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2-10-19
来源:本网采编
内蒙古乌海市生猪养殖规模扩大猪肉市场供应充
乌海市今年生猪养殖规模较去年略有增加,全年价格基本平稳。到目前,全市共有生猪养殖户296户,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13家,2家种猪场,其余都是家庭为主传统养殖方式养殖,商品猪现存栏3.6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542头。
我市年需求生猪约15万头(1500万kg)。三家生猪屠宰场日均屠宰生猪300头,年屠宰生猪11万头(1100万kg);另外,还需要4万头(400万kg)冷鲜猪肉(冻猪肉)才能满足全市猪肉市场需求。预计我市今年年末生猪出栏近4万头,市场供给率达26,67%,生猪缺口7万头主要从宁夏、东北、河北等地调入,冷鲜猪肉4万头主要从北京、天津等地调入。
美国研发可预测新生猪仔死亡率的新方法
为了提高新生猪仔的存活率,美国农业部在近日发布了一种既可以预测新生猪仔死亡率又可以提高猪仔接生效率的方法。
美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声称,该种方法可以通过一种测量技术获取怀孕母猪初乳量多少的信息。
“猪肉铅超标”:喧闹之后冷思考
“南京猪肉铅超标”事件终以“作者道歉”、“政府澄清”而尘埃落定。但回首这一事件“杂志发表—微博发力—媒体发酵”的传播路线,有一个教训是深刻的,即由于学术媒体与自媒体、传统媒体之间缺少“防火墙”,使原本纯学术问题日益网络化、复杂化,众声喧哗,加重了“还原真相”的社会成本。
那么,如何在不同媒体间筑起良性互动的“防火墙”,让学术的归学术、微博的归微博,共同传递正能量?
反思一:要尊重学术媒体的严肃性,承认其与自媒体、传统媒体的专业化差异
昨天,当得知3位论文作者“道歉”后,沈阳农业大学《养猪》杂志主编张永泰教授表示“不理解”。他对本报记者说,如果论文有问题,刊登论文的杂志和终审把关的我,都应该有问题、作检讨,可至今没人来找。
“作为专业杂志,社会上应该相信我们的学术判断能力。”这位沈阳农业大学原畜牧兽医学院院长对本报记者说,我至今不认识3位作者,论文是自然来稿。抽取的13份样本并不少,国家从没有对检测猪肉重金属含量做过样本量的规定。你不同意,可以写文章争论嘛!杂志,就是争鸣的园地。
关键是,论文并没说南京市场所有猪肉铅超标38.46%,而是说样本和部分猪肉的铅超标38.46%姑且不论参照标准合不合适,首先该问是谁发布“南京市场猪肉铅超标38.46%的”?是微博!让博主检讨才对!
“为什么不追究博主的责任?”张永泰不依不饶地指出,博主或许是“标题党”,故意吸引人眼球;或者不懂农业,理解偏离。隔行如隔山,专业杂志主要是办给专业人士看的,你“环保董良杰”看不懂,才正常,看懂了反而不正常。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任发政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专业杂志与受众面广泛的自媒体、传统媒体显著不同的是,对阅读者有专业要求,而且注重学术观点的交流和争鸣。因此,不能将学术媒体与自媒体、传统媒体等量齐观,混为一谈。只有形成尊重科学的共识,“圈内”“圈外”才能谈到一起。
反思二:自媒体、传统媒体要如实传播学术观点,学术观点也要经得起媒体质疑
“今后写论文,不仅要过发表关,还要过网络媒体的质疑关。”痛定思痛,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周岩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他的研究生吴萍告诉记者,以前写论文仅仅是为了发表,完成任务。“从没想过我的论文同社会生活、百姓感受有什么关系。”现在懂了,学术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群众。网友把我们1年前发表的论文找出来“挑刺”,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心。今后,每写一句话、每算一个数字,都要小心再小心,不让自己的疏忽大意伤了百姓的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也是大学校刊编辑,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养猪》杂志,还是大学校刊,只要是公开出版物,都应该接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和质疑。但这个质疑有一个前置条件,必须将原学术观点全程、全息、全景式呈现,不能按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转换式描述,一旦非专业表达,就会使原学术信息失真“南京猪肉铅超标”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就有这样的影子。
