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2-05-11
来源:本网采编
猪肉价格创一年来新低拖累CPI下行
当前中国的猪肉价格与美国就业率一样,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内需很关心,将其视为全球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而关注内需的最佳途径,莫过于追踪主要食品的价格。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的40%是由消费贡献,而主要食品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可支配消费支出。
根据新华社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下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下降,4月下旬以来降速减缓,目前价格创近一年以来新低。此外,鸡蛋价格也比年初下降 9.3%。猪肉价格和鸡蛋价格的大幅回落,正是饲养规模上升的结果。根据农业部的相关统计数据,2012年3月生猪存栏数46167万头,比2月小幅增加 321万头,增幅0.7%,养殖规模的增加,导致饲养收益进一步下滑,多数饲养场已经进入亏损区间。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猪粮比为5.99,逼近盈亏平衡点5.5。发改委4月份已经预警表示,如果持续跌破平衡点,将启动猪肉储备计划。
猪肉价格的下滑将直接拖累CPI指数,市场预计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同比涨幅将较3月份的同比上涨3.6%有所下行,回落到3.2%至3.4%的区间。但由于仍然存在多种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二季度CPI涨幅很难回落到3%以下,而且最快在下半年物价可能出现反弹。
今年CPI总体走势呈现为前低后高,一季度CPI较去年四季度已下降0.8个百分点,预计二、三季度CPI将继续下行,随着各地陆续推出的居民阶梯电价、水和天然气等资源品价格改革措施,四季度将有所回升,全年 CPI同比涨幅在3.3%左右,较上年明显回落。价格改革可能会使物价下行速度放缓,但不会改变物价总体回落的趋势,且政府全年4%的物价控制目标中其实已为价格改革预留了空间,因此年内这一物价控制目标应可以实现。
湖北宣恩县多措并举 着力打造生猪调出大县
近年来,宣恩县发展生猪生产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出栏生猪37万头。今年初,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打造生猪外调大县,通过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年外调60万头肥猪的目标。宣恩县对整村推进扶贫和老区建设村的养猪户每户补贴5000元财政扶贫资金,以壮大这些村的生猪产业;争取到了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年到位资金240万元;对养猪大户贷款实行财政扶贫贴息,从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标准化规模养猪的资金需求。
宣恩县大力实施无公害养猪,做到养殖环节无污染;生猪的饮用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其生产过程通过农业部的无公害认证,并实行档案管理,落实可追溯制度,从而确保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质量达到无公害要求。对达不到这个要求的,依法进行处理。
宣恩县加强对养猪过程的监管,要求每个畜牧技术员联系10户养猪示范户,每户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目前,20名畜牧技术员联系200户养猪示范户,养猪示范户2011年出栏生猪2万头,今年前3个月出栏5000头;畜牧部门还对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实行挂牌管理,对其养殖过程不定期抽查监管,以确保猪肉质量安全。目前,全县挂牌管理1207户。 宣恩县正着手建设1个养猪大镇(沙道沟镇),椒园镇椒园村、万寨乡芷药坪村等12个养猪大村和一批养猪大户,养猪大镇年出栏肥猪10万头,养猪大村年出栏肥猪1万头,养猪大户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以带动全县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万寨乡芷药坪村的谭世绍现存栏母猪250头、大小胚猪800多头,去年出栏肥猪1500头,今年一季度出栏450头。
发改委:生猪价格连续下降十二周后止跌回升
发改委公告,4月25日生猪出场价格在连续下降十二周后首次止跌回升,每公斤为14﹒52元人民币,较上周上涨0﹒07%,猪粮比价为5﹒9?此外,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每公斤19﹒93元人民币,与上周价格持平,同比上涨0﹒35%?
