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趣闻

河南:鲁山县下汤镇叶庄村生态养殖场

时间:2011-11-18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初冬时节的一个下午,我们辗转来到了位于鲁山县下汤镇叶庄村湖泊岭上的生态养殖场,见到了采访对象董晓艳。

  那岭,那养鸡场

  湖泊岭,当地人又叫“虎坡岭”,相传这里曾是老虎经常出没的山坡。老虎今天虽没了,但这里依然人烟稀少。如今人烟稀少的湖泊岭,却成了董晓艳眼中的风水宝地:以种植薄皮核桃为主的一千多亩生态果园,可以当柴鸡散养场地。果园下的杂草,树上的虫子,是柴鸡们的天然口粮。这一片草吃完了再把鸡转移到另一片,整个果园循环养鸡,能节省一大部分饲料。

  “一年四季,核桃树不用打药,能省万把块呢。”指着树枝上卧着柴鸡的一棵核桃树,董晓艳说。

  顺湖泊岭往上走,5个鸡棚全部建在核桃园里。鸡棚里本地鸡和固始鸡或卧或觅食,不时有公鸡打斗,加上护院狗的叫声,寂静的湖泊岭显得活力四射。

  “其实还有生活用房5间,育雏室两间,仓库饲料房2间,还打有3口水井。平时我和两个工人在山上养鸡,这里有台电脑,可以无线上网。”

  “鸡场2010年6月开建,11月份投产。到现在已出栏14000多只柴鸡、1万多枚鸡蛋,毛收入30多万元。”

  “现在还有7000多只存栏柴鸡,天冷,产蛋率不高,树下也不长草了,得给柴鸡们喂饲料。”

  在湖泊岭上,董晓艳用不多的词语介绍着她的柴鸡散养场。

  那人,那干劲儿

  董晓艳家住鲁山县四棵树乡,2006年毕业于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曾在平顶山市做过超市采购主管。

  2010年1月,董晓艳被公选为女大学生“村官”,担任了鲁山县下汤镇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这被董晓艳看成是两个机会:一个是自己致富的机会,一个是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机会。

  叶庄村有片千余亩面积的荒山,被村民刘大国承包后种上了薄皮核桃。一番调研后,董晓艳心里一亮,在核桃园下围栏散养柴鸡,不正是一个“既能让自己致富又能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好项目吗?

  董晓艳和刘大国是拐弯亲戚。一听董晓艳要在树下散养柴鸡,老刘当场说:“鸡吃草,粪肥树,对咱们都有利。你该咋干就咋干,我不收你一分钱!”

  接下来,砖瓦水泥、尼龙围网被运上山,千亩果园中有300多亩被围了起来,放进了小鸡;再后来,小鸡长到三斤半大小就被卖到洛阳、漯河、南阳。

  “也作过不少难。建鸡场的50多万元,绝大部分靠借、贷、扶持;今年7月,一场大风刮塌了两个鸡棚,砸死了2000多只鸡,损失两万多元。”

  “我爱人非常支持我上山养柴鸡。他在平顶山市区上班,周末、节假日就到山上帮我。”

  站在山岭上,看着远处的群山,身材单薄的董晓艳静静讲述着她的创业实践,作为听者的我们,不断地被感染、被感动。

  那事业,那前景

  陪同采访的下汤镇领导告诉我们,董晓艳办柴鸡散养场的初衷很明确,是想在圆自己致富梦的同时,为村里乡亲们创出一条致富新路。

  “散养的柴鸡半年就能长到3斤多,一只能卖30多元,一个电话打过去,就有人上门来收。”董晓艳说,“还有柴鸡蛋,一元一个,天天都有人打电话来问。”

  受成功鼓舞,董晓艳正在一步步实现她的初衷:

  三年内争取收回成本,产值过百万元;

  投资收回后,支持村民因地制宜搞围栏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让叶庄村成为有较大规模的柴鸡散养基地。

  “柴鸡散养场示范效应已经显现。叶庄村不少村民希望上这个项目。”陪同采访的下汤镇那位领导说。

  在叶庄村湖泊岭生态养殖基地简介中,当地政府写道:“下一步,董晓艳同志打算利用果园,把湖泊岭这个以前的荒芜之地,打造成集果园、养殖、中草药种植、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示范基地。”

  对于这段话,董晓艳没有过多的评价。刚刚起步而且年轻的她,此刻也许更关注如何养鸡、如何扩大规模……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