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3-05-09
来源:猪易网
2013年05月0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3年05月0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3年05月0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3年5月9日猪评:养猪大省拉低全国猪价
据锐奇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3年05月09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2.17元/千克,较昨日下跌0.05,跌幅为0.41%,较上周同期(5月2日)下跌0.07,跌幅为0.57%(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5.26:1,较昨日上涨0.02,涨幅为0.46%,较上周同期(5月2日)上涨0.06,涨幅为1.25%(见图2)。


5月09日生猪市场行情与昨日震荡下跌,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新疆省,生猪平均价为13.95元/千克,最低地区为黑龙江省,生猪平均价为11.40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目前全国生猪价格整体维持小幅震荡,纵观全国猪市,猪价低于12元/公斤地区大部分都是养猪大省。去年行情虽不怎么样,但时至五月,猪价行情要整体好于今年。去年猪价不好的时候有散户退市,但这部分散户的退市却引发了大型养殖企业的竞争,相继在传统养殖大省新建大型养殖场,新建养殖场虽要未来几年才能为市场相继提供商品猪,但也引发了当地养殖户的不理性竞争,当地生猪提供量远远超于需求量,今年猪价要低于全国水平就不足为奇了。望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
目前养殖业风险增大 农业补贴需重视起来
一场突然发生的禽流感,把加大农业补贴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据了解,今年4月以来,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地区,养殖业受到明显影响。许多小养殖户举步维艰,大户苦力支撑,一些养殖户除了血本无归,还要搭上几年的积累。专家呼吁,禽流感影响下的家禽业,如果没有相应扶持政策措施的补救、跟上,不仅养殖户受到重创,下半年的家禽消费市场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适时适地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包括养殖户在内的农业生产补贴,已经非常必要。从今年禽流感发生后各地的补贴措施来看,有的地方对活禽市场扑杀的家禽每只给予一定补偿,基本保证不赔本;有的对养殖场一次性给予相应补贴,尽量减少养殖户损失;有的地方对种禽给予一定补贴,以求减少市场恢复后家禽供应的影响,但非种禽没有补贴。这些措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养殖户的损失,使养殖户的信心不至于受到严重打击,对后期市场的恢复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财政补贴对养殖户产生了明显、直接、积极的作用。不过,财政直接补贴的力度和广度毕竟有限,尤其在对待诸如禽流感之类突然发生的“天灾人祸”事件时,如何加大农业补贴更需要多几条路径、多几种手段。农业保险就是这样一条最有效、最直接的路径。在这次禽流感疫情中,有的地方就通过农业保险对养殖户作出了一定补偿。不过,总体来看,目前农业保险的力度有限、覆盖面较窄,对农业生产发挥的保障作用不是很大。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农业生产的先天弱势特质,比如易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易受各种病虫害影响,这次禽流感就是例证,还有农业保险收益小、赔付难等各种因素。所以,作为商业性的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缺乏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国把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政府财政对农保有不同额度支持。但在实践中,由于各地财政富裕程度不一,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一,所以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扶持力度也参差不齐。作为保险公司,同样存在对农保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等问题,所以在实践中形成了对利润大的险种积极开拓,对利润相对小的农保等缺乏推广、开拓的积极性,造成农业保险有政策、缺手段的状况。
通过农业补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的力度逐渐加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世贸组织允许的补贴规则相比、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还有不小距离,更有不小空间,农业保险相对滞后只是其中之一。所以,这次禽流感的发生,更应该促进我们对应付农业高成本、化解农业高风险的认识。随着国家财力和地方财力的不断增长,我们更有条件逐步扩大农业补贴、完善补贴机制,各地在农业补贴方面还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切实使农业补贴成为使农业发展、农民受益的有效政策工具。
“猪周期”猪价急跌养殖户亏损如何突围?
