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蛋鸡饲养管理
时间:2012-03-23
来源:本网采编
春季舍外气温逐渐升高,自然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是鸡产蛋较为适宜的时期,也是一年育雏的关键。但此时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开始大量繁殖,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这样在不同阶段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雏鸡饲养管理技术
1.1春雏 每年3-4月份孵出的鸡为春雏,这个时期白方气候逐渐转暖,对雏鸡生长非常有利,育雏成活率高,新鸡到当年8-9月份开产,此时正是上年老鸡产蛋下降季节,能弥补淡季市场鲜蛋供应的不足,且产蛋期能延续到第二年秋末才换羽停产,经济效益较高。
1.2晚春雏 每年4月下旬-5月份孵出的鸡为完春雏,这时气候转暖,管理省事,降低了保温成本,育雏成活率较高。新鸡在当年秋末冬初开产,高峰期在春节前,鸡蛋价格较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3高温育雏:由于雏鸡刚出壳后卵黄没有吸收好,体质较弱,抵抗力差,采用高温育雏能促进卵黄吸收,降低死亡率。第一周35-36℃,往后每周降低2℃。
1.4保持一定的湿度:由于育雏期温度较高,舍内湿度较低,容易干燥,造成尘埃飞扬,极易造成异物性气管炎,因此,应定期增加湿度,可带鸡喷雾消毒、也可在炉子上放一铁盆,定期放入含氯消毒剂,达到消毒和增加湿度两个目的。一般育雏期湿度为65~70%。
1.5断喙:断喙的目的是为了防治发生啄癖,一般第一次在6~10日龄,第二次在14~16周龄,用专门工具将上喙断去1/2~2/3,下喙断去1/3。有的养殖户怕发生啄癖,一次断去太多,上喙变成肉瘤,严重影响采食和生长;也有的舍不得断,到产蛋时发生啄癖。
1.6通风:1~2周以保温为主,但不要忘记通风,第3周应增加通风量;饲养后期随鸡生长速度的加快,鸡只需要氧气亦相对增加,此阶段的通风换气龙为重要。春季应在保温的同时,定时进行通风换气,以减少舍内尘埃、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舍内湿度,使空气保持新鲜,从而达到减少呼吸道、肠道疾病发生的目的。
1.7疾病预防:育雏期容易发生的疾病有鸡白痢、脐炎、肠炎、法氏囊病、球虫等,应定期投放药物预防,同时做好防疫工作。
2 后备鸡群生长发育的调控
后备鸡群体型、体重的达标与否、均匀度的高低、性成熟的早晚直接影响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鸡经济效益的高低。
2.1体重控制:由于鸡的骨骼在最初10周内生长迅速,8周龄雏鸡骨架可完成75%,12周龄完成90%以上,之后生长缓慢,至20周龄骨骼发育基本完成。体重的发育在20周龄时达全期的75%,以后发育缓慢,一直到36~40周龄生长基本停止。
2.2限饲:为了避免出现胫长达标而体重偏轻的鸡群、胫长不达标而体重超标的鸡群,在育成期就要对鸡群进行适当的限制饲养。一般在8周龄时开始,有限量和限质两种方法。生产中多采用限量法,因为这样壳保证鸡食入的日量营养平衡。限量法要求饲料质量良好,必须是全价料,每日将鸡的采食量减少为自由采食量的80%左右,具体喂量药根据鸡的品种、鸡群状况而定。
2.3光照控制性成熟:为避免出现早产、蛋小、脱肛、推迟开产现象的发生,在育成期必须控制好光照。为促其产蛋,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应进行光刺激:一是体重达开产体重时,以增加光照来刺激其产蛋,促使卵泡的形成,抑制体型体重的继续生长,从而提高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蛋料比。二是当群体产蛋率达5%时,及时给于光刺激,以满足其生殖发育的需要。三是如果是轻型蛋鸡达20周龄时仍未见蛋,应及时给予光刺激来提高产蛋量。
3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
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
3.1上笼:现代高产杂交配套蛋鸡一般在120日龄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00日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修喙、分群等工作。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数。如过早则影响生长,聊城一养鸡户于60日龄时过早上笼因鸡太小,水槽太高,喝不上水而造成大批死亡。
