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4. 豆粕

豆粕尚未到顶,油脂还需等待

时间:2012-08-29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导语:
  虽然短期身陷调整,但在美豆减产忧虑挥之不去、库存面临枯竭的背景下,国内豆类仍存在上涨的动能。

  美豆价格坚挺

  如果说去年底至今年4月初,CBOT豆类市场飙涨与2011/12年度南美洲大豆减产有关,那么6月份以来的拉涨行情便与2012/13年度美豆减产直接挂钩。天气、单产、总产、库存等成为市场炒作的支点,虽然都是老生常谈,但归根结底都在改变新季美豆的供需结构,正是因为库存急剧紧张,令“高价抑制消费”的言论不断失效。

  目前,市场对美豆炒作风格已完全颠覆了传统,即当美豆生长优良率下滑,期价便出现调整,而优良率的回升却令期价上涨。8月26日当周,美豆生长优良率由前一周的31%下滑至30%,CBOT大豆11月合约却在27日创出历史新高后出现回落,最终收跌0.5%。笔者认为,随着期价跨越一个个高地,交易商已失去了价格参考,更多的是在依据短期利空买入、短多出现而获利了结,操作节奏变得不太合乎逻辑,市场进入无序状态。

  不过,由于8月降雨难以改善美豆单产,作物长势已基本定型,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供需报告中对美豆库存紧俏命题进行了确认,对于接下来的9月份报告只需关注平衡表调整是否太过“难看”。但如果在9、10月份收割期间突现早霜、病虫害等问题,这将给予盘面较强支撑。WdJ

  豆粕尚未到顶

  尽管蛋白豆粕下游——生猪养殖景气度持续低迷,令价格正向传导极不畅通,但猪肉价格低位徘徊,令反向抑制作用同样未得体现。目前,政府又开始启动新一轮猪肉收储工作,可能会拖住猪价底部,在市场各方良好预期下,生猪养殖刚性需求依然强劲,生猪存栏量维持偏高水平,对于豆粕消费端口将起到相应保障。

  虽然近期“油弱粕强”的结构面临反复,但这包含了油脂行情强势启动的市场预期,令油脂补涨逐步兑现。不过,由于在豆粕现货进入“卖方市场”的当下,油厂挺粕意愿尚未改变,而随着后期大豆进口减少,9、10月份油厂开工率可能偏低,豆粕供应会更加紧张。据了解,当前饲料企业豆粕库存大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只要豆粕价格稍有调整,终端成交量便迅速放大,说明在高价面前补库需求仍在主导市场。另外,传言某油厂对饲料企业的远期豆粕销售合同指导价定在5000元/吨左右,这将对豆粕期价形成向上的牵引力。

  油脂接棒还需等待

  上周,油脂市场强势补涨,以棕榈油为龙头,原因在于马来西亚出口需求的改善。船运调查机构ITS和SGS的数据显示,8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较上月同期增长了5.7%-6.6%,出口复苏有助于期价上行。在油脂盘面大动干戈之后,市场预计未来油脂将有望接替豆粕大旗,引领整个板块进一步攀升。但是,目前这种补涨的兑现仅是技术上的修正,虽然随着双节临近,国内餐饮用油需求增加,油脂消费旺季即将来临,真要接棒却还需等待时机,估计要到9、10月份,且以豆油和棕榈油轮动接替的形式演绎。

  一方面,现阶段国内豆油商业库存高企,政府手中筹码充足,有助于油企价格汇报制度的开展,价格的限制性放开估计要等到消费旺季之后一段时间,届时可能出现国储“越抛越涨”的局面,从而确立豆油的领涨地位。

  另一方面,鉴于国际豆油和棕油价差已升至250美元/吨之上,远高于历史均值的80-100美元/吨,如果后期大豆和豆油可供出口萎缩,终端买家需求有望向棕榈油市场转移,从而修复两者价差,并使得棕榈油与豆油争宠且交替领头。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