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未来上涨道路 坎坷已达价格平衡点
时间:2012-10-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美国玉米消费占各自产量比例走势图
上周,东北、黄淮等地区,以及港口玉米价格均小幅下跌。国内和美国玉米期货价格均承压收跌。本文拟通过两个指标,从它们的历史走势图来判断玉米未来的大概走势,同时揭示其内在的关联逻辑。
首先,中国、美国的年玉米总消费量占各自年总产量的比例,判断我国自给自足的历史规律,以及美国消费的趋势。1986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玉米处于供不应求的时期主要处在2000年至2004年,比值均超过100%,不能满足的部分需求,原则上就需要进口或者释放库存。在此时段,我国并没有进口玉米,也就说明了是完全靠库存补给来满足国内的玉米需求。
从04年到08年,中国玉米的需求占产量比例始终处于100%线以下,表明4年的供过于求的状况。同时,在07、08年开始有少量的玉米进口。在09、10年又回到供不应求的状态,此时,玉米进口数量也开始激增,到去年虽然比值回落到100%以内,但是玉米进口量截至目前依然在显著增加。出现供给和进口互相矛盾的现象,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因前几年的消耗而补库存所致;二是国外玉米价格低于国内,导致了进口的冲动。
因此,我国玉米产量加库存完全能够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不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其次,我国玉米期货价格与美国玉米期货价格直接的差距(没有考虑汇率,直接相减)。趋势线显示,05年至08年底,处于一个盘整区间,意味着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价格平衡。但是,09年开始价差突破前期平台,开始大幅向上攀升,向上的斜率说明,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加速度要远超美国。
最后,结合上面的两段描述,我们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结论:
玉米价格上涨,需求旺盛并非是主因,主要是由于在08年以后,全球的宽松货币政策所为。而我国的4万亿投资,直接导致玉米价格大幅飙升,涨速超过美国等国家,货币流动性泛滥,目前处于一个新的价格平衡。
基于此,预测玉米的未来价格就较为简单。如果我国继续保持谨慎的货币、财政政策,不打破现有平衡,玉米价格就会因供需关系而逐步回落。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