3.2分类入笼:上笼后及时淘汰体型过小、瘦弱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对于体重相对较小的鸡则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南侧笼内适当增加VE、微量元素、优质鱼粉等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但喂料量应适当控制,以免过肥。过大鸡则应适当限饲。
3.3免疫接种:开产前要把应该免疫接种的疫苗全部接种完,流感灭活苗应接种两次,相隔30天左右,喉气管炎疫苗最好擦肛。接种后要检查接种效果,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接种效果,使鸡群有足够的抗体水平来防御疾病的发生。
3.4驱虫:开产前要做好驱虫工作,110~130日龄的鸡,每千克体重用左旋咪唑20~40毫克,拌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2天以驱除蛔虫;每千克体重用硫双二氯酚100~200毫克,拌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2天以驱绦虫。
3.5增加光照:体重符合要求或稍大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可在16~17周龄时将光照时数增至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30分钟直至光照时数达到16小时,而体重偏小的鸡群则应在130日龄,鸡群产蛋时开始光照刺激。光照时数应渐增,如果突然增加的光照时间过长,易引起脱肛;光照强度要适当,不宜过强或过弱,过强易产生啄癖,过弱则起不到刺激作用。开放鸡舍育成的新母鸡,育成期受自然光照影响,光照强,开产前后光照强度一般要保持在15~20勒克斯范围内,否则光照效果差。
3.6更换饲料:开产前2周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为使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产蛋鸡疲劳症的发生,增加光照时要将育成料及时转换为产蛋前期料(含钙2%)或产蛋高峰料(含钙量为3. 5%)。
4 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
蛋鸡的产蛋期最适宜温度一般在13℃-23℃,低于5℃时,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消耗增加。因此,在气候多变的春季,要使蛋鸡保持稳产和高产,就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4.1保温与通风:春季虽然舍外气温逐渐升高,但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产蛋鸡每日采食量、饮水量较多,排粪也多,空气易污染,影响鸡的健康,降低产蛋率。因此,必须注意通风换气,使舍内空气新鲜。在通风换气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温。要根据气温高低、风力、风向而决定开窗次数、大小、和方向。要先开上部的窗户,后开下部的,白天开窗,夜间关闭,温度高时开窗,而温度低时关窗,无风时开窗,有风时关窗。这样可避免春季发生呼吸道疾病,又可提高产蛋率。
4.2光照管理:春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必须补充人工光照,以创造符合蛋鸡繁殖生理所需要的光照。方法是将带有灯罩的25瓦或40瓦灯泡(按每平方米3瓦的量计算)悬吊距地面约2米高处,灯与灯之间距离约3米。若有多排灯泡应交错分布,以使地面获得均匀光照和提高电灯的利用率。要采取早晚结合补光法,补光时间相对固定,防止忽前忽后,忽多忽少。要保持蛋鸡的总光照时间为15-16小时。
4.3提供充足的营养:高峰期的产蛋鸡,当产蛋率在85%以上时,每日蛋白质进食量应为18克,代谢能为1.26兆焦,因此饲料中每千克饲料中含代谢能11.56-11.95兆焦、粗蛋白质17%-18%、钙3.6%-3.8%、磷0.6%,为了保证产蛋鸡所需的能量,饲料中的麸皮应低于5%,在2-3月份可添加2%的油脂。
4.4添加预防药物:由于新母鸡产蛋高峰来的快、持续时间长,应在不同阶段添加预防药物,防止发生输卵管炎、腹泻、呼吸道等疾病。如济南某养鸡户饲养的4000只鸡,高峰期由于长期慢性腹泻而忽视治疗,造成鸡冠萎缩,产蛋下降。
5 产蛋鸡后期饲养管理
产蛋鸡后期体重几乎不再增长,产蛋量逐渐下降,蛋壳质量逐渐变差。因此应及时调整饲料营养,加强管理。