湖北示阳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
湖北示阳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3日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是咸宁首家省第三家挂牌畜牧规模企业。
湖北示阳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后溪村村办企业。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种猪、仔猪和育肥猪生产销售的畜牧企业。公司在生猪养殖、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通过引入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生猪品种来源、投入品、防疫消毒、检疫、屠宰、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全过程记录跟踪,建立生猪质量可追溯制度,有效保障猪肉品质。
该企业是咸宁市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同时也是湖北省最大的零排放绿色生态养猪企业。公司于2009年被认定为咸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并于2010年获得农业部授予的“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荣誉称号。公司目前拥有能繁母猪3000套,年可出栏商品猪6万头,2015年公司产值将达到8亿元,净利润将达到1亿元。
山东临沭:生猪价格冲高回落
根据县物价局价格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显示,受“五一”小长假消费需求旺盛的影响,我县的生猪价格在“五一”前后小幅上涨,从四月中旬的6.4~6.5元/斤涨到了6.8元/斤左右,涨幅达到了5%左右。但是,在节后受生猪外调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又迅速下滑到6.5元/斤左右,价格水平与节前基本相当,在价格走势上走出了一轮小过山车行情。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猪肉的市场需求必定一路走低,短期看,生猪价格或许会是稳中有降的走势。
贵州生猪生产稳中向好
当前贵州生猪生产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生猪存、出栏实现双增长,农户养殖积极性较高。一季度,贵州生猪存栏比上年同期上涨2%,出栏同比上涨 6.1%。生猪出栏较高虽然有春节期间宰杀年猪的因素影响,但近期猪肉价格一直稳定在相对较高区间,养殖利润的上升驱动,使生猪存栏在节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共补栏生猪634.7万头,农户养殖积极性较高。二是猪群比上升,仔猪供应稳定。据调查,全省能繁母猪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持续走低,从 2011年四季度止跌回升,到今年一季度达159.6万头,猪群比上升至10.3,处于较为合理区间,为下一阶段仔猪生产提供了后续保障。
未来一段时期贵州生猪生产形势有望保持稳定。一是新一轮价格周期到来。始自2010年春节后一直低迷的生猪价格到2011年上半年发生逆转,仔猪价格和能繁母猪价格出现强劲反弹,甚至一度出现养殖户补栏困难的现象。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种猪养殖增加,2011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及仔猪供应得到缓解,市场供需相对稳定,猪肉价格进入一个新的周期。二是从目前生猪生产环节看,贵州省猪群比、猪粮比都处于正常范围。从生猪存栏结构分析,目前全省待育肥猪 921.4万头,15公斤以下仔猪455.8万头。受农户养殖习惯影响,在一、四季度为生猪出栏高峰,猪肉市场需求量较大;到二、三季度市场需求减小,生猪出栏也将减少,故生猪市场淡、旺季基本可以持平。考虑疫情、外调等各种因素,以及生猪的出栏周期,以此推算,贵州省今年生猪生产将保持稳定态势,猪肉价格将缓慢回落。
从全省生猪监测数据分析,生猪生产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四:一是散养户比重高,不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自2008年开展生猪监测以来,贵州省生猪生产散养户比重一直高居不下,生猪存栏量达到100头以上的养殖户比重不足10%。由于散养户养殖技术以及对市场的应变分析能力弱,导致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受到影响,价格周期缩短,养殖成本高,农户养殖利润空间小,养殖积极性不高。二是生猪头均重大,挤占养殖户利润空间。一直以来,贵州省生猪毛重都是全国最高,生猪头均重基本维持在每头120公斤左右,而散养户养殖肥猪更有高达每头200公斤以上的。从生猪的生长周期分析,120公斤以上的出栏肥猪利润空间很小,不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生猪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意义不明显。与生猪头均重过高相对应,贵州省生猪出栏率一直不高,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由于贵州省仍然以散养户养殖为主,生猪养殖在很多地方都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农户养殖年猪普遍,通常一头猪从年初养到年尾,然后作为年猪宰杀用,生猪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意义不明显。四是养殖成本上涨较快。近年来,生猪出栏成本不断增加,玉米、麦麸等为主要原料的饲料价格一路上涨,环保及人工成本也大幅上升,尤其是人工成本,人员工资上涨较快。另外,受疫病及养殖风险因素影响,日常防疫保健成本不断增长。由于贵州生猪养殖仍然以散户养殖为主,市场信息不畅,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用于生产的调整,在生猪养殖成本一直高居不下,养殖户利润空间不高的情况下,养殖户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造成行情的暴涨暴跌,从而影响生产者积极性和生猪生产的平稳发展。
江苏省淮安市生猪规模养殖场接近亏损边缘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新制定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新预案启动后淮安市生猪养殖情况如何?日前,市价格监测中心对淮阴区生猪养殖行业组织了专项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当前淮安市生猪养殖行业呈现两增一减,即生猪存、出栏增加,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减少,规模养殖场已接近亏损边缘。
