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曝光台

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发布 中国排名42位

时间:2013-07-12
来源:新华舆情



  北京7月11日电 历尽风波的中国食品到底安全程度几何?恐怕在不少国人心目中,国产食品早已贴上了质量没有保障、安全问题严重的标签。其实换个角度再看,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远没有想象得不堪,甚至领先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阶段。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简称EIU)近日发布《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该指数包括食品价格承受力、食品供应能力、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等3方面27个定性和定量指标。报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官方数据,通过动态基准模型综合评估107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现状,并给出总排名和分类排名。

  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继续占据排名的前25%,美国、挪威、法国分列前三位。中国在107个国家中位居42,其中:食品价格承受力排名47,食品供应能力排名41,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排名43.

  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处于世界中上游、发展中国家前列。

  报告将中国列入良好表现(Good Performance)一档,并将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归为中国得分较高的7个指标之一予以特别提示。而另一发展中人口大国印度排名则在70位,远落后于中国。

 

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发布 中国排名中上游

 

  食品安全水平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从附表中不难看出,指数排名与各国人均GDP构成非常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食品安全水平大幅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此外,报告指出,希腊成为排名下降最多的发达国家(下降6位),主要原因就是受累于经济不景气(GDP下跌20%),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食品安全保障脱离不开经济基础。

  个别事件不足以影响总体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在过去一年中曾发生死亡数十人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甚至引发严重的贸易纠纷,但对衡量一国食品安全长期综合保障能力并不构成实质影响。说明食品安全个别事件虽然引起的国际影响和舆论风波很大,但最终并不能、也不应掩盖食品安全保障的真实水平。

  城市化提高新兴经济体的食品安全水平。

  报告特别指出,不少新兴经济体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正在稳步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城市化促使政府加强保障工作以满足城市扩张带来的需求变化,同时相对集中的人口也带来食品供给模式的改变。中国目前正在推动形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这也有望成为提升中国食品安全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的重要契机。

  注1:《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创办于1843年,隶属于英国伦敦经济学人集团,其办刊宗旨为"参与一场推动前进的智慧与阻碍我们进步的胆怯无知之间的较量",这句话被印在每一期《经济学人》杂志的目录页上。

  EIU是经济学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注2:关于《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详情,请查询报告官方网站:http://foodsecurityindex.eiu.com/

  附表:

 

总排名

人均GDP排名

国家

 

总排名

人均GDP排名

国家

1

3

美国

 

55

45

多米尼加

2

1

挪威

 

56

61

埃及

3

15

法国

 

57

54

厄瓜多尔

4

6

奥地利

 

58

40

哈萨克斯坦

=5

2

瑞士

 

59

66

摩洛哥

=5

5

荷兰

 

=60

64

斯里兰卡

7

12

比利时

 

=60

72

越南

8

8

加拿大

 

62

71

洪都拉斯

9

21

新西兰

 

63

60

萨尔瓦多

10

11

丹麦

 

64

69

菲律宾

=11

9

爱尔兰

 

65

65

玻利维亚

=11

13

德国

 

66

67

印度尼西亚

13

14

芬兰

 

67

75

加纳

14

10

瑞典

 

=68

56

阿尔及利亚

15

7

澳大利亚

 

=68

58

危地马拉

16

4

新加坡

 

70

70

印度

17

20

以色列

 

71

42

阿塞拜疆

18

16

日本

 

72

74

尼加拉瓜

19

19

西班牙

 

73

73

乌兹别克斯坦

20

17

英国

 

74

76

缅甸

21

25

葡萄牙

 

75

77

巴基斯坦

22

18

意大利

 

76

84

科特迪瓦

23

24

捷克

 

77

92

乌干达

24

22

韩国

 

78

81

喀麦隆

25

26

希腊

 

79

68

叙利亚

26

31

智利

 

80

88

肯尼亚

27

28

波兰

 

81

86

孟加拉国

28

29

匈牙利

 

82

83

塞内加尔

29

46

巴西

 

83

82

塔吉克斯坦

30

33

墨西哥

 

84

94

尼泊尔

31

23

沙特阿拉伯

 

85

89

贝宁

32

37

乌拉圭

 

86

84

尼日利亚

33

44

罗马尼亚

 

87

99

几内亚

34

35

马来西亚

 

88

59

安哥拉

35

32

阿根廷

 

89

80

柬埔寨

36

48

哥斯达黎加

 

90

97

埃塞俄比亚

37

27

斯洛伐克

 

91

105

尼日尔

38

39

土耳其

 

92

94

布基纳法索

39

47

南非

 

=93

78

也门

40

34

俄罗斯

 

=93

100

莫桑比克

41

41

委内瑞拉

 

95

92

坦桑尼亚

42

52

中国

 

=96

103

马达加斯加

43

36

博茨瓦纳

 

=96

94

卢旺达

44

30

巴拿马

 

98

97

塞拉利昂

45

52

泰国

 

99

103

马拉维

46

38

白俄罗斯

 

100

89

赞比亚

=47

57

乌克兰

 

101

87

海地

=47

55

突尼斯

 

