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国内多数产区玉米价格相继走强

时间:2012-02-29
来源:中华粮网



  据了解,近期国内多数产区玉米价格相继走强。一方面,除东北产区价格延续升势以外,在部分贸易商和饲料企业转向粮源价格相对低廉的华北、山西地区采购之后,当地玉米价格也出现上涨。另一方面,随着集港量连续下降的情况下,北方港口玉米收购价格也出现上涨。下面笔者将结合近期产区玉米价格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作如下分析,仅供参考。

  市场表现

  表现一: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走强

  春节过后,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走强。截止2月28日,吉林九台地区玉米收购价趋强,当地20%水分粮收购价2080-2100元/吨,周比上涨10-20元/吨,烘干入库价2300-2310元/吨,贸易商站台报价2320元/吨,15%水分,周比上涨1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当地潮粮烘干塔收购价1900元/吨,24%-25%水分,周比20-40元/吨,进饲料厂价格2220-2230元/吨(含烘干费),周比上涨10-20元/吨,目前当地农民售粮进度70%,售粮热情不高。目前当地气温达到零上一度,不利于饲料中潮粮添加。

  表现二:华北部分地区玉米价格低位回升

  由于华北玉米水分较春节前有所下降,农民售粮意愿增加,加之前期价格大幅下降后出现国储和贸易商收购力度加大,近两周以来,华北玉米上市进度明显加快。同时,受华北低价玉米收购量激增的影响,其价格下跌势头也得到了明显抑制,近日一些地区玉米价格出现反弹迹象。截止2月28日,河北景县地区中储粮玉米收购价格大幅上调,当地中储粮收购价2200元/吨,18%水分以上拒收,15%水分起扣,超一扣一。周比上涨110元/吨,周边饲料干粮采购价2240元/吨,周比持平,当地农民售粮进度20%-30%;河南南阳地区深加工企业提价收购,当地酒精厂标准水挂牌价2150元/吨,周比上涨40元/吨。当地净粮进饲料厂价格2280-2300元/吨,三等至四等粮源,周比上涨20元/吨,另悉,当地中储粮开始收购,17%以内水分收购价2180元/吨,超水拒收,要求过风过筛,目前当地农民售粮进度在30%。

  表现三: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小幅攀升

  近期以来,随着东北产区玉米收购价格继续攀升,北方港口玉米收购难度依旧较大,集港量相应下降至万吨以下。受此影响,近日北方港口玉米收购价格小幅攀升。截至2月28日,锦州港玉米收购价已经达到2355元/吨—2360元/吨,二等,15%水分,较上周低位提高25-30元/吨,港口主流平舱价2400元/吨;同样,大连港口玉米平舱价也达到2400元/吨—2420元/吨之间。

  原因分析

  原因一:东北农户惜售心理强化,华北玉米上市进度加快

  去年12月19日,国家临储政策出台后,市场看跌气氛明显减弱,同时,东北产区用粮企业和贸易商收购热情也有所回升,带动当地玉米销售进度明显加快,尤以黑龙江最为明显。据粗略估算,春节前东北农民玉米销售进度已大多过半,黑龙江省售粮进度则超过60%。随之,当地玉米市场价可知“拐点”出现。在农户手中余粮有限、年后潮粮水分继续下降更利于保管以及年后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影响下,目前东北部分农户惜售心理得到强化。

  同时,由于华北玉米水分较春节前有所下降,农民售粮意愿增加,加之前期价格大幅下降后出现国储和贸易商收购力度加大,近两周以来,华北玉米上市进度明显加快。

  原因二:玉米原料成本上升压低加工效益,深加工挺价心态较强

  相比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农民惜售心态相对较重,随着玉米日收购量的不断下降,深加工企业被迫再次提价,在经过了两周多的沉寂之后,长春大成再度大幅上调其玉米挂牌价格50元/吨至2190元/吨,标准水,二等粮。目前长春地区烘干粮入库价格已经达到2300元/吨整数关口,局部地区因粮源匮乏,出现个别偏高报价。原料成本上升将导致原本利润水平就较低的淀粉加工效益再受下滑压力,厂家挺价心态趋强。

  原因三:收购主体增加,市场看涨气氛浓厚

  春节过后,受农户手中余粮有限,玉米上市量较少及自身库存水平降低等因素影响,玉米市场收购主体逐渐增加,一些贸易商及饲料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粮源,不得不提价收购。同时,面对持续上涨的市场价格,其对后市看涨心理也较强。

  原因四:华北粮源存在一定比价优势

  近段时间,在国储收购、贸易商和用粮企业积极采购之下,河北等华北局部地区玉米价格出现反弹。据有关部门调查了解,目前到华北地区采购粮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其一,考虑相较于东北粮源更具有比价优势,粮源多流向南方销区;其二,华北内部流通。由于去年秋季玉米上市前阴雨不断,导致当前华北粮源品质参差不齐。除河北、河南局部地区外,华北相当一部分地区玉米面临霉变率、水分“双高”的局面。除此之外,随着南方港口的华北货源继续到货,其对于当地东北玉米市场需求的冲击也有所体现。尽管部分华北玉米到港后才能定价,且受华北产区拉动,其价格可能小幅上涨,但相较于东北玉米,其价格依旧便宜50元/吨—100元/吨。若东北玉米价格涨势不止,华北粮源将继续保持一定供应优势。

  后市关注

  关注一:中国将从严控制玉米非食用深加工盲目发展,业内关注后期政策调控

  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中国从严控制玉米非食用深加工的盲目发展,严格控制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加工业发展。规划要求,为满足粮食消费需求,要确保2015年和2020年口粮供给不低于5150亿斤和5050亿斤,饲料用粮不低于4000亿斤和4550亿斤,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此外,为防止部分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达成垄断协议,对单个企业或集团稻谷加工、小麦加工、玉米深加工能力达到全国总量的10%、10%、15%以上,或实际年加工量达到全国总量的15%、15%、20%以上的,有关部门要依法对其生经营行为进行重点监测。

  鉴于当前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走强,一些业内人士开始关注后期政策风险:一是国家对深加工企业收购是否会再次出台限制政策;二是后期国储拍卖时间。

  关注二:小麦与玉米价差明显,饲料企业替代比例居高不下

  对于南方销区而言,目前除了华北低价玉米可以部分替代东北玉米以外,由于小麦与玉米价差依旧明显。同时,随着春节过后畜禽终端产品消费量下降,价格下滑,国内养殖业效益整体下降。其中蛋鸡养殖全面亏损,肉鸡养殖保本微利,生猪养殖利润下降至50元/头~200元/吨,一些饲料企业的小麦替代量更是有所增加。

  关注三:华北玉米上市进度对市场的影响

  随着华北玉米水分下降,后期其上市进度对于市场的冲击依旧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据了解,目前一些规模饲料企业已开始对华北玉米质量进行检验,以备使用,南方销区已有华北玉米到货。其中,河北部分地区粮源质量较好,山东、河南不少地区玉米霉变率不符合饲料企业使用标准。预计后期华北玉米上市将继续影响东北玉米的使用;从价格水平来看,随着贸易商和国储积极收购抑制河北地区粮源价格持续下滑,其对市场整体冲击力度将相应渐弱,但南方销区华北玉米集中到货对市场的不利影响应继续关注。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玉米产区价格相继走强与农户惜售心理较强、多方主体收购、业内看涨心理等有一定关系。考虑到后期的政策风险,建议广大用粮企业维持滚动补库,不宜追涨,但一旦市场出现回调,则应维持小跌小买,大跌大买的操作思路。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