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4. 豆粕

4月11日豆粕大豆早盘分析摘要

时间:2012-04-11
来源:天琪期货



  【早盘提示】西班牙国债利率继续攀升,加上中国进口数据差于预期,欧美股市大幅下挫,原油和基本金属跌幅较大。从第一季度国内数据来看,通胀仍有隐忧,外贸再度实现顺差降准迫切性减弱,维持工业品空单持有的建议,农产品也应适当调整仓位。

  【股指今日观点】300指数昨日实现日内反转走势,在朦胧的基本面利好预期下,市场短期反弹意愿较强,指数重心连续多日横盘。建议趋势空单暂时离场,日内谨慎交易为主。

  【债市日评】昨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投相对活跃,质押式回购交易量明显缩减,整体已连续3日缩量。债券市场收益率涨跌互现,国债曲线关键期限下行约1-3BP。固息金融债双边报价收益率在2-10年多数期限出现上调,长端尤为显着。3月贸易数据并未给市场以方向,现券继续窄幅波动,期待基本面给予进一步指引;资金面情况尚好,令中短债表现稍显活跃。由于本周还有多项经济数据以及新增信贷数据可能公布,市场观望气氛偏重。(刘弘毅)

  【谷物】周三国内小麦有望继续延续小幅上涨的走势,操作上多单可继续持有。董建业。

  【玉米今日观点】(CBOT)玉米合约周二收低,因股市下跌,且此前公布的美国4月供需报告称,2011/12年度美国玉米结转库存较分析师预估均值高出10%。昨日港口玉米稳定,东北、华北两大产区玉米涨跌互现,随着后期北方产区气温逐步回升,玉米的整体上市量将逐步增加,供给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操作上建议投资者持有少量空单。(唐少明)

  【大豆进出口动态】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为3%,大豆出口关税为零。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累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同比增长28.8%。2011年全年累计进口大豆5264万吨,累计数量同比下降3.9%,累计金额同比上涨18.9%。2011年食用植物油累计进口657万吨,累计数量同比下降4.4%,累计金额同比上涨28.0%。2012年1月进口大豆461万吨,2月进口大豆383万吨,3月进口大豆483万吨,1-3月累计进口量1333万吨,数量同比增加21.6%,金额同比上涨11.6%。(于瑞光)

  【大豆基本面】 美国农业部新月度供需报告中存在的利多因素一度推动美豆再度刷新反弹高点,随后在周边市场整体弱势影响下美豆也出现获利了结情绪,周二CBOT大豆期货市场小幅收低。美农业部最新月度供需报告如市场预期般再度下调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自去年12月以来,美农业部已将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下调12%,将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下调13%,显示南美旱情对产量造成的影响相当严重。美农业部在报告中小幅调降美豆结转库存量也与近期美豆出口需求攀升相关。整体来看,全球大豆供应紧张的局面呈现进一步加剧状态。周二国内豆类市场呈现先抑后扬走势,整体上仍维持向上走势。产区大豆现货市场维持稳中偏强局面,国储依旧是市场销售的主渠道,农户所存大豆不多。沿海豆粕价格跟盘小幅上涨,终端销售的食用油纷纷提价,油厂压榨收益明显好转,警惕政策调控措施可能对市场的影响。(于瑞光)

  【连豆今日操作建议】 周边市场整体走弱带动美豆冲高回落,短期可能进一步调整,但全球大豆供应紧张局面将明显压缩市场回调空间。连豆振荡上行,期价接连创出反弹新高,市场仍处于反弹走势。预计今日连豆市场可能受到周边品种拖累,盘中呈现弱势振荡走势,建议投资者合理控制仓位防范短期调整风险,大豆趋势型多单仍可适量持有。预计今日大豆1301合约上方阻力位4760,下方支撑位4710。(于瑞光)

  【连豆粕今日操作建议】 美豆高位振荡,全球大豆供应偏紧这个大题材仍是市场的重要支撑力量。国内豆粕市场多空争夺激烈,主力资金继续向远月移仓,远期大豆进口成本攀升及国内需求预期改善仍是资金看涨的重要理由。预计今日连豆粕跟随周边市场弱势低开,盘中仍有望获得买盘支撑,建议投资者合理控制仓位,豆粕趋势型多单可适量持有,高位追涨仍需谨慎。资金移仓过程中可关注远月合约的溢价效应,卖近买远套利单可择机入场。预计今日豆粕1209合约上方阻力位3400,下方支撑位3350。(于瑞光)

  【油脂今日观点】昨夜报告进一步大幅下调南美产量预估,供给偏紧的题材会一直贯穿整年,奠定全年的偏强基调。昨夜对欧债担忧重燃,拖累豆类市场下滑,今日油脂多单逢高减持,回调吸纳仍是后市操作主线。(杨久尊)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