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蛋鸭养殖大户遭遇“倒春寒”
时间:2012-02-14
来源:中国畜牧网
养得越大赔得越多 多养一天多赔一天
蛋鸭养殖大户遭遇“倒春寒”
立春已过,春天的气息离我们越来越近,本应有着“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可现在的早晚依然寒气袭人,让人倍感“春寒料峭”。这就是“倒春寒”现象。
在白龙桥镇的几个蛋鸭养殖专业村里采访时,记者发现,蛋鸭大户们的心里也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倒春寒”。不少人感叹,气温上的“倒春寒”还有个结束的时间,可他们的“倒春寒”什么时候是尽头啊。
从去年底开始,白龙桥下杨村的“养鸭书记”姜国荣脸上见不到一丝的喜色了。“鸭蛋收购批发价从一开始的每公斤11.6元,很快跌破10元大关,到春节前的时候已经跌至8.8元,现在更惨,每公斤8元,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姜国荣直呼:饲料价格没怎么跌,收购价却跌得厉害,他目前每天亏损千元,多养一天就多赔一天。
去年10月,记者曾采访过姜国荣,那个时候的他放弃在城里的二手车中介生意,满怀信心回村搞起了蛋鸭养殖,并从外地引进了2万只小鸭子,还成立了合作社,准备带着村上的养鸭户共同致富。当时他预计“到年底,2万鸭子产蛋后每天收入可以有7000多元”。可现在,鸭子产蛋了,他却整天愁眉不展,合作社里原本8个社员,现在半数社员没了信心,有个叫杨桂生的社员,在年前把3500只蛋鸭全卖了转行,有的人则去厂里打工了。面对如此行情,姜国荣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减少亏损。春节前他卖掉了3000多只老鸭子,现在又不得已在缩减饲料上动起了脑筋。“本来一天给鸭子喂3顿,现在只能喂2顿。”姜国荣告诉记者,饲料价格居高不下是养鸭户的另外一个压力。鸭场里剩下的16000多只鸭子,每天光饲料就要吃掉38袋,一袋饲料106元,这笔费用就要4000多元了,再算上人工、水电等各项费用,亏损更大。在他的养鸭场里,七八十筐的鸭蛋满满当当地堆积在存储间里。因 为价格实在太低,姜国荣觉得卖了也是干赔钱,目前天气还算冷,新鲜鸭蛋还能存储较长时间,索性先不卖,等到市场行情好时再卖。
发愁的当然不止姜国荣一个养鸭户,姜国荣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家在琅琊镇的朋友,跑去山东养了7万多只鸭子,目前的鸭蛋价格下,一天就要亏掉1万多元。“原本挺胖的一个人,三个月就瘦了10多公斤。”
记者去年在采访姜国荣时,曾问及如果鸭蛋行情不好了怎么办,当时他表示如果行情不好,他可以再搞些鸭蛋的深加工,譬如腌制鸭蛋。如今重提此话,姜国荣却连连摇头:“资金是最大的问题。”在每天都亏损的情况下,他已经没有能力开辟新的路子了。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引起政府的关注,对养鸭、养鸡大户,也能向养猪大户、奶牛养殖大户一样给予扶持,哪怕资金不多,只要能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他们也还有信心坚持下去。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白龙桥井头村采访,这里也是个蛋鸭养殖专业村。村支书吴宇森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平日就在家里养蛋鸭,目前有5000多只鸭子,每天的亏损在300元左右。“父亲的鸭蛋主要供应武义、永康等地的皮蛋厂,厂里直接上门收购,以前行情好的时候,每天1000多元好赚,一个月3万多,一年20万元收入肯定有。而现在的收购价只有每公斤8.2元。”井头村最大的养鸭户、清塘下村人倪兆明养了3万来只蛋鸭,对现在的鸭蛋行情,他也是很无奈,他说:“养得大,亏得大。现在只有观望了,别无他法。”
在市区的一些农贸市场,这几天鸭蛋的零售价在每公斤14元至15元间,如果是农民自己家的鸭蛋直接拿到市场上来卖的一般在每公斤12元至14元。去年10月份,鸭蛋的市场零售价在每公斤15元至16元间。相对批发价格的大波动,零售价格显得稳定些。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