102

100

马里

49

49

塞尔维亚

 

103

106

布隆迪

50

50

秘鲁

 

104

79

苏丹

51

43

保加利亚

 

105

100

多哥

52

51

哥伦比亚

 

106

91

乍得

53

62

巴拉圭

 

107

107

刚果

54

63

约旦

   

相关阅读:

中国食品安全世界排名42位 专家:评估没必要讨好中国

  【导读】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在107个国家中排名第42位,准确性遭到质疑。7月12日9点,经济之声评论:食品安全不必"草木皆兵",但紧绷的弦不能放松。

  7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刚刚发布一份《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和往年一样,这份报告给全球107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现状做了个排名。发达国家继续占据排名的前四分之一,美国、挪威、法国分列前三位,中国在107个国家中位居42。

  这意味着,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处于世界中上游,处在发展中国家前列。对于42名的排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邀专家孙熲认为,这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水平。但是很多人觉得没有那么乐观在互联网上发言,对此表示质疑。有人说:食品安全如何,消费者最有发言权,别拿洋人的报告来忽悠人。经济学人智库专家组成员艾琳·肯尼迪说,排名过程中,专家组考虑因素很多。不止关注食品安全水平的绝对值,更重要的还需要关注造成食品不安全的原因,这对于政策的制定更有价值。

  我国国情可以概括为6个字:人口多、时间短。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的话说就是:在中国出现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中国食品安全的量在全球最大,发生问题的概率也最高。

  《央广财经评论》,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来评论这个话题。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给出的中国食品安全排名第42位的报告靠不靠谱?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觉得不符合实际情况?

  张彬:这跟我的预期有一定差距,我预期更偏后一点,42位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明显跟普通公众的预期不符。但是从这件事情也看出,某种程度上讲,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又跟公众健康有关,所以关注焦点比较集中。这次的评估应该还是科学的,比如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食组织等联合国相关部门,没必要讨好中国,理论上讲,它是综合了这些组织的因素然后用经济学人公布的,客观上也反映了中国发展的现状。

  单从数据来看还有几个因素;一是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虽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它强劲增长还是带动了食品安全体系的健康,通过这个分析能看出,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GDP有一个正向关系,这次希腊大概掉了6位,难道就说希腊的食品安全差吗?不是,更多的是它的经济下滑比较厉害。

  另外,中央提出的城镇化建设,在运作过程中也对食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正向影响,人口更集中、食品的供应链条也更集中,这样便于监管。所以综合起来看,数据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靠的,但是数据仅仅是个数字,真正反映到公众感受上恐怕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

  如何让我们的食品更安全一些?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到底该由什么决定?经济,法律,还是良心?

  张彬:三个都得有,这个是一个综合性治理的工程。从经济角度讲,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不稳定、下滑严重、失业率增加,必然会导致食品安全链条出现漏洞。另外,相关法律必须健全,中国的食品安全走过了跟反腐一样的路,从运动式的管理食品安全,一阵风、一刀切等,到人治,相关领导、相关部门来定,再到制度,比如出台相关的部门性规范规定等。现在应该走到法制保障这样一个地步了,没有法律的配合食品安全只能变成一纸空文。良心也很重要,企业家的血管里要流道德的血液,监管部门也要肩负起监管的责任,所以道德、法律、监管体系的配套完成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理工程,缺了哪一环,食品安全链条都会出现大的问题。

  前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挂牌以来的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食品安全标准", 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陈锐说,今年年底要完成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工作,到2015年,将完成标准整合工作,解决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建立了统一标准是否就能够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张彬:建立标准是第一步,还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政府监管的失灵,虽然现在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但是其实农业、税务、工商等一系列部门还在多头监管,这样造成一些监管上的失灵。二是信息的对等和公开,前段时间碰到的瘦肉精事件,最初养猪的农户在饲料里掺入了瘦肉精,但是最终成品出来的火腿肠、罐头可能就含有瘦肉精,这种信息对等不光是消费者和生产厂家的对等,更是包括整个链条上生产厂家跟原料供应商的对等。这两条如果不解决,再完善的制度恐怕都难以落实。

  2009年,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年满"4周岁",新版《食品安全法》初稿有望在近期出炉。新版《食品安全法》将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这次法律修改,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张彬:《食品安全法》4周年了,那是2009年三聚氰氨事件发生之后,仓促出台的一部法律,当然对当时的食品安全乱象起到了很大的遏制作用,但是4年之后,反过来再看,这部法律由于出台仓促,有很多漏洞要补,有两点必须落实到新的法律里面,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是维权,喝了有毒的奶,或吃了不安全的食品,维权成本是不是要高于受损失的成本,另外是对于企业来讲,它的违法成本是不是远远大于收益成本,如果挣了500万,罚款100万,那对于商家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期望新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过后能够体现这样一个立法宗旨。除了食品安全排名之外,我们的幸福指数、老百姓焦虑的住房、食品安全、医疗保障等还是在全世界排名靠前下游的,不能因为一个数据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一个数据就忽略了食品安全的监管惩处的力度。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