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趣闻

北漂打工仔 回乡当起“鸡司令”

时间:2012-03-14
来源:四川在线



  打工:北京生活费太高了,刚开始,丁恒权夫妇一周只能吃一次肉。创业:丁恒权带着打工挣来的20余万元,开始了创业之路。打算:成立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既让自己有钱赚,又让周边老百姓富起来。

  走近鸡场,就听到鸡群咕咕的歌唱声。走入鸡场,一群黑压压的乌骨鸡将丁恒权围了个水泄不通,它们扇动着羽毛争先抢食。

  这位40多岁的汉子经营着一家养鸡场。他养的鸡,全身漆黑,没有一片或黄或白的羽毛,上万只鸡聚在一起,如乌云一般。丁恒权养的鸡不光羽毛黑,鸡肉甚至连骨头也是黑的,是一种特种黑羽乌骨鸡。

  因养鸡致富,丁恒权被周围的乡邻称为“鸡司令”。

  打工多年 决定回乡创业

  “与其他打工者相比,我们算比较幸运。”丁恒权回忆,2004年,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带着妻子加入了“打工族”大军。

  初次外出务工,丁恒权夫妻幸运地进入北京一家医院做后勤工作。刚进医院时,夫妻俩每人每月可挣到2000元,医院里包住宿,为他们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

  “北京的消费实在太高了。”时隔多年,丁恒权依然禁不住感叹。当时,夫妻俩每月生活费为600元,“一周才能吃一次肉。”

  2年下来,丁恒权以自己的勤劳和诚实赢得了领导的肯定。2006年,丁恒权成功成为医院后勤人员的领班,工资上涨到每月6000余元,妻子也能挣到5000余元。打工虽然辛苦,但生活还算稳定,夫妻俩在北京一呆就是7年。

  “从内心来讲,我还是想回乡创业。”丁恒权说,有空的时候,他便通过网络了解关于创业的行情和资料。

  2010年8月,丁恒权回到家乡荣县探亲。“完全没想到,家乡变化会有这么大。”丁恒权在惊叹的同时,还了解到政府对创业有许多优惠、扶持政策。

  丁恒权暗下决心,一定要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

  初战遇阻 遭遇“旱老虎”

  回到北京后,丁恒权有些心不在焉,仿佛有什么心事。妻子再三追问下,丁恒权向妻子说出了回乡创业的打算。妻子一听,立马投了“反对票”。

  “主要是风险太大。”丁恒权说,养鸡需要投入一大笔钱,而且夫妻俩从没接触过养殖业,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

  对自己的创业梦,丁恒权铁了心要实施。思考再三,丁恒权放弃条件优越的岗位,先后到广西、山西等地参观、学习养鸡知识并考察当地养鸡大户的效益情况。考察学习过程中,丁恒权虚心向各地的专业养鸡户请教,白天,他和养鸡户一起工作,晚上,自学有关养鸡技术,花大量时间阅读相关养鸡书籍。

  “完全是零起步,什么都要学。”丁恒权说。通过考察养鸡大户和查资料,丁恒权掌握了一套从养鸡预防、防治管理一体工作机制,并将养殖品种定为黑羽乌骨鸡。丁恒权这股子韧劲成功地感动了妻子。

  “创业资金是1个很重要的问题。”2011年初,丁恒权带着打工挣来的20万余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由于租地、购买鸡苗花销较大,丁恒权手中的资金远远不够。

  通过向亲朋好友借、农村信用社贷款,丁恒权筹集了100万元。5月,丁恒权投资40余万元,租了近100亩土地,办起了竹柳养鸡场,从山西购买乌骨小鸡2万余只,乐滋滋地当起了“鸡司令”。

  2011年恰逢自贡特大干旱,长期未下雨,水井干枯,鸡群饮水变得十分困难。为解决鸡群饮水,丁恒权租用别人的摩托车,请司机到几十公里以外的长山镇拖水回来。一天要跑4趟,需要花费近200元,找水花了一大笔钱。

  政府帮忙 养殖上了规模

  “镇上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从心里感谢他们。”丁恒权介绍,他所在的荣县双石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借用一辆拖水车让其使用,并让他接放双石镇自来水,为养鸡场缓解饮水困难。

  双石镇副镇长程守峰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通过政府扶持,丁恒权的养鸡场成功地解决了用水问题。

  丁恒权所在的石锣村离双石场镇有1.5公里远,公路是一条不足3米宽的泥泞道路,一到下雨天,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如今,在双石镇镇政府的协调下,这条烂路已经开始改建水泥路,预计几个月便可通车。

  “修成水泥路后,销售更加方便了。”说起这条路,丁恒权喜不自胜。

  每斤卖到12元 一次性卖了10000只

  今年1月份,丁恒权以每斤12元的销售价格卖出了自己辛苦养殖的1万只乌骨鸡。由于他养的是特种乌鸡,所以成品鸡销售价格比普通鸡偏高。“从销售的情况来看,效益还不错。”丁恒权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微笑。

  “我的鸡全部散养,是名副其实的‘跑山鸡’。”丁恒权说,目前,鸡场里还有近1万只可以出售的商品鸡和5000只幼鸡,全部散养,全用五谷杂粮和酒糟喂,绝不喂一点饲料,最重的鸡有5斤左右,最小的也有3斤多。

  丁恒权养的鸡非常深受成都、资阳、重庆等地的销售商喜欢。

  “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丁恒权的最大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丁恒权带动邻乡群众10余户养鸡。

  下一步,丁恒权打算成立林下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养殖、技术、销售形成一条龙服务,既让自己有钱赚,也让周边老百姓富起来。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