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姚民仆:规模+标准是产业化经营的战略原则

时间:2012-04-20
来源:兽药营销网



  中国的畜牧业发展水平处在低水平发展和缓慢的工业化进程之间。如果对中国畜牧业做一个评价,那么我认为在饲料生产和饲料设备的研发方面,我国同国外的差异是90分和100分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工艺和软件的管理差一些;食品加工包括深加工,我国和国外是80~85分和100分的差异;但是,我们的养殖水平,我认为大概在40分,还差60分。
  我认为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品种,我们的肉猪、肉鸡、蛋鸡、鸭主要还是依赖进口,而地方品种,在保种、选育等方面做得还很差;其次是用药,比如美国养猪量只有中国的1/7,但是他们使用金霉素的量同中国一样是3万吨。我问美国人,为什么他们使用那么多的金霉素。美国人说,中国人滥用抗生素,其实金霉素就是挺好的东西;最后,中国有70%~80%的猪舍造得不合标准,比如漏风。在德国,他们猪场地下还保温。他们认为,不保温就是能源最大的浪费。
  在国外,为什么一个农民可以养3000头猪,一是他们猪舍做得很好,保温好;二是,他们自动化程度很高,人就不怎么跟猪接触;第三,他们专业化服务很到位,比如清粪、拉猪、消毒、繁育环节等等,都有专人去做。
  未来,规模+标准是产业化经营的战略原则。没有标准和规模,也就谈不上战略选择。所以,中国养猪要从品种、营养、环境三个方面下手,尽快提高技术含量;要把品牌、营销、服务作为重点战略选择;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在政府做市场服务的前提下,通过公司+农户(农场、合作社)实现产业化组织职能的重新定位。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