他认为,自媒体、传统媒体传播学术观点时,要紧扣原文,全面严谨,不能脱离原来学术基础,切忌断章取义、歪曲观点和事实。如果遇到恶意中伤式的传播,受害者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让人欣喜的是,事件双方都表现出理性自律的态度。继3位论文作者公开更正和致歉后,微博博主“环保董良杰”昨天早上也写下这样的文字“我对此也有失察之责,特此致歉。”想必,他的25万粉丝都看到了这句话。
反思三:责任意识,应是各媒体之间无形的“防火墙”
传媒学者、南京大学陈堂发教授对“南京猪肉铅超标”事件的传播关系做了分析。他认为,学术媒体与自媒体、传统媒体之间不该是铜墙铁壁,而应是可以相互穿越的“责任之墙”,看似无,实为有。
他说,学术媒体所呈现的学术研究成果、观点,往往具有探索性、争议性,而自媒体、传统媒体强调传播信息的新颖性、确定性。当涉及特定主体商业利益、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等话题时,自媒体、传统媒体对学术媒体观点应持足够谨慎的态度,尊重学术复杂性第一,满足公众需要第二。
昨晚9时,记者将陈堂发教授的观点通过微博转告“环保董良杰”。稍后,他连发记者3条私信,除表示认同外,还做了补充。他写道,除了自觉和责任意识,科普,也是消弭媒体与媒体、媒体与大众隔膜的妙药。学术和大众的界限越小越好,美国科普工作就要求缩小这个界限。他希望民间组织在学术开放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已经收场的“南京猪肉铅超标”事件,如果能继续引发人们对科学、责任、生命、健康、环境的持续反思,也算一场意外收获吧?关键是,心与心之间不能有“防火墙”。
10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10月17日,蔬菜价格降多涨少;成品粮价格稳中有降;食用油、肉类、水产品、水果价格微幅波动;鸡蛋、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猪后臀尖肉价格下降0.1%,猪五花肉价格持平;去骨鲜羊肉、带骨鲜羊肉价格上涨,涨幅均未超过0.1%,牛腱肉、牛腩肉价格持平;花生调和油、纯花生油、纯菜籽油价格下降,纯大豆油、纯葵花籽油价格上涨,波动幅度均未超过0。2%,大豆调和油价格持平;普通鲜鸡蛋价格持平,白条鸡价格下降0.1%;监测的21种蔬菜中,10种价格下降,4种价格上涨,7种价格持平。
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与9月30日相比,10月17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分别下降1。4%、1。5%;分地区看,超八成省区市猪肉价格下降。其中广东、福建、广西的猪五花肉价格降幅居前,分别为5.3%、5.0%、4.4%;云南、广西、广东、辽宁的猪后臀尖肉价格降幅居前,分别为3.8%、3.5%、3.4%、3.4%。
欧盟猪价走势持续疲软
尽管近期荷兰的猪肉价格有恢复性的上涨,猪肉价格从八月底的149p上涨到了如今的158p,但是对于欧盟来说,猪肉价格却是一片惨淡,德国最新的猪肉报价与上次相比下滑24欧分。
事实上,要填补猪农的养殖亏损,猪价还需要提升10p/kg,但是目前的猪价走势实在令人沮丧,尤其是圣诞节日益临近的时候。
2012年10月19日猪评:养殖户要防范秋病流行
据锐奇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2年10月19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4.48元/千克,较昨日上涨0.04元/公斤,涨幅为0.27%,较上周同期(10月12日)下跌0.08元/公斤,跌幅为0.55%(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6.19: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05,涨幅为0.81%,较上周同期(10月12日)上涨0.09,涨幅为1.48%(见图2)。
10月19日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上扬,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新疆,生猪平均价为16.15元/千克,最低地区为江苏省,生猪平均价为13.48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今日猪市又一次窄幅震荡,时值深秋,天气转凉。由于早晚温差、湿度变化较大,养殖户一定要注意秋天较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腹泻、今年部分地区一直存在的口蹄疫这些疫情,做好防范措施。望各大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
巴西生猪生产成本稳定
经过两个月的猪和家禽养殖高成本,猪沁研究部、巴西农业部和畜禽供应经过计算,9月份这些成本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家禽的成本变化为0.41%,达到184.26点,而猪的成本增加0.25%,达到183.56点。在这一年里,鸡和猪的生产成本积累分别为37.59%和28.23%。