5.1补钙:要使鸡尽量多产优质蛋,合理供钙尤为重要。一个正常蛋壳约含2-3克钙,但钙在体内的存留率仅为50%-70%,因此产1枚蛋需4克钙,需求量较大。如果钙不足会促进吃料,使饲料消耗过多,母鸡体重增加,使肝中脂肪沉积增多,造成脂肪肝。如饲料中钙过于饱和,会使鸡的食欲减少,影响产蛋率。如饲料中钙严重不足会使蛋壳变差,软壳蛋和无壳蛋增多,甚至使母鸡瘫痪,发生笼养蛋鸡疲劳症。后期饲料中钙的含量42-62周龄为3.60%,63周龄后为3.80%。贝壳、石粉和磷酸氢钙是良好的钙来源,但要适当搭配,有的石粉含钙量较低,有的磷酸氢钙含氟量较高,要注意氟中毒。如全用石粉则会影响鸡的适口性,进而影响食欲,在实践中贝壳粉添2/3,石粉添1/3,不但蛋壳强度为最好,而且很经济。大多数母鸡都是夜间形成蛋壳,第2天上午产蛋。在夜间形成蛋壳期间母鸡感到缺钙,如下午供给充足的钙,让母鸡自由采食,它们能自行调节采食量。在蛋壳形成期间吃钙量为正常情况下的92%,而非形成蛋壳期间仅为86%。因此下午4-5点是补钙的黄金时间,对于蛋壳质量差的鸡群每100只鸡每日下午可补充500克贝壳或石粉,让鸡群自由采用。
5.2及时淘汰:淘汰低产、病残、无经济价值鸡,对养鸡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这不仅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鸡群整齐度,且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在平日的管理中应根据外现、生理状态,淘汰低产、病残、无经济价值的产蛋鸡。
5.2.1产蛋鸡与停产鸡在外观形态上的区别
鸡在产蛋期间,性腺活动和代谢机能旺盛。卵巢输卵管和消化机能都很旺盛,因此产蛋鸡与停产鸡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别。冠和肉髯:产蛋鸡冠和肉髯大而鲜红、丰满、触摸时感觉温暖;停产鸡冠和肉髯小而皱缩,淡红或暗红色。腹部容积:腹部是消化和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产蛋鸡消化和生殖器官发达,体积较大,表现在腹部容积大;而停产鸡则相反,腹部容积较小,触摸发硬。色素变换:母鸡开始产蛋后,黄色素转移到蛋黄里,在母鸡肛门、喙、脸、胫部、脚趾等黄色素缺乏补充,逐渐变成褐色、淡黄色或白色。而停产鸡的这些部位仍呈黄色。
5.2.2高产鸡与低产鸡在外观形态上的区别
外貌体型:高产鸡身体健康,结构匀称,发育正常,活泼好动,采食性强;头部清秀,无脂肪堆积,头顶几乎呈方形;眼大、圆而有神;胸宽而深,向前突出,体躯长;两胫长短适中,脊瘦,呈三棱形。低产鸡则与之相反,身体虽健康,但不是过肥就是过瘦,性情呆板,觅食性差,头粗大或过小,喙长而直,眼神迟纯;胸部狭窄而浅。换羽:高产鸡换羽迟,停产时间短或边产蛋过换羽。低产鸡则不同,往往高峰过后就换羽,持续时间也相当长。
5.2.3翻肛区别
高产鸡翻肛时泄殖腔极易外翻,且湿润、鲜红或粉红;低产鸡不易翻,泄殖腔萎缩,颜色变浅,耻骨缝隙也小。
5.2.4 注意个别腹大、发硬的鸡可能是腹水或腹膜炎,高峰过后羽毛光亮、鸡冠鲜红的鸡以停产,这样的鸡应及时淘汰。对于一时无把握的准备淘汰的鸡,可以先饲养一断时间,然后在处理。对于500日龄以上的鸡如果不全群淘汰,可以采用2-3天不拣蛋的办法,将每笼产蛋少的鸡淘汰。
6 鸡群日常观察
6.1鸡冠及肉垂颜色的观察
鸡冠与肉垂颜色是鸡只健康与产蛋状况的重要标志。鲜红色是健康鸡的正常颜色;白色表明机体消耗过大,一般为营养缺乏的休产鸡;黄色是机能障碍或患有寄生虫病的表现;紫色通常是患新城疫、流感、鸡痘、禽霍乱的病鸡。
6.2羽毛状况的观察
鸡周身掉毛,但鸡舍内未见羽毛,说明被其他鸡吃掉,这是鸡体内缺硫或氨基酸所致,应采取补石膏或氨基酸。鸡在换羽结束、开产前及开产初期羽毛是光亮的,如果此期不光是由于缺乏胆固醇,要补喂一些含胆固醇高的饲料。产蛋后期羽毛不光亮、污浊无光或背部掉毛的为高产鸡。羽毛粗糙,有断羽,鸡群消瘦,可能有羽虱。
6.3食欲情况的观察
食欲旺盛,说明鸡生理状况正常,健康无病。减食,一般是因饲料突然改变、饲养员更换、鸡群受惊等因素所致。不食,表明鸡处于重病状态。异食,说明饲料营养不全,特别是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不足。挑食,是由于饲料搭配不当、适口性差所致。饮水突然增加,一是饲料中盐分过多,二是鸡群体温升高,感染病毒性疾病。
6.4精神状态的观察
健康鸡群表现为鸡群活泼,反应灵敏,叫声清脆。部分鸡精神沉郁,闭目呆立、羽毛蓬乱、翅膀下垂、呼吸有声等是发病的预兆或处于发病初期。大部分鸡精神萎顿,说明有严重疫病出现,应尽快予以诊治。产蛋期间应经常在夜间关灯后听鸡群的声音变化。
6.5肛门污浊情况的观察
鸡在产蛋期,肛门周围都有粪便污染的痕迹。停产鸡及低产蛋鸡的肛门干净,腹部羽毛丰满光滑。若肛门周围有黄色、绿色、白色粪便或有粘液附着,并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则表明鸡患有疾病。
6.6、粪便的观察
