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家禽市场生意红火
时间:2012-02-12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2月1日,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的西部禽苗批发市场非常热闹,交易区分为鸡类和鸭类两大区,许多商贩一买就是两三百只,一个个箩筐重重叠叠,将大货车的车厢装得满满当当。
一开市,黄许镇的李师傅就赶到市场,将装满小鸡仔的箩筐整齐地放在地上,很快就吸引了前来购买鸡苗的商贩。几番讨价还价,一笔生意迅速做成,来自绵阳的商贩装着200只鸡苗满意离去。
李师傅从事禽蛋孵抱已经有四五年时间,现在家里还有2万多只鸡苗。“我的孵抱规模不断扩大,鸡苗的销售就十分重要。这个批发市场,为我们扩大销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他说,今年春节,市场暂时闭市,这可把我急坏了,家里的2万多只小鸡苗都到了该出售的时期。所以,市场开市后,他立即赶了过来,平均每次能销售近千只鸡仔。
笔者注意到,市场内的小鸡品种很多,有青脚麻鸡、乌骨鸡、莲凤花、快达黄鸡、麻乌鸡、康达尔、黑康鸡等,共10多个品种。
在市场的另一头,从什邡赶来的张姓小伙子已经销售了2000多只花边鸭,看着剩下不到100只的小鸭,小伙子笑呵呵地说:“今天的生意真不错,下回我还得多带些小鸭子来卖。”
2001年10月,养殖户赵远炳提出了“租地20亩,建交易市场”的建议,很快获得了黄许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从事家庭养殖业的乡亲们也纷纷加入,一个“集团公司”黄许镇农村养殖技术协会成立了。
2002年9月20日,投资200万元的德阳市黄许镇家禽专业市场开始运作。交易市场建立后,90%以上的农户加入生产行列,小家禽产业收入占到农村经济的60%以上。这是特殊的“公司+农户”,公司就是农户自己的,农户也就是公司的员工。
市场负责人赵远炳告诉笔者,黄许的家禽交易与养殖有着500年的历史,被农民视为“家庭小银行”,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也积极帮助家禽交易市场提升档次,适应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现在,市场内拥有孵抱、育雏、养殖、屠宰、动物防疫、交易、运输、餐饮、住宿、食品制作、技术推广等一体化设施,让家庭式副业进入了“工业化”运作模式。
据了解,目前这个禽苗批发市场占地面积46800平方米,是西部地区有名的小家禽交易市场,被称为西部“禽都”,市场产出的禽苗远销陕西、甘肃、新疆、福建、江苏、安徽等多个省、市、区。一天下来,市场的小家禽交易量大约有两三万只,预计随着春季的到来,市场的交易量将逐渐上升,三四月份达到交易高峰期,日均交易量最高可达30多万只。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