“猪周期”又一次来袭。
“最近,猪肉可真便宜。”常在南宁麻村菜市买菜的彭阿姨发现,春节前动辄10多元的五花肉,现在八九块就能买到。便宜的背后,是一轮让养殖户“心惊肉跳”的“过山车”式的挑战:从春节后开始,猪价接连“跳水”,养殖户“很受伤”。为降低损失,纷纷抛售小猪,宰杀母猪。
作为全国养猪大省的广西,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则达到了11.8%。与此相反,养猪饲料玉米等价格却小幅上升。广西平均猪粮比价4.64∶1,处于生猪价格调控预警红色区域。为此,广西启动一级响应收储生猪。
“一下上天、一下落地”,养猪业为何上演“疯狂过山车”行情?被业内称为“猪周期”的“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到底因何形成?如何求解?本报记者深入养猪大省广西展开调查。
“猪周期”又来袭
猪价“急跌”,养殖户抛售宰杀、深度亏损
“去年赚了钱,原以为今年多少也赚一些。没想到,到现在已经亏了30多万元。”在广西武鸣县吴桂康猪场,女老板磨晓桂满脸愁容。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统计监测数据显示,4月24日,广西平均生猪价格为631.07元/50公斤,与4月17日相比,下降0.3%;与4月10日相比,下降1.6%;与4月3日相比,下降5.1%;与上月同期相比,下降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则达到了11.8%。与此相反,养猪饲料玉米等价格却小幅上升。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副处长罗军介绍,作为反映生猪养殖盈亏状况基本指标的猪粮比价,呈持续下降趋势。4月,广西平均猪粮比价为4.64∶1,低于3月的平均猪粮比价4.88∶1,仍处于生猪价格调控预警红色区域。为此,广西紧急启动一级响应,对生猪进行收储。
猪价“跌跌不休”,让磨晓桂夫妇心惊肉跳,“猪价每天都在下跌,晚上都睡不着觉”。为了降低损失,他们决定“断臂求生”:将2000多头小猪低价卖了,还淘汰了150头母猪。现在,他们猪场里仅存栏生猪600余头,以及新购进的后备母猪200多头。如此一折腾,磨晓桂亏了30多万元。
据广西相关部门调查,目前广西生猪存栏量、出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均仍处于高位,预计二季度广西生猪行情不容乐观,仍将呈小幅下滑的趋势。
“猪周期”因何形成
规模小信息匮乏,“小养殖”对接不好“大市场”
“我们一年养多少头猪,只能跟着感觉走。走对了就赚钱,走错了就赔钱。”说到每年怎样决定养猪规模,磨晓桂这样说。经过此轮亏损,磨晓桂也反省:希望政府能尽快建立生猪养殖信息服务体系。
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在回答同一问题时表示,他们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等披露的信息来综合分析决定养殖规模。希望政府能完善信息采集功能,按季度、年度及时统计猪的数量,分析并公布生猪周期,也及时公布疫情并有效防治。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我国养猪业受到“猪周期”怪圈制约:猪肉价格大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价涨时呼啦跟进,价跌时割肉退出,每一轮“过山车”式市场周期,都会让养殖户备受煎熬。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梁雨祥分析说,在2011年的大涨之后,2012年的猪肉价格平缓下行。节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猪价跌速超出心理预期,养殖户开始集中抛售。再加上近期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和禽流感的影响,也对猪肉价格下滑造成影响。
据了解到“猪的生长有一定周期,一些养殖户,特别是散养的小户往往以现有的市场价格为标准去预期未来的收益。计划往往赶不上市场变化。”梁雨祥说,我国养猪业之所以难走出大起大落恶性循环的怪圈,根源就在生猪养殖过于分散,产业化水平太低,同时养殖业市场信息建设跟不上。这些使散养户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有利可图一哄而上,无利可图一哄而散,直接加剧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
养猪,不能再跟着感觉走
发展规模养殖,改变市场信息不对称
“养猪业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胆试行、推广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订单发展、保价回收,保证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的稳定。”扬翔公司董事长黄定寿说。
要破解“猪周期”,除了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养殖模式外,完善市场信息建设也是关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的市级农业局尚没有设立农业信息中心,机构设置不健全,工作人员也比较缺乏。