生猪存、出栏增加。截至4月底,淮阴区生猪存栏16万头,同比增加10.34%;4月份出栏肥猪3.8万头,同比增加 2.56%。
养殖成本增加。4月份,规模养猪场平均每头肥猪(按105公斤计算)总成本1440元,去年同期成本1230元,同比增加17.07%。其中,饲料费用580元,同比增加11.11%;苗猪成本840元(每公斤28元,按每头30公斤计算),同比增加12.00%。
养殖效益减少。按4月份生猪均价计算,每头肥猪平均出售价格1522.5元(每50公斤725元,按每头105公斤计算),较去年同期售价1764 元(每50公斤840元)同比下降13.69%;4月份,平均每头生猪养殖利润为82.5元,而去年同期利润为534元,同比下降84.55%。
市价格中心相关人员分析认为,随着国内生猪市场供求关系转换,生猪养殖行业已处于亏损边缘,规模养殖场每头生猪利润从去年同期的534元剧减到目前的82.5元,只要生猪市场价格每50公斤再下降20元至每50公斤700元左右,就将进入亏损状态。
目前已进入夏季,随着天气渐渐炎热,猪肉消费将进一步减少,同时,作为生猪养殖行业的主力,规模养殖场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减少生猪存栏量、改善供求关系,因此市价格中心预测,今后两三个月内,生猪市场价格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江西万年县今年头四个月出栏生猪20万头
5月8日,笔者从江西万年县农业局获悉:2012年万年县在一手大力发展工业,做大做强园区企业的同时,另一只手大力发展贡米、生猪、珍珠和雷竹笋等特色农业。
据了解,截止2012年4月30日,该县共出栏生猪20多万头。其中,调往省外生猪12多万头,供港生猪2万头,创汇400余万美元。
重庆:关闭养猪场 送上新“饭碗”
因为环保不达标,重庆北碚区龙凤桥街道龙车村29户生猪养殖户被勒令关闭养猪场。10日上午,龙凤桥街道组织了8家辖区企业来到龙车村,为这些正面临谋生难题的养殖户们开了一场“现场招聘会”。
据了解,因养猪场设施不达标污染了水源,今年5月,龙凤桥街道龙车村29家生猪养殖户被该区环保局勒令关停,这也使得29个家庭面临如何谋生的困境。10日,龙凤桥街道组织正川玻璃有限公司、永发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辖区企业,带着近100个岗位将现场招聘会开到了龙车村的农家院坝。这些就业岗位分别为园艺、机修、数据控制等,截至当日下午,当地近20名村民与用工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性协议。在经过短期培训后,他们便可走上全新的工作岗位。
广西严查屠宰企业收购"病死猪"
5月10日,记者从自治区食品安全办获悉,2012年全区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方案已经出台,今年监管部门将围绕禽畜屠宰、调味品、餐具及食品包装材料等内容,开展6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据了解,今年全区各级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水产畜牧兽医、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将进一步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在畜禽及水产品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及禁用药物、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在火锅底料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加强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管理,严禁食品添加剂虚假标识标注,加大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治理力度。
此外,各监管部门还将有针对性地开展6个专项整治,包括重点场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农药兽药残留专项整治、畜禽屠宰专项整治、调味品专项整治、餐具及食品包装材料专项整治、保健食品专项整治。
在畜禽屠宰专项整治中,水产畜牧兽医部门牵头强化活禽、生猪(牛、羊)产地和屠宰检疫。商务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取消经整顿仍不达标、不符合设置规划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企业的定点屠宰资格,特别是设有冷库的屠宰企业,要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收购“病死猪”等不法行为,是否严格执行动物产品检疫、肉品品质检验等制度,肉品是否附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标志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严厉查处加工、出售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肉品等行为。
针对调味品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质监等部门将严格实施调味品生产许可制度和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调味品检测方法,实施重点调味品专项监测。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按职责分工,严格依法查处调味品虚假标识标注问题,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醋、酱油、料酒等调味品行为;依法查处和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
卫生部门将加强对餐具集中消毒单位消毒工艺流程、使用消毒产品以及消毒餐具包装和标签内容等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无证无照从事餐具集中消毒经营服务行为。针对食品用纸、塑料等食品包装材料、容器,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检测方法、标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查处使用不合格餐具、自行消毒不符合规范等问题。各地依法取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包装材料的“黑窝点”。
养猪亏损惨剧多地上演 十年猪价三“轮回”
"猪又没法养了,卖一车赔一车"……与1月末约18元/公斤的高价位相比,5月初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已跌破14元/公斤,养猪户直呼"赔不起"。
"卖一车赔一车"都是猪多"惹的祸"?
