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50余万斤问题鸡肉流入市场
时间:2012-05-17
来源:半岛网
即墨两对夫妻搭档从养鸡场收购病死鸡,在家里加工成白条鸡和烤鸡,批发到批发市场;为扩大生意还雇民工扩大加工规模;其中即墨北安街道一对夫妻还加入亚硝酸钠和日落黄,8年间加工病死鸡50余万斤。这成为岛城去年查获的数量最大的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记者了解到,近日,即墨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四人有罪,并各处罚金。
法官告诉记者,即墨北安街道何家演泉村的周某伙同丈夫张某,看到收购加工病死鸡的生意不错,在家里设立加工车间,将收购来的病死鸡进行加工。生意做大后,还雇人到处收购死因不明的鸡。
平时,他们在家中用亚硝酸钠和双氧水进行浸泡,后加入日落黄 、白糖煮熟、烘烤,处理好后送到即墨市农产品(7.03,0.00,0.00%)市场销售 。经查,自2003年至2011年4月期间,张某夫妇将死鸡加工后对外销售共计50余万斤,获利20余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两名被告人在未办理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证等手续的情况下,明知有害还擅自加工病死鸡,其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20万元;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20万元。
法官告诉记者,2008年,即墨南泉镇崔家屋子村的崔某夫妇发现,即墨市普东镇、大信镇等地的个体养鸡户由于养殖不善,时常会有病死鸡,养鸡户很乐意将病死鸡处理,以此降低损失。于是,他们以每斤2元左右的价格收购病死鸡,每月收购2000余公斤。
两人将病死鸡拔毛后,将鸡浸泡在水池里,然后以每斤五六元的高价,将“美容”后的“白条鸡”销售到城阳水产品批发市场。“由于价格低,很受一些贪心小贩的欢迎,他们明知这些鸡来路不正。”法官说,崔某夫妇二人的买卖越干越大,还雇人来处理病死鸡。
2011年9月20日,即墨市畜牧、公安等执法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一举查处了这个加工病死鸡的黑窝点。为消除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将查获的违法动物产品全部焚烧并做了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执法部门根据崔某夫妇供述 ,将20余家出售病死鸡的养鸡场进行了查处,罚款 2.3万余元。
据崔某交代,两人生产、销售白条鸡共近4万斤,销售额18万余元。执法人员称,食用这样的鸡极易引起食物中毒和人禽共患病毒性疾病。最终,法院判定崔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九万元。判处其妻王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九万元。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