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诚信缺失 小湾村养鸡业“鸡飞蛋打”

时间:2012-03-22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核心提示

  农民致富最愁的莫过于找不到一个能持久增收的项目。威远县高石镇小湾村通过多方努力,引进了一个发展土鸡养殖的项目,由公司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并负责收购和销售。这本来是一个可以带领农民顺利致富且稳赚不赔的好事,可是运行仅一年后,近两万只土鸡却只剩下3000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3月16日,记者跟随威远县高石镇小湾村村支书黄宗安,来到该村八组,只见原来喂有100多只土鸡的村民王文遥家的庭院里,只有冷清清的20多只鸡。“没有公司作后盾,市场不稳,技术不硬,死的死卖的卖,哪里喂得起来哟?”王文遥的话语中满是后悔和自责。

  回顾:起因:开局良好皆欢喜

  2010年,镇村两级干部见小湾村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一个适合农民增收的产业,费了很大功夫引来了发展土鸡和土鸡蛋养殖的公司。公司与农户签下协议,农户只出一半的本钱,其余由公司垫付并提供鸡种,农户则只需按照公司要求给鸡喂五谷杂粮,防疫治病全由公司负责,所产的土鸡蛋由公司按市场价或高于市场价10%收购,且保证有多少收多少;如果公司违约,农民可以不付公司垫出的那一半本钱。

  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只赚不赔的产业,当地农民乐意地接受并签下了这一协议。

  协议签定后的2010年2月,公司开始陆续把鸡种发给大家。此后不到半年,全村土鸡养殖就发展到了近两万只,养殖户达到了2000多户。其间,公司认真履行协议,定期防疫保健,农户的鸡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公司就会立即派人上门诊治,平时公司还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培训。

  公司根据市价,所回收的鸡蛋从每个8角一直涨到1.2元,公司有利农民也增了收。

  经过:不重信誉毁前程

  这一“公司+农户”的养鸡模式本该是前景光明的。然而,一年后,农户养鸡的热闹场景不再,鸡的数量也大幅减少。“现在全村一共只有3000来只鸡了。”黄宗安叹口气道。

  原来,按照协议,所产的土鸡蛋应全部卖给公司,可有的村民竟然随意卖给他人,还有的甚至为了几分钱的小利,把鸡蛋都卖到市场或其他收购商。“公司每个蛋收1块2角,市场有人给1块2角2分,他们便悄悄卖掉了。”

  公司逐渐无法再从农户这里收到蛋,也就不再提供防疫和技术等服务工作。到了2012年春节,村民们不仅把蛋都卖到了外面,甚至连种鸡都卖掉了大部分。

  随后,村民从市场上买回类似公司发的种鸡补栏,然而,村民们哪里知道,脱离了公司的技术指导和防疫,这些鸡并不好养,很快,死亡率达到了30%以上。

  看到鸡不好养了,有些村民便急于把种鸡卖出,可此时市场价已经下跌,不仅卖不起价甚至还亏了本。

  结果:公司村官均无奈

  该养殖公司的老板龚建国说,本来他们是尽量维护好农民的利益,让农民有钱赚他们也能获利,可是村民不按协议把蛋和鸡卖给公司,那些下蛋母鸡刚刚进入正式产蛋期就被卖了,他们看了非常痛心却又束手无策,还眼睁睁亏了30多万元。

  村支书黄宗安同其他村干部们也是满脸无奈:“村民们不履行协议我们也感到难堪。”“镇上和村上多次给村民开会,叫大家履行协议把蛋卖给公司,可村民只是口头答应,私下依然拿出去交易,谁多给一分钱他们就把蛋卖给谁。”

  村干部们认为,公司不可能像市场上一天一个价,那样干不是正常的市场秩序。“要不是公司,我们养鸡又怎么可能顺利地发展起来呢?”

  “要是有公司作后盾,按合同办事,哪会成这样哦?”7组村民张家万看着本来20多只活鸡如今剩下了6只,后悔地说,为了给鸡治病,医药费都花了好几百块。“而公司为我们买母鸡,负责一切保健时,成活率是98%。”

  教训:若想重来须守信

  面对如今这种局面,村民们都希望村上再去给公司说说,大家继续合作,重新履行协议,请公司把养鸡业扶起来。

  记者在采访龚建国时,他表示,只要大家有诚意,坚守信用,他们也可以重新拉农民一把,但是希望双方认真完善好协议,必须保证双方既有义务也有权利,相互有所约束。“要不然,我们花很大功夫把养鸡业发展起来,农户图眼前小利又不按协议办事,我们不仅不能收回投资,公司可能还会被拖垮甚至倒闭。”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