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畜的无害化处理的三种方法介绍
时间:2013-03-18
来源:本网采编
连日来,媒体陆续报道黄浦江死猪事件,毫无疑问,死猪的随意处理会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在养殖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但只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病死禽畜的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这样才会有利于养殖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而对病死禽畜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多种,一般较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深埋处理
深埋处理,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深埋场。场地一定要选在远离居民生活区、禽畜养殖区、水体和水源,地质稳定,且在居民生活区的下风处,在生活取水点的下游,避开雨水汇集地,方便病死禽畜运输和消毒杀菌。
其次,一定要挖深坑。对大批量处理的病死禽畜,覆土后病死禽畜离地面至少要有三米深;个别处理的病死禽畜,覆土后病死禽畜也要离地面至少一米深,且要保证病死禽畜不被野狗等动物扒出来。
再次,一定要做好消毒杀菌处理。深坑一定要铺放大量的生石灰、烧碱等消毒剂,然后放一层病死禽畜撒一层生石灰,最后再覆土。覆土后,再对掩埋地周边喷洒消毒剂。
2、焚烧处理
焚烧处理一般为畜牧类养殖采用(如猪、牛、羊等),如果养殖场周围有采用焚烧炉的垃圾处理场,则可以把病死禽畜集中运输到垃圾处理厂,让专业的焚烧炉进行焚烧。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大规模养殖场等企业无害化处理病死禽畜。
对于附近无垃圾焚烧厂的养殖场或小规模养殖户,则可自行建造小型焚烧炉,配合利用沼气、木柴等生态燃料对病死禽畜进行焚烧,但需配套安装炉盖与废气导管,并在废气排出口安装简易的喷淋装置,以作净化废气用。另外,焚烧炉要建在远离水源和居民生活区的空旷地,且要在居民生活区的下风处。
3、自然分解处理
自然分解法就是建造一个容积大的带密封盖的水泥池井,池底不需铺水泥硬化,把病死禽畜投进池井里,再用盖子封紧井口,让病死禽畜的尸体自然分解。如果是疫病引起的病死禽畜,最好混合生石灰一起投池井内。
分解池的建造也要远离水源和居民生活区,虽然前期投入的成本比较高,但利用自然分解是无害化处理病死禽畜最环保节能的方法,处理能力也比较好,适合大量集中处理病死禽畜。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