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沙岭上秦立玉养鸡赚钱致富故事
时间:2012-05-10
来源:本网采编
阴县常路镇北楼村农民秦立玉在荒芜的青沙岭上大棚养鸡,不仅自己靠养鸡致了富,而且还带动40多户农民走上了 致富路。
秦立玉今年41岁。1991年春天,他从市场上了解到蛋鸡饲养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于是他从信用社贷款5000余元,在自家的庭院里建 了一个养鸡棚,购买了400只罗曼蛋鸡,试着搞起了蛋鸡饲养。在他的精心喂养下 ,蛋鸡日产蛋30公斤,当年就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扩大养殖规模,秦立玉在村西青沙岭养殖区内承包了7亩荒岭地,建起了养殖场。经过调查,他了解到周围肉鸡饲养户少,市场上肉鸡的价格又高,决定把养蛋鸡改为养肉食鸡。1996年10月,他又贷款8万元,建起2个占地2亩的养鸡大棚,饲养了3000多肉食鸡。然而,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防疫措施不到位,3000只肉食鸡死亡2500多只,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痛定思痛,他购买了《家禽养殖实用手册》、《养禽与禽病防治》等科学饲养书籍进行学习。并吃住在鸡棚旁边,一边认真观察和掌握鸡的生活习性,一边虚心求教于养鸡基地的技术人员,在技术上还得到了山农大张肆林教授的指点。冬去春来,他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养殖方法,掌握了鸡的疾病预防、饲料配制等技术,又信心十足地发展起他的养鸡事业。第二年,他养的第一茬3000只鸡,45天出栏,售出后一算帐,净赚1万多元。第二茬喂养了8000只鸡,又获纯利润2万多元。如今,秦立玉每年养肉食鸡5批,每批养鸡8000只,年纯收入7万元。
秦立玉富了但他没有忘记乡亲们。为使乡亲们尽快走上养殖致富之路,对前来请教养鸡技术的农民,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他们,并为他们提供优良种鸡以及售前、售中、售后的跟踪服务,他还经常把养鸡户召集到一起,悉心传授饲养技术和免疫防病知识。蒋家坪村农家妇女公鹃一心想养鸡,但苦于无资金。秦立玉知道后,帮助她建起鸡棚,赊给她鸡苗,在技术上手把手地教她,公鹃一年出栏肉鸡收入3万元。自1995年以来,秦立玉赊出的鸡苗折款和扶持款共3万多元,有40多户养殖户在他的帮助下致富,年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收入最高的在5万元以上。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