9月份,家禽养殖成本受到饲料投入价格影响有小的变化。养殖床和暖气设备的投入价格,如木屑和木材,分别下降了13.57%和2.8%。先早在养猪成本中,由于这一期间的玉米和豆粕的价格稳定,所以只有微小的成本变化。
节后黑龙江绥化市生猪价格连降
据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价格监测中心监测,10月10日至10月16日绥化市生猪价格同10月2日至10月9日相比继续微幅下降,这是绥化市生猪价格节后连续两周下降。
据对绥化市肇东市、望奎县监测点监测,10月10日至10月16日绥化市生猪平均价格每500克为7.05元,同10月2日至10月9日的7.08元相比继续微幅下降,降幅为0.42%。
10月10日至10月16日猪粮比为6.08:1,同10月2日至10月9日相比缩小0.08个百分点;按养猪场实际购买玉米(混等)价格计算,猪粮比为6.24:1,比值较上周缩小0.03个百分点。按二等玉米和混等玉米价格计算猪粮比均在预警区外。
前三季度我国猪肉产量3754万吨
国家统计局上午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猪肉产量3754万吨,生猪存栏46822万头,生猪出栏49298万头。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728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3754万吨,增长5.2%。生猪存栏46822万头,同比增长1.9%;生猪出栏49298万头,增长5.1%。
生猪出栏量增长猪价面临调整压力
日前,根据布瑞克环球(北京)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10月份中国大宗农产品供求平衡表反映,全年度猪肉供应增加在4-5%左右,因4季度前期需求下降、供应偏多因素影响,猪价短期再次回落可能性较大。
该机构预计,生猪2012年全年出栏量为71427万头,考虑到今年3月末至5月份存在明显压栏情况,全年度猪肉供应增加在4-5%左右,饲料新增幅度接近5%,新增猪饲料700万吨,新增玉米需求在400万吨附近、豆粕120万吨。年度需求表现在1季度需求旺盛,2季度维持较为旺盛需求,3季度中后期需求减少,4季度需求转好。
节后山东生猪市场保持弱势震荡
据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对全省25个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2012年10月8日- 10月14日,活猪价格为14.06元/公斤,环比增长0.57%,同比下降23.176%。猪肉价格为23.36元/公斤,环比下降0.13%,同比下降21.72%。
双节后的第一周,山东省生猪价格稍有抬头,受大猪供应量和猪肉进口数量回落的影响,以及国家冻肉收储调控政策的释放,跌幅已经放缓,正在形成触底反弹之势,但涨幅非常有限,基本保持弱势震荡,涨不多也跌不多。猪肉价格并没有紧跟生猪价格,而是略有下降,在需求淡季向需求旺季过度的本期,需求幅度小,速度慢,但随着冬至以及春节假期的到来,也有望迎来小幅上涨。
这周全国猪料比价与上周持平仍保持在4.44:1,同比下降28.66%。全国猪粮比价则由于玉米价格的继续回落涨幅加大,从上周的5.82:1反弹至5.86:1,已经连续28周处于6:1-5.5:1,同比下降24.69%。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水平从上周的10元升至12元。去年同期盈利水平为607元/头。
10月8日- 10月14日,仔猪价格为19.00元/公斤,环比下降2.46%,同比下降30.73%。本周仔猪价格稍有下跌,仔猪收售情况一般,价格跌幅不是很明显。
我国生猪的发展可能面临着七大挑战
挑战一、将长期面临生猪保障有效供给的挑战。生猪在整个畜牧产品中是最重要的一项产业。人民生活中生猪是一个商品,同时和政治和社会稳定又是息息相关的,是政府始终关注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猪肉需求量增大,我们生产能不能保证供给将是长期面临的压力。
挑 战二、将长期面临生猪包括食品质量安全的挑战。人们对生猪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客观来讲,将来我国食品安全如果出问题,80-90%的可能是出现在畜牧业 产品方面。主要会出问题的,一个是添加剂,可能有一些违法添加,尤其是抗生素,还是未知的;还有一个是饲料原料,因为我们国家饲料原料和别的国家生产方式 不一样,我们是大量玉米、小麦生产国,收割以后直接加工上市,对于饲料源本身的检测没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这方面的压力是很大的。