专项资金投入的缺乏,使信息工作处于“硬件不硬、软件不软、运行较难”的状况,导致了信息服务不到位。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缺失,养殖户就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梁雨祥分析,当前养殖业存在两个信息不对称:一个是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一个是“小养殖”与“大市场”的生产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养殖业信息体系建设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各部委之间的养殖业信息没有联网,不利于沟通和科学决策。其次也没有统一的信息采集布点。各部委布点、采点的密度不同,得出的数据也不同,影响了数据的科学性,也难于掌握养殖业的准确动态。他认为,要准确掌握养殖业动态信息,必须在乡镇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队伍和一批配套设施,这需要大量投入,也得加强培训,需要国家专项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应该建立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联通商务部、农业部、物价局等部门的全国养殖业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公布市场信息,为国家是否要进口猪肉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养殖户提供预警。”梁雨祥说。
梁雨祥认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
目前,广西正在建设覆盖全区1100多个乡镇的生猪养殖户信息网,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信息员,准确掌握每个规模养殖户的生猪存栏数、出栏数等信息。当下,小养殖户如何“过冬”?李志聪建议,可通过淘汰低产母猪等方式,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千万不要以降低饲料、防疫成本的方式来保护资金链,否则一旦发生疫情,更将血本无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严打肉类产品掺假售假
网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抓好当前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等工作。
会议要求,要稳定大宗农产品和“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继续落实生猪规模化生产扶持政策,通过增加国家和商业储备等多种方式加大猪肉收储力度,稳定猪价,提振养殖信心。抓紧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支持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畜牧良种补贴等资金,加大对生产大县的扶持,增加牛羊肉供应。严格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肉类产品掺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完善物价水平与居民低保标准的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生猪价格继续震荡 猪肉、禽肉库存量上升
网讯:今日全国出栏瘦肉型猪均价至12元/公斤,良杂猪11.6元/公斤,较去年同期13.75元/公斤跌12.73%;猪肉价格至20.14元/公斤,较去年同期22.66元/公斤下跌11.12%;三元仔猪均价24.89元/公斤,同比降25.61%;母猪均价1644元/头,同比降5.14%。
全国猪料比价为3.59:1,猪粮比价5.04:1,同比下跌21.24%、13.15%。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至-244元/头。
今日全国猪价稳中小幅回落。瘦肉型猪出栏价至6元/斤左右。近期由于天气转暖,H7N9流感疫情已明显减少,禽产品价格也略有抬头。不少屠宰企业及冷库看好后市肉品走势,开始建库存,猪肉及禽肉库存量明显上升。近期政府可能启动第二批冻猪肉收储,若当前库存较高,可能会对第二批收储产生影响。
生猪价格仍然低迷 无奈的养户寄望端午
网讯:最新消息当周猪粮比价持继续回升至5.27,连续第9周处在普遍认定的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6.00下方。据今日网友报价反映广东地区毛猪批发市场行情稳定,局部地区猪价上扬,茂名网友“今日猪价升了,大概升0.1元-0.2元/公斤”。不少养猪户都对不久后的端午节寄予希望,阳江网友“端午节也有很多猪要出的!估计大家会压栏到那个时候”。据今日东气象预报未来一周广东将持续阴雨天气,望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猪肉连降三月略有回弹 预计下半年会反弹
哈尔滨市猪肉价格连跌3个月,跌破了养殖户的心理防线。市物价部门监测,5月6日,全市猪肉的平均价为每斤9.98元,与2月12日的跌落分界点相比下降24.96%。尽管行情仍不乐观,但养殖户们还是嗅到了一丝价格回暖的迹象进入5月,每个拥有千头生猪规模的养殖场,出栏一头生猪比4月初少赔100元,这意味着,猪肉的行情有所回弹。
卖跌不卖涨
“现在出栏一头生猪赔200多元,比4月初少赔了100元钱!”生猪下跌的行情有所缓解,让巴彦县洼兴镇养殖户姜振志多少看到点希望。
据了解到其实,今年年初,猪肉价格已经发出“降”的预警信号。2011年下半年开始,猪价涨幅明显超出预期,养猪户大都赚了一笔钱,这也吸引了不少养殖户扩产,造成去年生猪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今年年初,虽然价格有所下降,部分养殖户惜售心理增强,养殖户普遍压栏,为2月份下半月猪价的快速下跌埋下伏笔。
