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产业急需转型升级
时间:2012-07-31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近日,5家中国维生素C企业遭遇美国反倾销指控。针对这一消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等企业表示,企业相关部门和控股股东已协调处理,目前难以预计诉讼结果,以及对企业的影响。这些维生素C生产企业近年来已加快业务转型,以摆脱对原料药业务的过度依赖。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西药部副主任曹钢表示,国内原料药产能过剩现象明显,维生素C产量超出全球需求量。目前国内维生素C原料药产能达20多万吨,但全球需求只有约12万吨,这对产业的升级提出了新课题。
低端产能内部“起哄”
石药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鲁维制药是目前国内五大维生素C制造企业,五家企业维生素C总产能达到12万吨,约占国内维生素C行业产能的66.67%,接近全球每年12万吨的需求量,占据国际市场最高份额。
不过,份额优势并没有给这些企业带来价格方面的话语权。2008年7月,维生素C原料药价格最高达到每千克140元,此后4年来价格一路下滑,至2012年二季度,出口价格不到每千克30元,行业发展面临的过度竞争困局逐渐凸显。
据了解,维生素C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社会资本涌入,然而新建产能或新投产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缺少订单,产品大量出产后便以低价争夺订单,导致国内维生素C原料药出口形势不断恶化。
一位医药行业研究员认为,从行业国际竞争力建设的角度而言,低端产能的恶性竞争相当于维生素C产业的内部“起哄”,导致产业发展逐渐陷入困境。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恶化,不仅维生素C等原料药产品,国内上游资源类原材料及优势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多。业内人士表示,维生素C原料药、稀土等都是我国占世界市场份额较高的代表产品,同时也是面临贸易冲突最多的产品,这提示我国在原材料出口领域要进一步提升话语权。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