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仙桃市138家畜禽养殖户推行低碳环保生态养殖

时间:2012-04-27
来源:本网采编



  印象中的畜禽养殖场,不仅臭,而且脏。长埫口镇138家畜禽养殖户立下“保证书”,5月中旬前,建成沼气池、沉淀池、雨棚等设施,推行清洁生态养殖。

  长埫口镇有138家畜禽养殖户,仅有40家养殖户的排放达标。秧苗烂根、棉花死苗、鱼塘泛池……虽然富了养殖户,可近几年来,因环境污染,不少农户怨声不断。

  该镇农业办负责人说:“一家养殖场的污染物可致周围700亩田受害,养殖场非改不可。”从4月15日起,该镇给138家畜禽养殖户下了“军令状”:必须推行清洁生态养殖。

  国家补贴160万元建沼气池,养殖户叶云英自掏4万元完善环保设施。田李村的经叶养鸡场里,一个1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已初见雏形,工人们正在疏挖排水道,搭建雨棚。叶云英坦言:“以前环保意识弱,现在不解决污染问题,鸡场根本办不下去。”

  与其他的养殖户不同,马滩村鸡场的老板沈小平说:“一个人受益、别人受害的生意做不长。”2008年,养鸡场刚建起,沈小平就请来市畜牧局的技术人员来做指导,并按照要求建了50平方米的中型沼气池、搭了雨棚。请了专人专车将沼气池的有机肥免费送给当地农户,或打包销往湖南、武汉等地。

  办场四年,沈小平从未担心因为环境问题与村民产生矛盾。现在,其鸡场养殖规模已达58000只,中型沼气池产出的沼气可供附近一家40人的砖瓦厂生产生活使用,不仅环保,而且低碳。他说:“今后养殖规模扩大了,环保设施还会不断跟上。”

  记者了解到,这种清洁生态养殖技术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来实现环保与养殖“双赢”目标——产前建沼气池、化粪池,产中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实行雨污分离。同时,产后积极鼓励养殖户将畜禽粪便加工为有机肥,拓展畜禽粪便回收利用渠道和有机生物肥料使用领域。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