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跌破盈亏平衡点 探寻猪价暴涨暴跌背后
时间:2012-04-26
来源:本网采编
“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的猪肉价格一直以来被称为“三年走势”,然而今年有些反常。在经历去年火箭式上涨之后,今年并未出现百姓和养殖户预期的“平局”,转而掉头向下,直至跌破盈亏平衡点。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今年春节过后的猪肉价格已连续11周回落,累计跌幅已将近14%,截至目前,全国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地方养殖户已经出现明显亏损,为此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近日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并启动预案,提出将适时启动政府冻猪肉收储工作。究竟猪肉价格缘何频繁出现暴涨暴跌、既成的调控措施效果如何外,监管层又该如何更好地破解这种怪圈?
尴尬现状
猪贵伤民 猪贱伤农
探寻原因
疫病推波助澜 政策放大周期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疫病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之下,可能酝酿出新一轮的暴涨行情。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由于春节前腹泻疫情造成子猪大量死亡,根据生猪养殖周期,最早4月中旬之后,90千克以上的大猪供应将会出现不足,从而推动猪肉价格的持续走高。此外,随着“五一”假日临近,猪肉消费需求将会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拉高猪肉价格。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认为:“猪疫情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疫情近年来逐年加重与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不无关系,导致疫情泛滥的可能性变大,成活率的降低,使得猪肉供应环节出现了不应该有的缺口。”
赵萍认为暴涨暴跌还有以下一些原因:“一方面是猪肉周期影响,前年去年猪价回落,造成现在出栏率下降的局面。 另一方面,人工成本、玉米等饲料成本上升也是推高猪肉价格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方面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干预对猪肉价格波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赵萍直言,“此前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由于疫情导致猪肉供不应求,国家进行了能繁母猪的政策补贴鼓励生产,由于猪肉上市需要一个周期性过程,大量母猪补栏使得供求关系中供大于求,导致去年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回落,养殖者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损失,这种政策干预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的平衡性,对农户养殖者的损失较大”。
对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也认为,政策的干预容易给养殖户造成错误的价格信号,破坏市场的自身调节。“像市场上除猪肉以外的鸡肉、羊肉等肉类产品,政策很少干预,反而价格一直都比较稳定。”
破解之道
规模化养猪 市场化管猪
每当猪肉价格涨跌幅度考验到人们承受底线的时候,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会出手救市。
暴涨暴跌似乎成了我国猪肉市场的一种常态。有统计显示,在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猪肉价格大约经历了8次周期,每次周期持续时间为3-4年,波峰价格比波谷价格高出近1.5倍。养殖者陷入了“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的怪圈。
如何破解这种暴涨暴跌的价格怪圈,专家认为,规模化养殖、市场化管理,并减少政策的过度干预是走出价格怪圈的努力方向。
赵萍认为,规模养殖的优势在于技术、卫生、饲料等方面条件更加专业化,相对成本也低。大规模养殖的必要性还在于,小型的农户养殖与收购猪肉的加工企业在议价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规模养殖能够形成匹配的供应价值链。
对此,赵萍进一步表示:“政府对能繁母猪进行补贴等政策来干预生产规模,反而导致市场反应能力下降,做出错的预判造成损失。因此,政策如果能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向低保人群等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等方式来保障生活基本需要,反而要比补贴猪农来得更实在。”
王军则表示:“政策的着力点反而应当着力在规模化发展上面,资金、土地、税费政策向规模以上养殖户倾斜,分散的养殖方式并不符合农业发展方向。如将过剩的社会资金引导到这个领域,产生更多的规模效益,这样承受风险的能力才能加强。”
近来,“先卖后养”的生猪期货模式又在一些地方开始了探索性尝试。“将生猪产品纳入到期货市场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市场化管理方式,”王军认为:“期货交易本身就是一种化解风险、应对风险的工具,广大交易者能够通过交易对未来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从而规避现在这种暴涨暴跌的循环。”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肯定了用生猪期货的操作方式来稳定猪肉市场,“交易者可以通过对猪肉价格的预判采取卖空或做多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弥补损失”。
近五年来猪肉价格涨跌走势及调控举措
2007年7月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发改委等三部门推出8项措施来稳定价格;同月,国务院常务会部署促进生猪市场供应等工作。
2008年3月 猪肉价格攀升至每公斤22.82元,迎来价格拐点走向下行通道。
2009年1月 短暂平稳上升之后立即又跌入下行通道。1月9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出台《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
2010年6月 猪肉批发价格又下挫到了每公斤14.55元的谷底。商务部从当年4月到6月开展了连续四批中央储备冻猪肉。
2011年7月 针对上半年猪肉价格飙升,国务院再次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对策,促进生猪生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4月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并启动预案。(北京昊越养殖有限公司王飞/制表)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