猪肉同其他消费品一样,进入消费淡季就卖不动。春节长假后,“压栏惜售”的恶性效应显现,猪价跌速超出心理预期,养殖户恐慌心理加剧,集中抛售。
下半年或回暖
3月至6月是猪价触底期,经过几个月的市场消化,集中抛售的猪肉已经所剩无几。养殖户此时又对市场丧失信心,补栏减少甚至暂停补栏。时至下半年,省畜牧专家认为,猪市有望触底反弹。
专家认为,前段时间,最高的时候出栏一头生猪平均可达到200元的亏损。而到了今年中秋节前后,受节日效应的拉动以及生猪出栏量的缩减,猪价会出现反弹,养殖户有望走出亏损状况。此后,新一轮生猪养殖周期开始,四季度每头生猪盈利可能不会低于100元,明年猪肉价格有可能再次走高。
专家的预言依据是:持续走高的牛羊肉价格,势必造成消费牛羊肉人群的减少。“禽流感”也影响了消费者对禽肉的购买欲望。因此,猪肉的需求量将会随着其他肉类需求量的减少,而出现一定的增长,进而带动肉价上涨。
河南省大规模化养殖场扩张日趋理性
今年1月中旬开始,我国生猪价格由升转降,春节后进入快速下跌通道,3月6日猪粮比价跌破6:1盈亏平衡点,生猪养殖全面亏损。
据了解到在这一轮“猪周期”中,养殖场户、企业如何应对,对后市有着怎样的判断?政府主管部门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生猪生产?本版特刊出本报记者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生猪产销调查,期待能为广大养殖场户和业界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生猪养殖全面亏损
“现在养猪难赚钱,一边是养猪成本不断上扬,一边是价格一个劲儿地往下跌,不好往外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杨园村的养殖户老王一个劲儿地给记者倒苦水。
老王是一家小型养殖场的老板,还兼营饲料。他介绍,如今毛猪的收购价格在6元/斤徘徊,养猪户基本上都在亏钱。“仅饲料价格上涨就导致每头生猪饲养成本上升60~80元,现在有的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减少了饲料,改用泔水喂养了。现在卖一头猪,至少要亏50~100元。”
他的说法得到了河南省畜牧局的印证。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河南省36个价格监测点统计监测显示,截至4月17日,活猪价格已连续15周持续下跌,降幅达33%;而玉米价格仍继续保持2.31元/公斤的较高价格,猪粮比价跌至5.1:1,已连续8周低于6:1的全国平均盈亏平衡点,连续5周处于黄色预警区域。再加上人工等成本上涨,养殖业已进入高成本时代。生猪养殖全面亏损,农村散养户每养一头育肥猪亏损150~200元,每养一头母猪亏损200元;规模养殖户每养一头育肥猪亏损100~150元,每养一头母猪亏损150元。
市场产销形势严峻
每年春节后,是猪肉市场的季节性、规律性消费淡季。近年来,由于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扩大生产以及其他行业集团公司投资养猪业,在提高河南生猪生产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河南省生猪的出栏量。据河南省畜牧局统计,今年一季度生猪存栏4450万头,出栏2050万头,同比分别增长0.5%、5%。当前生猪生产基本平稳,市场供应充足。
猪价接连跳水 养殖户开始抛小猪宰母猪
“猪周期”又一次来袭。
“最近,猪肉可真便宜。”常在南宁麻村菜市买菜的彭阿姨发现,春节前动辄10多元的五花肉,现在八九块就能买到。便宜的背后,是一轮让养殖户“心惊肉跳”的“过山车”式的挑战:从春节后开始,猪价接连“跳水”,养殖户“很受伤”。为降低损失,纷纷抛售小猪,宰杀母猪。
作为全国养猪大省的广西,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价格下降幅度则达到了11.8%。与此相反,养猪饲料玉米等价格却小幅上升。广西平均猪粮比价4.64∶1,处于生猪价格调控预警红色区域。为此,广西启动一级响应收储生猪。
“一下上天、一下落地”,养猪业为何上演“疯狂过山车”行情?被业内称为“猪周期”的“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到底因何形成?如何求解?本报记者深入养猪大省广西展开调查。
“猪周期”又来袭
猪价“急跌”,养殖户抛售宰杀、深度亏损
“去年赚了钱,原以为今年多少也赚一些。没想到,到现在已经亏了30多万元。”在广西武鸣县吴桂康猪场,女老板磨晓桂满脸愁容。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统计监测数据显示,4月24日,广西平均生猪价格为631.07元/50公斤,与4月17日相比,下降0.3%;与4月10日相比,下降1.6%;与4月3日相比,下降5.1%;与上月同期相比,下降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则达到了11.8%。与此相反,养猪饲料玉米等价格却小幅上升。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副处长罗军介绍,作为反映生猪养殖盈亏状况基本指标的猪粮比价,呈持续下降趋势。4月,广西平均猪粮比价为4.64∶1,低于3月的平均猪粮比价4.88∶1,仍处于生猪价格调控预警红色区域。为此,广西紧急启动一级响应,对生猪进行收储。
据了解到猪价“跌跌不休”,让磨晓桂夫妇心惊肉跳,“猪价每天都在下跌,晚上都睡不着觉”。为了降低损失,他们决定“断臂求生”:将2000多头小猪低价卖了,还淘汰了150头母猪。现在,他们猪场里仅存栏生猪600余头,以及新购进的后备母猪200多头。如此一折腾,磨晓桂亏了30多万元。