挑战三、将长期面临生猪养殖用地资源紧缺的约束的挑战。现代化大规模猪场建设越来越快,用地空间越来越小,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带不来政绩,反而带来污染治理,有些政府甚至出现禁养或限养政策,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
挑 战四、将长期面临饲料原料供求紧张的挑战。我认为,在今后一个长时期,我们将面临饲料原料供求紧张,从长期趋势的发展来看,缺口还会逐渐扩大。当然缺口有 一个弹性,取决于小麦替代多大。从趋势上讲,供求趋势越来越紧,进口量是非常大的。前年进口是 5480万吨,去年年初我在江西做了比较分析,去年大豆进口要比前年要少,实践证明是对的。大豆始终依靠国外进口。原料是长期面临的问题。
挑 战五、将长期面临着养殖与环境污染的挑战。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越来越重要,环保要求无论从法律法规都会更加严明。但从现在情况来看,真正达到标准肯定会增 加成本,如果政府不研究出补贴政策来看,肯定难于解决。养殖业政策建议,如果政府不能把粪污治理象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那样来治理,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 生猪产业的问题。但更需要的是能够出台适应治理解决问题的政策,这就需要一些大政策。现在好多政策成为收入性的政策,不是生产能力的政策。要把政策着眼点 放在能力建设上,包括生猪产业,好的政策一定要发挥这样的撬动作用。在粪污政策上,节能减排,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问题,这是在政府出台政策之前始终面临的 一个很大困境。
挑战六、将长期面临市场波动的挑战。现在产业发展正逐步转向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在现实中有很多问题很难预料到的。无论从政府、养猪户养殖场 ,包括饲料企业。市场波动将是长期性的。
挑 战七、将长期面临着疫病防控的挑战。我们的养殖品种越来越单一,我们的养殖密度是不是合理?全国各地养殖同一品种猪,一有疫情传播快,防控难度提升。还 有,疫苗的生产赶不上新病种的生长速度。政府着眼点都放在重大疫病的防控,往往忽视了一般疫情的防控,结果一般疫情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总体来看,中国生猪业正在步入稳健发展轨道。今后关键还是科技进步、育种、饲料等等。现状是人才培养速度要跟上发展的速度。
我国肉类价格和国际粮价的关系
国际粮价的联动关系变得日益多元和复杂,除了供需基本面之外,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市场投机等因素都可能打开价格传导的通道。
美国农业部刚刚公布的10月份月度供需报告数据显示,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28.6亿蒲式耳,较9月份预估上调了2.26亿蒲式耳,这是近几个月持续下调大豆产量后的首次上调。
对于中国来说,饲料原料价格表现仍需视国际期货“脸色”。要减少国际粮价上涨的冲击,最为根本的举措还是立足国内粮食生产。
中国国有谷物研究机构表示,中国今年大豆进口量或达到5700万吨,其中10月预估进口量为425万吨。11月及12月进口将“超出预期”,因美国大豆期货 价格近期急剧下跌。2012年5700万吨的进口量将较2011年高出8.3%。10月预估数同比上涨11.5%,但环比降低14.5%。中国国家粮油信 息中心表示,9月结束的2011-12作物年度大豆进口上涨13.2%至5923万吨,为8年来最高水平。
有业内人士建议,要提高国内粮食供给水平,保障耕地的面积和质量,建设更多的高产稳产农田,加强科技对于提高单产的支撑,调动农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提高畜牧业经营水平是减弱粮价传导效应的重要措施。
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由于畜牧业发展落后,不能有效消化粮食价格的上涨,2003年以来,中国肉类产品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往往明显超过粮食,生猪生产价格上涨幅度一般都超过玉米。
联合国粮农组织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平稳之后,9月食品价格指数较8月份水平小幅上涨1 .4%,其中谷物价格增势较缓,而肉类价格强劲上涨。用粮耗型饲料的养猪业和养禽业的价格比8月份分别增长了6%和2%,显示粮价上涨对下游肉类产品的影 响逐步显现。提醒,虽然近期国内外粮油价格有所回落,但随着四季度农产品消费旺季的到来,粮价传导的可能性增大。
2012年10月1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2年10月1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2年10月1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