"猪又没法养了,卖一车赔一车。"山东省陵县富龙养猪场场长孙电庆说,他从2003年开始养猪,近日刚以13.6元/公斤的价格卖掉一车生猪,这个价格让他卖一头猪就赔40元。
这几日,广西陆川县紫恩养种厂负责人徐永广也愁眉不展,3000余头生猪正"嗷嗷待食",巨大的成本压力让他急于出手卖猪,但眼下的猪价又让他犯愁。"有些猪该出栏了,但现在猪价掉得厉害,真不舍得卖。辛苦养了大半年,到头来还要赔一两百元。"徐永广说。
记者了解到,近期出现了全国性的猪价下跌,导致这种亏损惨剧在多地上演。农业部5月2日最新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4.60元/公斤,比1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7.75元/公斤已下跌了17.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说,今年春节后,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截至4月11日,全国猪粮比价跌至5.99∶1,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地方养殖户已经出现明显亏损。
不少消费者也明显感受到了猪肉价格下降。"猪肉确实便宜了不少,五花肉才卖9.9元一斤,比之前便宜了2元多。"在北京一家沃尔玛超市购物的张景如说。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供过于求是导致本轮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从供给方面看,受去年猪价大涨刺激,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生猪存栏量增加,并且近期生猪疫情较为稳定,导致我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产量同比均增加。与供应增加相比,近期我国猪肉需求量相对固定,加之天气转暖,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淡季,需求量出现下降。
十年猪价三"轮回""猪周期"愈演愈烈
生猪价格每隔几年就会规律性波动一次,被业内人士称为"猪周期"。梳理近十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三个"猪周期","过山车式"价格变动剧烈。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这三个"猪周期"分别为2003年~2006年,2006年~2010年,2010年至今。
从生猪价格监测图看出,2006年以后,生猪每公斤波动价差大约由4元扩大至10元以上。
专家认为,散养户过多、供求"两张皮"、调控不科学等因素加剧了"猪周期"波动。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吴秋豪表示,当前散养仍占广东和我国生猪养殖的大部分比重,容易造成"行情好时一哄而上、行情差时一哄而下",加剧生猪存栏量波动。而生猪出栏量每变动1个百分点,就可能引起后期猪价六七个百分点的波动。
专家认为,供求"两张皮"也导致猪价波动加剧。美国、日本等国家猪肉价格波动较小,一个重要原因是根据国内消费量来确定生猪养殖量,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就能保持价格稳定。而目前我国供求不对接,需求相对固定而供给变化较大,容易导致猪价暴涨暴跌。
相关调控滞后,也导致猪价大幅波动。"近年来,我国出台能繁母猪补贴、收储冻肉等相关政策,促进了养猪行业健康发展。不过,有时有关部门的调控信息迟,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让我们无所适从。"山东滨州一位养猪20余年的养殖户说。
这位养殖户认为,猪价"波峰"时,仅靠赚取的"超额利润"就能吸引养猪户自动扩大规模,并不需要出台"能繁母猪补贴"等刺激政策,二者叠加将导致生猪存栏量畸形大增,为后市猪价大跌埋下"伏笔"。另外,猪价"波谷"时,仅国内供应量就已经超过需求量,若此时再从国外进口猪肉,无疑将进一步打压猪价,加速养殖户清栏,将大幅推高后市猪价。
"重涨"也"重跌"调控力求更科学有效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下社会各界"重涨"不"重跌"心态较为普遍。由于猪价与CPI正向联动关系明显,猪价处于"波峰"时,消费者往往叫苦不迭,国家有关部门也会果断出台措施进行干预,压低猪价。然而,猪价处于"波谷"时,有助于拉低CPI,消费者也乐于"坐享其成",有关部门出台措施抬高猪价的动力相对较小。
广西陆川猪养殖协会会长江庆儒认为,社会各界不仅要重视猪价上涨,也不能忽视猪价下跌。因为若在猪价暴跌之时不及时关注,猪价暴涨也将为时不远。
