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上涨步伐放缓 国家政策抑制豆类价格上涨
时间:2012-07-30
来源:博亚和讯
当前美国正遭受50年以来最大的干旱,天气炒作极大推升了豆类整体价格,而由于品种合约特点,豆粕成为了联系内外盘的纽带。但是,在国内消费疲软以及南美丰产预期的拖累下,价格高企的豆粕市场产生了疲态,冲高之后呈现出强势振荡局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豆粕将由前期“快速上涨”模式转变为“进二退一”或“进三退三”模式,上涨步伐放缓。
近远月合约价差持续处于高位
6月份以来,美国出现大面积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美豆期价突破前期历史高位。美国农业部最新一期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当前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31%,水平与1988年大旱时相当,当时的旱情造成了20%以上的单产损失。依据最初43.9蒲式耳/英亩的单产进行计算,单产最大降低至35.1蒲式耳/英亩,这意味着后期美豆单产还有调降可能。最近Informa等研究机构开始调降美豆单产预期。
虽然干旱导致农产品(000061)价格大涨,但市场对南美大豆产量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近期,巴西咨询分析机构SafraseMercado发布下一年度展望报告称,巴西2012/2013年度大豆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8229万吨,将较本年度增长24%。在此情况下,大豆与豆粕的近远月合约价差将持续处于高位,短期内难有回调。
国内终端消费疲软
近期肉类市场处于消费淡季,禽肉及猪肉价格低位徘徊。生猪出栏价继续下降,至13.59元/公斤,养殖利润为-81.6元/头,与前期低位持平。农业部7月份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生猪存栏数为46207万头,与前期持平。在猪价见底企稳预期、前期疫病可能致后市供给不足以及仔猪价格下降降低了补栏成本等因素影响下,6月份生猪存栏量稳定,市场整体维持疲软状态,豆粕消费也相应疲软。
国家政策抑制豆类价格上涨
目前国家大豆储备量为1200万吨,相当于国内4个月的用量,较为充裕。2011/2012年度大豆收储结束以后,国家加大了针对2008—2011年陈豆的抛储力度,当前陈豆销售已进入尾声。近期抛储大豆的成交率几乎达到100%,且成交价格大幅上升至4250元/吨以上,买家对于大豆后期的乐观心态渐显。但是,国家对于大豆抛储频率仍然维持一周至两周拍卖一次,反映出国家对大豆价格的控制力度不减。近期有关部门再度约谈油脂企业进行限价也印证了这一态度。
在宏观面不稳、政策面抑制背景下,豆粕上行步伐放缓。同时,由于当前豆类整体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投资者需要警惕天气变动带来的回调风险。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