非常相似,法院讨论的重点不是如何界定和度量是否存在人为操纵价格,只是简单地讨论了如何界定可供交割量。
在判决书中,法院陈述了如下事实:在交易结束的前三天内,G.H.Miller公司持有大量的多头持仓,同时占有大量的现货货物(大约77%以上的多头持仓,22%以上的可供交割现货量)。在交易结束前的最后三天,该期货合约每天都以涨停收盘,为找到可供交割的冷藏鸡蛋以便履行交割义务,空方不得不到外地市场上寻找货源、或高价购买新鲜鸡蛋。
日本鸡蛋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
一、日本鸡蛋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
1999年11月1日,日本鸡蛋期货最早于中部商品交易所试验上市,合约采取现金交割方式,也是日本首个现金交割的期货品种。2004年5月1日,鸡蛋期货正式上市。2007年1月,中部商品交易所和大阪商品交易所合并成为中部大阪商品交易所,鸡蛋期货品种仍得以保留。由于日本鸡蛋现货市场规模较小,鸡蛋期货的交易一直不很活跃,2010年3月1日,由于交易量萎缩明显,鸡蛋期货被迫摘牌下市。
二、日本鸡蛋期货的合约设计
(一)合约条款
日本中部商品交易所鸡蛋期货的合约规格为10吨,实行现金结算,结算价格由交易所采集的现货价格计算得来,具体合约条款详见下表4。
表4:日本鸡蛋期货合约(2002年9月合约修订)
(二)质量标准和等级划分
日本的鸡蛋标准分别针对箱装鸡蛋和真空鸡蛋制定,以箱装鸡蛋为例:
表5:日本鸡蛋种类划分
表6:日本鸡蛋等级和品质划分
表7:重量/包装材质/容器尺寸
注:外包装如用旧箱,需携带出货商商标;蛋托分为平躺式和直立式。
日本鸡蛋标准的等级区分由外观检查、透光检查以及破蛋检查后的结果来区分,通常只采用外观和透光检查,当透光检查难以判明情况时才使用破蛋检查。
表8:重量/包装材质/容器尺寸
日本规定,鸡蛋的名称、原产地按照食品卫生法及生鲜食品品质基准标定。以箱装鸡蛋为例,应标注名称、原产地、生食用区别、保质期、采集地或包装地、保存方法、是否需加热食用等。
表9:箱装鸡蛋说明实例(食用)
三、日本鸡蛋期货的交易情况
日本鸡蛋期货上市以后,交易一直不是很活跃,前4年年平均交易量仅为53.5万手;2004年正式上市后,交易量达到最高峰,为全年80万手,随后鸡蛋期货成交快速下滑,到2010年退市前,全年交易量仅为11手。
图3:日本鸡蛋期货历年成交量
图4:日本鸡蛋期货持仓量与成交量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