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饲养管理
  3. 蛋鸡

后备鸡群的体成熟管理要点

时间:2012-10-18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一 个体体重管理期(0~3周)

  育雏如育婴,O~3w雏鸡的生长发育决定了后期鸡群的,本质,经验表明,雏鸡1~3w体重和后期体重增长的相关系数高达70%,保证1~3w雏鸡体重达标至关重要。实际生产中主要通过做好喂料管理、饮水管理和个体管理,实现幼雏个体体重达标率100%的理想目标。

  1 喂料管理

  (1)喂料原则:少喂勤添,满足鸡群营养需要。(2)开食管理:①开食时间:初饮后2~3小时,以达到防止雏鸡脱水和增加卵黄吸收的目的;②饲料选择:选择强化幼雏颗粒料,其优点在于容易吸收、营养全面且提高雏鸡采食量;③开食效果评判:雏鸡开食后6小时嗉囊充盈度达到90%,开食后24小时嗉囊充盈度达到100%,说明雏鸡开食效果较好。

  2 饮水管理

  (1)饮水原则:饮水充足、卫生。①初饮管理。初饮目的:早饮水防雏鸡脱水,利于维持体内代谢平衡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初饮方法:饮水罐饮水,雏鸡上笼前2小时备好水,并在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0.1%的水溶多维,葡萄糖使用注意事项为添加量5%~6%,连续1~2天。②饮水卫生。饮水罐应每天清洗一次。进鸡前一天对饮水管消毒并冲洗,以后每半月消毒一次。过滤器每周反冲或清洗一次,并在使用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后立即清洗。 

  3 个体管理

  (1)管理原则:及时挑选,精细管理,将每只雏鸡养好,最理想的状态是个体体重全部达标,鸡群中不出现弱雏。

  (2)挑选和管理方法:①上笼前:挑出身体较软、体重偏轻、卵黄吸收不良、脐带愈合不好、精神差的鸡只,减小密度并放到温度高的位置饲养;②4~6日龄:挑出瘦小、体软、挣扎无力和精神差的雏鸡,如鸡群整体较差时,需要全部过秤分群;③分层时:及时将雏鸡群分为二层和三层,以减小饲养密度,促进雏鸡生长发育,分层同时可以将弱雏挑选出来;④免疫时挑鸡:免疫的同时,将体重偏轻、精神状态较差的弱雏挑出。

  二 群体体重管理期(4~14周)

  分群管理是对群体体重水平较差时的补救措施,当鸡群中鸡只体重达标率为100%,且均匀度在85%以上时,则没有必要进行分群管理。

  1 群体均匀度达标的重要性

  群体均匀度决定了鸡群产蛋率达到90%的日龄、高峰期产蛋尖峰高度和90%产蛋率维持时间。

  2 均匀度管理一分群管理

  (1)分群目的。便于对鸡群进行饲养管理,减小饲养密度,确保群体鸡只生长发育一致,提高鸡群合格率,促进体成熟一致。(2)分群时间。①28日龄分群:育雏结束前,对鸡群进行一次分群,可以参考头部颈部绒毛更换情况判断鸡只大小,通常4周龄发育正常的雏鸡颈部绒毛脱落完毕,并生长出新的羽毛,而颈部绒毛没有更换的雏鸡发育晚,体重偏轻,应挑选后单独饲养;②70日龄分群。对全部鸡只进行称重,按体重大、中、小分为3群,体重偏小鸡只放于中层,体重较大鸡只放于下层;③分群后饲喂方法。低于标准体重的鸡群,降低饲养密度,增加采食空间;增加饲喂量和饲料营养,促进弱雏骨骼发育和体重增长。超过标准体重的鸡群,采取限制饲喂的方法,防止过于肥胖,影响生产水平。

  三 转群期体重管理(15~16周)

  两段式“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鸡群于15~16周转入蛋鸡舍,在转群时期要稳定过渡,最大限度减小转群应激,保证转群后鸡群体重正常增长。

  1 转群目标

  转群后体重正常增长,不下降。

  2 转群措施

  (1)转群前做好准备工作。转入蛋鸡舍温度与育成舍温度接轨是转群后鸡群稳定过渡的基础;远途转群时,转群前不可断料,要饲喂充足,并保证鸡群采食量;转群前两天开始饲喂抗应激饲料或者投喂Vc等抗应激药物。(2)转群中规范动作,减小应激。抓鸡、装鸡时需抓双腿,动作要轻;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并做好防雨准备;远程转群要将车速控制在60千米/小时之内,防止车速过快或突然停车造成压鸡。(3)转群后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体重达标。转群后一周左右逐只称重,根据体重大小调整鸡群,分群饲养,对体重不达标鸡只及时采取措施。

  四 产前体重管理(17~19周)

  早分群、保两熟,产前体重管理期需重点做好大群分群工作,提高大群均匀度;做好光照管理,确保体、性成熟同步。

  管理目标:鸡群开产适时化、同期化;管理意义:开产体重差异越小,则性成熟越趋于同期化,产蛋高峰上得快、上得高。管理措施:转群后7天左右,避开免疫,鸡群稳定后便可以进行分群;为了减小应激,19~20w通过观察鸡冠大小进行分群;对体重不达标鸡群采取自由采食、增补维生素和料内喷水等措施增加采食量。

  五 上高峰体重管理期(20~22周)

  管理目标为鸡群体重周周达标,产蛋上升正常,需重点关注各种应激和条件性疾病对体重增长的影响:(1)减小各种应激:产蛋应激、环境应激、输精应激、光照应激、免疫应激等;(2)预防条件性疾病:包括脱肛、啄肛、输卵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等。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