国家相关部委近日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并且由于猪粮比价已经跌破6:1的预警线,这一预案已经启动。"有了调控预案是好事,但还应到各地调研,听取养猪行业尤其是一线养殖户的意见,确保调控更科学。"冯永辉等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当前不仅应果断"救市"消除当前隐患,更要促进养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专家认为,规模化养殖是走出猪价暴涨暴跌怪圈的必由之路,未来应提高规模化养殖"门槛",改变养殖产业无序管理状态。由于养猪业没有明确的门槛,一旦猪价上涨,一些与养殖无关的企业就会纷纷进入养猪领域,造成猪价非正常波动。未来应该在环评、检测等方面设定"门槛",改变养猪松散的局面。
此外,在基本实现规模化养殖之后,应借鉴美国、日本等猪价波动较小国家的先进经验,实现供需对接。因为国内消费量往往保持稳定,若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国家就有能力将产量控制住,从而做到供需基本平衡,走出暴涨暴跌"怪圈"。
山东肉价大起大落 给后市埋下不稳定因素
2011年春节后,全省乃至全国的猪肉价格节节攀高,到去年6月,山东省猪肉价格达到顶点。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26日,山东省生猪价格达到18.82元/公斤的历史新高,同比涨幅达到86.15%。衡量养猪盈利水平的猪粮比价达到8.22:1的历史高点。据烟台畜牧部门调查显示,去年6月养猪户出售一头猪可净赚910元。
卓创资讯生猪市场分析师刘丽认为,2011年生猪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年底全国爆发大范围的猪疫病,生猪死亡率极高,使得去年生猪供应量偏少,引起价格普遍上涨。
随着猪肉价格和CPI涨幅一起在6月达到顶峰,如何让猪肉价格降下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去年像青岛等不少地市都投放了储备肉以平抑价格,同时我国还通过进口猪肉增加市场供应,使得猪肉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回落。”刘丽分析。在猪肉供应量逐渐增加后,养猪户的好日子便逐渐结束。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近一年内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会给后市埋下不稳定因素。最近出现一些养殖户惜售和淘汰生猪的现象。目前生猪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这将对下半年生猪补栏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后面的生猪价格。
天津猪肉价最高每公斤38元
本月初,市畜牧主管部门发布价格信息,涉农区县4月份生猪价格经过连续11周下降后开始企稳反弹,4月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4.84元,同比上涨1.02%。来自中国猪业网发布的价格信息,5月10日,天津韩家墅农产品市场白条猪的销售最高价格是每公斤23元,上海白条猪的价格则更高,每公斤达到了26元,国内各大农产品市场白条猪的最低价格也大都维持在19元左右。
本市零售市场猪肉价格仍然在每公斤20元以上。南开区部分菜市场和超市销售的猪肉,普通瘦肉为每公斤25元左右,五花精瘦肉则达到了每公斤38元,不少市民感到猪肉价格又贵了。
市畜牧专家分析,生猪价格止跌企稳的原因主要是玉米及原料价格持续上涨。4月份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平均价格每公斤2.33元,同比上涨14.21%,环比上涨7.52%。玉米价格的波动直接拉动了饲料价格的上升,育肥猪饲料平均价格每公斤2.87元,同比增长11.26%,环比增长2.73%。市畜牧专家分析,进入5月份后,由于饲料、劳动力、防疫等养殖成本明显上升,包括猪肉在内的畜产品价格将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2012年05月11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2年05月11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2年05月11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