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鸡“地下养殖”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
时间:2013-07-08
来源:新华网
山东7月5日电,山东鲁南牧工商有限公司完成的肉鸡地下立体智能生态养殖技术,4日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畜牧兽医局组织的技术和项目鉴定,专家认为,“地下养殖”攻克了多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填补了国内外养殖技术空白,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畜牧兽医局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山东鲁南牧工商有限公司完成的肉鸡地下立体智能生态养殖技术进行了成果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地下养殖模式解决了畜牧业与农业争地的问题,给耕地增加提供了新的途径;解决了养殖业大量用药,致使产品不安全的隐患,极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对控制疫病传播,减少养禽业的重大损失,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是养禽业的革命性创新。
成果鉴定委员会成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专家逯岩表示,肉鸡地下养殖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养殖占用土地资源,养殖区地上土地复耕率高达92%,土地使用效益显著提高;利用地下四季恒温优势,并借鉴中央空调设计原理,解决了鸡舍内温差较大、通风不均、空气质量差异大的技术难题;综合运用信息化、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控制和喂料、饮水等饲养管理的自动化控制,消除了人为因素对饲喂、环境控制等造成的影响。
利用地下养殖技术生产的首批肉鸡于2012年2月22日出栏,经对比,地下养殖模式肉鸡成活率由地上的89.18%提高到97.24%;料肉比由地上的1.88:1降低到1.73:1;只均重由地上2.31kg增加至2.82kg;只均防疫费用由地上1.57元降至0.49元;养殖费用由地上5.47元降至3.85元。
据了解,基于这项技术的《地下养鸡鸡舍》已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办法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其他专利技术正在申报过程中。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