灰色干粪是正常粪便,通常灰色粪便上覆盖一层白色粪,其量的多少可以衡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及吸收水平。褐色稠粪也属于正常粪便,其恶臭的气味是由于鸡粪在盲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所致。红色、粉红色稀粪,说明肠道内出血,可能是患有沙门氏杆菌、球虫病或肠炎,粪便带粘液可能患有卵巢炎、腹膜炎,这种鸡已没有生产价值,应尽快淘汰。黄绿色或黄白色并附有粘液、血液等的恶臭稀粪,说明有胆汁排到肠道内,多见于新城疫、流感、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发现后应立即隔离,全面诊断或淘汰。产蛋鸡长期腹泻,应用抗生素效果不好时,应考虑是否患有绦虫。白色糊状或石灰浆样的稀粪,多见于雏鸡白痢杆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发现后立即隔离,全面诊断及时治疗。
7 预防产蛋鸡啄癖的发生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往往很难根除,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7.1啄癖的发生病因
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环境、日粮等因素。
7.1.1.环境因素 鸡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光线太强,密度过大,外寄生虫侵扰,限制饲喂,垫料不足等。
7.1.2.日粮因素 日粮营养不全价,蛋白质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全价日粮颗粒料比粉料更易引起,笼养比平养更易引起。
7.1.3并笼 产蛋后期由于死亡及淘汰,使部分笼位空缺,如并笼极易发生打架与啄癖。
7.2常见类型及诱因
7.2.1.啄肛 啄食肛门及肠道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责时间长造成脱肛或撕裂,其他鸡看见泄殖腔发红就去啄,损失的多是高产母鸡。也常见于发生腹泻的雏鸡,诱因是肛门带有腥臭粪便。
7.2.2.啄羽癖 个别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或脱落的羽毛,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后,发展为啄肉癖,常见于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B族维生素缺乏、蛋白质严重缺乏等有关。
7.2.3.啄蛋癖 母鸡刚产下蛋,同笼、下层笼的鸡就去啄食,有时产蛋母鸡也啄食自己产的蛋,主要发生在高产鸡群,发生的原因多由于饲料缺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常伴有薄壳蛋或软壳蛋。
7.2.4雏鸡啄趾癖 育雏舍内光线太强,直接照射到小鸡趾、冠、髯等。
7.3防制措施
防治本病时,首先应了解发生同类相残的原因而加以排除,进而根据诊断出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7.3.1.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只,单独饲养,隔离被啄鸡只,在被啄的部位涂擦龙胆紫消炎,防止受伤部位发炎。
7.3.2.断喙与修喙 断喙尽管不能完全防止啄癖,但能减少发生率及减轻损伤。7-10日龄断喙效果较好,开产前再修喙一次。断喙务求精确,最好请专业人员来做,成功的断喙既可以防止啄癖又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
7.3.3.光照不可过强,以3瓦/米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7.3.4.降低密度,为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特别注意限饲时,每笼不能超过4只。
7.3.5.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烦燥不安,使啄癖增强。
7.3.6.提供全价的平衡日粮,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过65%,无动物性蛋白配方应特别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饲料单一,使用棉粕是不应超过8%。
7.3.7.在日粮中添加0.15%的蛋氨酸,能减少啄癖的发生。每只鸡每天补充1-3克生石膏粉,啄羽癖会很快消失。缺盐引起的啄癖,可在饮水添加2%食盐,连续饮用3-4天,但不能长期饮用,以免引起食盐中毒。
7.3.8遮光 .已形成啄癖的鸡群,白天遮光,晚上可将舍内光线调暗或采用红色光照,使鸡看不清。
|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