据广西相关部门调查,目前广西生猪存栏量、出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均仍处于高位,预计二季度广西生猪行情不容乐观,仍将呈小幅下滑的趋势。
“猪周期”因何形成
规模小信息匮乏,“小养殖”对接不好“大市场”
“我们一年养多少头猪,只能跟着感觉走。走对了就赚钱,走错了就赔钱。”说到每年怎样决定养猪规模,磨晓桂这样说。经过此轮亏损,磨晓桂也反省:希望政府能尽快建立生猪养殖信息服务体系。
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在回答同一问题时表示,他们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等披露的信息来综合分析决定养殖规模。希望政府能完善信息采集功能,按季度、年度及时统计猪的数量,分析并公布生猪周期,也及时公布疫情并有效防治。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我国养猪业受到“猪周期”怪圈制约:猪肉价格大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价涨时呼啦跟进,价跌时割肉退出,每一轮“过山车”式市场周期,都会让养殖户备受煎熬。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梁雨祥分析说,在2011年的大涨之后,2012年的猪肉价格平缓下行。节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猪价跌速超出心理预期,养殖户开始集中抛售。再加上近期的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和禽流感的影响,也对猪肉价格下滑造成影响。
“猪的生长有一定周期,一些养殖户,特别是散养的小户往往以现有的市场价格为标准去预期未来的收益。计划往往赶不上市场变化。”梁雨祥说,我国养猪业之所以难走出大起大落恶性循环的怪圈,根源就在生猪养殖过于分散,产业化水平太低,同时养殖业市场信息建设跟不上。这些使散养户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有利可图一哄而上,无利可图一哄而散,直接加剧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
养猪,不能再跟着感觉走
发展规模养殖,改变市场信息不对称
“养猪业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胆试行、推广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订单发展、保价回收,保证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的稳定。”扬翔公司董事长黄定寿说。
要破解“猪周期”,除了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养殖模式外,完善市场信息建设也是关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的市级农业局尚没有设立农业信息中心,机构设置不健全,工作人员也比较缺乏。
专项资金投入的缺乏,使信息工作处于“硬件不硬、软件不软、运行较难”的状况,导致了信息服务不到位。农产品(5.66,0.13,2.35%)市场信息的缺失,养殖户就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梁雨祥分析,当前养殖业存在两个信息不对称:一个是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一个是“小养殖”与“大市场”的生产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养殖业信息体系建设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各部委之间的养殖业信息没有联网,不利于沟通和科学决策。其次也没有统一的信息采集布点。各部委布点、采点的密度不同,得出的数据也不同,影响了数据的科学性,也难于掌握养殖业的准确动态。他认为,要准确掌握养殖业动态信息,必须在乡镇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队伍和一批配套设施,这需要大量投入,也得加强培训,需要国家专项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应该建立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联通商务部、农业部、物价局等部门的全国养殖业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公布市场信息,为国家是否要进口猪肉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养殖户提供预警。”梁雨祥说。
梁雨祥认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
目前,广西正在建设覆盖全区1100多个乡镇的生猪养殖户信息网,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信息员,准确掌握每个规模养殖户的生猪存栏数、出栏数等信息。当下,小养殖户如何“过冬”?李志聪建议,可通过淘汰低产母猪等方式,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千万不要以降低饲料、防疫成本的方式来保护资金链,否则一旦发生疫情,更将血本无归。”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